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安全生产法》于2021年9月1日实施,“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已成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要履行的重要责任,也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预防措施,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控的实际,在双重预防机制两条防线基础上,增加安全技术源头防范和应急处置管理两道防线,为切实筑起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防火墙体系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所有企业的法定责任,已被写入《安全生产法》。溪洛渡水力发电厂在2018年开始逐步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形成危险源和风险分级清单,实现风险分层、分级管理,动态开展风险辨识,坚持每日隐患排查,注重实施效果的检查考核和反馈,不断提升源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智能化管控平台,运用平台内置模块对风险进行全面排查、辨识与评估,以生产项目为风险管控单元、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为切入点,对生产项目实施动态、精准监管,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相似文献   

4.
陈辉  方榕华  王剑俊 《给水排水》2020,46(3):99-102
介绍了清泰水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创建思路、工作方法、阶段性成果以及经验体会,突出强调了双重预防机制落地的必要性和实用性。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降低了水厂的风险等级,提高了水厂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降低事故带来的次生灾害,需要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对其风险辨识、评估方法、控制措施、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对策。旨在通过这些措施减少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项目施工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解决大型水电工程风险和隐患关系混淆、管理界面不清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研究双重预防机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呈现模式、运转体系上比较研究双重预防机制与传统安全管控,探讨以组织构建为核心的双重预防机制对水电工程建设安全影响;从组织管理视角提出了控制原则、组织职责和工作标准,结合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大安全"模式特点,运用RBS实现组织层级的匹配关系和构建双重预防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以金沙江旭龙水电站为例,进行大型水电工程风险特征分析,实施"一图一清单"的双重预防管理工作流程,实现了管理界面清晰,构建了精准防控、科学处置、高效监管的安全管控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7.
黄汉军 《中华建设》2024,(1):138-140
<正>一、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的必要性传统安全管理是在地铁施工阶段发生安全问题后再进行事故分析与改进,而现如今此类被动防范事故机制已然落后,怎样更有效将地铁建设阶段中风险与隐患降至最低,是当下新型建筑工程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双重预防机制应运而生,项目工程通过从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治两方面行动,以降低现场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这对相关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及施工安全作业的改善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常见的安全责任不落实、技术方案审查报备不规范、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不落实、设备设施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及危险源辨识不到位、安全生产费用计提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责任落实、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及督导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瑞垟二级水电站双重预防机制的不足,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了危险源识别、风险隐患评估及数字化系统的实施。采用了风险矩阵法(LS法)开展危险源风险评价,开展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的调查、分析、论证等工作,判断危险源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定制到数字化系统中,实现了危险源管理、日常电站巡检、风险自动评估等功能。基于安卓移动终端设备的数字化智慧系统,实现水电站作业数据采集记录和实时上报、设备故障实时申请报修、部门主管即时审核派单、维修人员限时处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管理。瑞垟二级水电站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和技术探索,提高了水电站的安全生产保障,对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电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以风险管理过程为主线,通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过程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以及对相应风险进行监测及可能的风险后果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提出梯级水电群风险监测及应急管理所应关注的发展方向。研究所得成果可为大中型水电工程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面对时代发展新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积极探索,是一项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存在高风险,建设安全、可靠的安全体系是保证网络信息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建设企业数字化公用平台以及各种应用系统的前提条件。本文从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管理层等方面,对网络信息体系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网络信息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3.
发电企业上网电价风险因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电企业角度对电力市场中竞价上网机制引发的电价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识别,并对年度、月度等中长期竞价中的影响因子和日前竞价与实时市场中的影响因子分别给予了初步分析,为发电企业在报价决策过程中提供了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对近年来在越南、老挝和缅甸水电工程中遇到的有关法律风险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法律风险进行了收集、识别和评估。通过深入剖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初步形成了水电勘测设计企业在涉外水电开发建设中的法律风险管理基本路径和方法,为水电企业构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电力建设企业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彬  万薇薇 《水利电力机械》2007,29(7):79-82,97
市场经济形势下电力建设企业的采购行为越来越受到电力建设企业决策者、管理经营者及供货商等的重视。从采购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对电力建设企业采购中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及应对策略进行论述与探讨。阐明了电力建设企业应建全采购风险防范机制、规范采购制度、堵塞采购漏洞及遏制采购腐败,推动采购行为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确保电力建设企业采购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获利最大。  相似文献   

16.
赵素桥 《海河水利》2021,(z1):58-6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中主要有两大任务,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内容的介绍,针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水管单位建立"双重预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是企业对建设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一般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和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法)在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等级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量化依据不明确、判定标准不统一、成果运用可指导性差等缺点,基于风险矩阵原理,建立了多维多时间-空间尺度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评价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风险评价要素管控措施状态M、暴露于危害的频繁程度或危害出现的频次E和运行周期内工作性态C,及其不同组合,可对水利工程全部类型危险源事故发生可能性L进行细化评价;(2)风险评价要素M的判定标准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标准相统一;(3)通过风险评价要素C,简要评价实体危险源不同时空工作性态演化与环境改变相互作用;(4)通过增加上游水位H和运行时段F风险评价要素,并判断危险源与下游防洪是否直接相关,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是否可量化统计,可充分考虑事故后果统计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并对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进行实时动态评估。该研究成果对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原 《山东水利》2023,(9):87-88
结合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要求,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从功能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和技术架构上对“六项机制”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描述,并分析了设计重点内容,为水利建设项目构建六项机制信息系统提供示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在体制机制、管理效能、管理创新思维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增强安全和质量管理意识,重点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以及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存问题原因的深入剖析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