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冷冻红树莓果为原料,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的发酵工艺。以酒精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值与主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以红树莓酒的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酒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7%、发酵温度24 ℃、初始pH 4.0及主发酵时间7 d。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产品酒精度可达12.1%vol,所酿制的红树莓酒为酒红色,酒体透明且澄清,光泽透亮,口感清爽怡人,其有果香与酒香。  相似文献   

2.
对有色酒的色度与浊度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①色素对浊度的影响最小,其次为单体药材;②酒液深浅度和浊度不成正比关系;③不同批次酒样之间的色度差在0.5以下,色度不是影响浊度变化的主要原因.(陶然)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圆枣和树莓为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圆枣、树莓复合酒发酵工艺。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果汁初始pH等因素对野生圆枣与树莓复合酒各项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到野生圆枣与树莓复合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糖度18%,发酵温度26℃,初始pH 4.5,接种量0.2%。该工艺发酵的野生圆枣与树莓复合酒酒体呈琥珀色,清亮透明,具有新鲜圆枣、树莓清新的果香和醇厚协调的酒香,酒度12.4%、VC400 mg/L、酸度4.5 g/L、残糖1.45 g/L。  相似文献   

4.
以红树莓为原料,利用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进行生物降酸酿造全汁树莓干型酒。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生物降酸条件:陆生伊萨酵母接种量3%、酿酒酵母接种量0.08%、降酸温度为28℃、降酸时间为5 d。经发酵所得树莓干酒色泽为红宝石色,无明显悬浮物,口感圆润淳厚,带有典型的树莓果香及和谐的醇香,无异味。  相似文献   

5.
以红树莓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树莓酒的流加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酵母接种量、流加糖时间、流加糖量为影响因子,以树莓酒酒精体积分数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后树莓酒的最佳流加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1.0‰,分别在发酵5d、6d共流加糖30mL,发酵10d得到酒精度为10.5%vol的树莓酒.树莓酒酒色玫红,果香柔和,酒质柔顺,所得产品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健康理念的低度发酵营养酒.  相似文献   

6.
以浸泡型树莓果酒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降酸方法处理后,测定果酒中总酸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D301大孔树脂处理后,树莓果酒的总酸可降低4 g/L以上,降酸率达到40%,果酒的酒体澄清透明,醇香突显,滋味果香醇香柔和,回味较爽。树脂降酸法是浸泡型树莓果酒降酸、调整感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桂花露酒的浸提条件及其营养成分变化,以白酒、新鲜桂花花瓣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的酒精度、料液比设计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配成不同浓度的桂花露酒,测定各处理桂花露酒的营养成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确定桂花露酒的最佳浸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桂花露酒最佳浸提条件为白酒度数为66°、料液比为1∶20(kg∶L)、浸提时间为六个月,该条件下获得的桂花露酒营养成分含量相对最高,各营养成分含量为每升露酒含:总黄酮1.14 g、花青素7.49 mg、维生素C 39.9 mg、总糖2.58 g、Fe 1.14 mg、Mn 0.17 mg、Zn 0.94 mg、Cu 0.23 mg、Mg 7.69 mg、Ca 2.91 mg。实现了桂花露酒浸提条件的初步筛选和营养成分变化分析,为桂花露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浸提技术发酵酿造树莓干型酒,通过工艺参数优选试验得到了热浸提最佳工艺参数:浸提温度为65℃,浸提时间为20min。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树莓干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酵母接种量0.08%、发酵温度22℃、发酵初始pH3.2。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树莓干酒的最佳澄清剂为壳聚糖,最佳添加量为0.06%。所得树莓干酒为红宝石色,澄清透明有光泽,带有典型的树莓果香及和谐的醇香。  相似文献   

