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宋瑜 《广东化工》2013,40(1):41+12
对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焊接接头分别在650℃、750℃、850℃承受不同时间后的塑性指标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温度及时间对焊接接头延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焊接接头延伸率随时间的增加成对数下降。相同时间下,在650~750℃范围内,温度对焊接接头延伸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在750~850℃范围内,随温度增加,延伸率显著降低。拟合了不同温度下焊接接头延伸率与时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物理化学相分析法等技术研究了V含量对Ti-V复合微合金钢在不同卷取温度下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Ti-V复合微合金钢在500~650℃卷取时,组织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增加V含量会抑制珠光体的形成;500~650℃区间卷取时,增加V含量使均匀延伸率和总延伸率有一定程度降低,而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显著提高,卷取温度对均匀延伸率和总延伸率的影响不大,在600℃卷取时,两种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均达到最佳;V含量的增加使得在600℃卷取时尺寸小于10 nm的(Ti, V)C粒子数量显著增加,高钒钢的析出强化增量σp在183 MPa左右,其强化机制主要为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V含量是影响Ti-V复合微合金钢的沉淀强化增量和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5,(6):45-49
在合成聚氨酯(PU)阶段在结构上引入阻燃元素,从而提高PU的阻燃性能。通过在多元醇上引入氮、磷元素,从而在不添加阻燃剂的情况下提高PU泡沫塑料的氧指数。结果表明:随着磷、氮元素含量的增加,PU泡沫塑料的氧指数大幅提高,密度、压缩强度等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发泡温度为70℃,基础PU树脂为11 g,匀泡剂为5%,水为10%,发泡剂8%时,泡沫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密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泡沫密度的上升,泡沫的氧指数、压缩强度逐渐升高,导热系数先升高后降低,尺寸稳定性先变差后变好。  相似文献   

5.
对经过相同预氧化、低温碳化和不同高温碳化处理的碳纤维样品进行了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密度的分析,找出了2种原丝在经过碳化工艺处理后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密度与高温碳化温度的相关性,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碳纤维拉伸强度随着高温碳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高温碳化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碳纤维拉伸强度将下降;碳纤维拉伸模量均随着高温碳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碳纤维密度均随着高温碳化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钢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之一。钢骨架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吊装方便、施工迅速、节约木材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耐火性差的致命弱点。钢极易传热,以普通建筑钢材制作钢梁、钢柱等承重构件,在火灾温度作用下会迅速受热,当自身温度超过540℃,强度降低50%以上,很快软化变型失去支撑  相似文献   

7.
蒸汽锅炉受压元件的强度问题之间关系到蒸汽锅炉的安全性。特别是蒸汽锅炉的主要受压元件钢材的运用。钢材的厚度、原材料、特性都直接关系到蒸汽锅炉受压强度的影响。如果盲目的增加蒸汽锅炉钢材的厚度,一方面对于钢材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另外一方面,如果强度达不到国家标准,就会对蒸汽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代价是蒸汽锅炉改变受压元件的强度不能承受的。所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严格计算蒸汽锅炉用钢和受压元件强度之间的关系,对蒸汽锅炉的安全生产和安全应用都有巨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射流熔融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PA12试件,研究了PA12试件不同的构建取向对其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以及致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位置尺寸为宽度方向时,尺寸精度总是呈正偏差,并且在不同得成型角度下,无明显变化规律,与宽度方向相比,厚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尺寸精度随成型角度增加,变化规律较为明显;试件的力学性能与延伸率受成型角度影响规律相似,当成型角度从0 °增加到45 °时,试件拉伸强度与延伸率逐渐降低,在成型角度大于45 °后,拉伸强度与延伸率显著提升;致密度变化趋势与力学性能保持一致;综合分析可得,当成型角度为45 °时,试件的尺寸精度达到最佳水平;最佳力学性能成型角度为0 °,此时PA12试件的平均拉伸强度为50.95 N/mm2,平均延伸率为37.02 %;致密度最高成型角度为0 °,平均致密度可达到99.311 %。  相似文献   

9.
提高石膏模型强度,不管采用哪种手段,目的都在于使石膏在一定的分散度范围内,尽可能的增加其单位体积的密度,同时兼顾其毛细管路畅通,保持一定的吸水性。石膏模型通过采用适量添加剂辅以必要的工艺手段,在保证满足成形要求的前提下,其使用寿命可提高二倍以上,值得推广。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我们选择了“提高石膏模型强度”的课题。本实验只限于机制成形用模型强度的提高和良好成形性能的获得。通过添加鞣型减水剂和采用合理干燥方法,达到了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0.
马保国  孙仲达  苏英  金子豪  祝路 《硅酸盐通报》2017,36(12):3978-3983
研究了不同种类缓凝剂对磷建筑石膏凝结时间和力学强度的影响,测试了添加不同种类缓凝剂后磷建筑石膏的绝干密度,水化热.并利用XRD检测了磷建筑石膏的物相组成,运用SEM分析了改性后磷建筑石膏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NS、NP和SC对磷建筑石膏均具有一定的缓凝作用,但效果不同,SC缓凝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在相同掺量的情况下,SC对磷建筑石膏硬化体强度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其对磷建筑石膏硬化体绝干密度的影响也最大.缓凝剂SC可以使磷建筑石膏的水化放热时间推迟,降低了水化放热峰.缓凝剂SC的合适掺量范围为0.1%~0.2%.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磷建筑石膏的缓凝机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屈服强度为360 MPa级高强度冷轧双面搪瓷用钢搪烧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应用氢渗透实验评价了实验钢的抗鳞爆性能,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湿法和静电干法涂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搪烧前后实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经过搪烧,铁素体由扁平状变为等轴状,平均晶粒尺寸由5.47μm增大至7.07μm,搪烧前后实验钢的析出相主要是C、S和Ti的析出相及部分C、S和Mn、Ti的复合析出相,搪烧后晶粒内析出物数量明显变少。实验钢搪烧前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82 MPa、469 MPa和34.5%;搪烧后的屈服强度降低至355 MPa,抗拉强度降低至405 MPa,伸长率增加至38%。强度的降低是由于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增大、第二相析出物密度降低导致的。实验钢的氢渗透时间为9.68 min,经湿法和静电干法双面涂搪、烧成后无鳞爆,密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锂检测方法的研究樊晋花(唐山市陶瓷研究所.唐山063020)1测定原理每种元素原子受激发时发射出一定特征的光谱线,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谱线,其强度随着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因此通过测定特征光谱线的强度就可间接地测定元素的含量。2实验2.l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 复合钢是指两种以上的金属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化工领域。美国和日本都十分重视这种钢材的开发研究工作,他们以减少镍的用量,增加强度,降低成本为目的而开发出了镍复合钢,后又开发出不锈钢复合钢,并在不断开发研究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较低和我国天然砂资源日渐枯竭的现状,本研究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鄂式破碎机粉碎后,筛选出尺寸在0.15-4.75mm取代天然砂作为细骨料,通过测砂浆试块的抗压性能、抗折性能、体积密度、气孔率和吸水率,研究建筑垃圾对砂浆基本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加,砂浆的体积密度逐渐增加,孔隙率和吸水率逐渐减小,7d和28d的抗压、抗折强度都呈现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学显微镜、伺服拉伸实验机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Ti-IF钢组织、性能及r值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工艺优化后的再结晶织构. 结果表明,8 h为实验Ti-IF钢从部分饼形晶粒到绝大部分等轴晶粒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界限,冷轧板在710℃下保温8 h退火后,再结晶晶粒为均匀的等轴晶粒,r值为2.347,抗拉强度312 MPa,延伸率44.7%,{111}面织构密度水平达到13.1. 在此工艺条件下,Ti-IF钢得到优良的深冲性能,该实验结果可为Ti-IF钢罩式退火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引入废橡胶粉可改善道路铺装用环氧沥青材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废橡胶粉含量和顺酐含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如下最佳工艺:反应温度为170℃,废橡胶粉含量12 g/100 g基质沥青,顺酐含量3.2 g/100 g基质沥青.制备的废橡胶粉改性环氧沥青材料在-20℃下具有1.25%的断裂延伸率,在23℃常温下具有2.12 MPa的强度和126.34%的断裂延伸率.通过Mooney-Rivlin方程对废橡胶粉改性环氧沥青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研究表明:添加废橡胶粉改性产生了新的化学交联,导致其化学交联密度增大,同时存在物理缠结,废橡胶粉与环氧沥青固化产生了互穿网络结构,导致材料强度和韧性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半硬泡沫的压缩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半硬泡沫。研究了IPN泡沫密度及环氧树脂用量对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泡沫密度范围内,压缩模量、屈服强度均与泡沫材料密度成指数关系,并且这种指数关系可以根据数学模型用泡沫材料的相对密度表示,且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因此,利用该模型可以对泡沫的压缩性能进行预测。IPN泡沫的压缩模量和屈服强度与环氧树脂用量成指数式增长关系,当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超过20%时压缩模量和屈服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粘接》2020,(6)
高温环境下,建筑结构胶的性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安全起见,在高温下使用建筑结构胶时必须对其进行性能检测。文章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研究在不同温度下两种建筑结构胶的拉伸性能和拉伸剪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建筑结构胶的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当温度不断升高时,建筑结构胶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剪切强度都会随之降低,拉伸蠕变和拉伸断裂伸长率会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
赵倩  袁婷婷  陈浩  李福志  管蓉 《粘接》2009,30(10):60-61
以硫酸钙晶须和准球形硅微粉作为复合填料,制备了以植筋胶和粘钢胶为代表的改性第二代环氧建筑结构胶粘剂,研究了硫酸钙晶须的加入对环氧建筑结构胶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钙晶须的加入,使结构胶的流淌性降低,抗沉降性得到改善,粘接强度增大,明显提高了粘钢胶的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植筋胶的剪切强度和压缩强度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发泡剂HFC-245fa在硬质聚氨酯泡沫板材配方体系中替代部分发泡剂HCFC-141b后对反应时间、泡沫密度、氧指数、发泡曲线、压缩强度、导热系数、尺寸稳定性、耐候性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部分HFC-245fa替换体系中的HCFC-141b后,自由发泡速度减慢,密度增加;生产的板材密度降低,压缩强度降低,导热系数降低,尺寸稳定性提高,可以通过耐候性实验测试,泡沫的氧指数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