9.
选用豌豆蛋白(INOFINEV)、颗粒皂土(BOG)、复合抗氧化澄清剂(FPR)3种下胶剂对蓝莓酒进行下胶,通过蓝莓酒沉淀物、浊度和色度确定最佳的下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一下胶实验中,BOG是适宜的下胶剂,蓝莓酒形成的沉淀物最多,紧实度最好;最佳用量为0.6 g/L,蓝莓酒浊度1.7 NTU,色度值降低9.49%.复...  相似文献   

10.
从天然浆果中分离酿酒酵母并进行生理生化分类鉴定,通过红树莓汁的发酵试验从分离到的酿酒酵母中筛选得到适合发酵红树莓果酒的天然酵母。首先通过自然发酵法从不同来源的新鲜树莓、山葡萄、蓝莓中分离得到30株酵母,利用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将30株酵母分成25组;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接入等量的不同酵母进行发酵,以红树莓果酒的总酸、残糖、乙醇体积分数及感官评价分数为评价指标,从而筛选出适合红树莓果酒酿造的最佳酵母。结果表明,第7组酵母最适于发酵红树莓果酒,所得果酒总酸10.55g/L,残糖4.14g/L,乙醇体积分数为12.2%,果酒具有鲜亮的宝石红色,澄清透亮,果香浓郁,酒体丰满,口味纯正。  相似文献   

11.
露酒是我国四大酒种之一。目前露酒产业存在对露酒风味感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问题,造成露酒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品评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因而对露酒风味轮的构建较为迫切。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露酒感官感受描述语和科学完善的风味尝评体系。研究建立了20人感官品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风味参比样培训,对41款国内主要的不同风格的露酒进行感官评价,分别计算各个酒样的M值,得到41款露酒的风味感官描述语,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感官描述语进行筛选、归类,确定了能够基本表征当前市场上露酒风味特点的11个香气轮廓描述语和5个口感轮廓描述语,及最外层感官描述词122个。本研究首次绘制出中国露酒风味轮,试行结果对我国露酒产品研发与尝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开启了露酒风味化学研究的新方向,从而为推动中国露酒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稳定剂对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以80 mg/L的偏酒石酸(metatartaric acid,MTA)和空白为对照(CK),以2017年赤霞珠葡萄酒为酒样,选用聚天冬氨酸钾(potassium polyaspartate,KPA)、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lmethylcellulose,CMC)和阿拉伯树胶(gum arabic,GA)为稳定剂,以冷处理后电导率变化为判定酒石酸盐稳定的主要指标,研究3种稳定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KPA最佳质量浓度为150mg/L,该处理电导率变化小,显著降低葡萄酒的浊度、改善色度(P <0. 05),而80 mg/L MTA处理后电导率变化最小,但酒样浊度增加;高质量浓度CMC虽有一定稳定效果,但会显著增加浊度、降低色度,只有20 mg/L CMC处理后酒样稳定且浊度较低; GA最佳质量浓度为150 mg/L,该浓度可显著降低酒样电导率变化,对浊度、色度等的影响与CK差异不显著。总之,150 mg/L KPA在3种稳定剂中稳定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新型稳定剂KPA在葡萄酒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论露酒     
一前言我国的露酒与果酒、葡萄酒,历来是放在一个酒组里评比的(称为果酒露酒组,简称果露酒组)。1984年轻工业部第四届全国酒类质量大赛,共分五个赛组进行评比,即黄酒组、啤酒组、果酒葡萄酒组、白酒组和露酒组。在这届评比会上,把果露酒组分成果酒葡萄酒组及露酒组。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分开,在一个组评比,工作量太大;更主要的是这两类酒的性质不同,分成两个组评比,能更准确地把握各种酒的质量标准。笔者有幸应聘为轻工业部第四届酒类质量大赛露酒组评酒委员。因为露酒组是新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杨梅的主要成分在露酒中的溶出规律并确定较佳的浸提条件,以浙江主栽的荸荠种杨梅为原料,以不同浓度的食用酒精为浸提酒基,将杨梅鲜果与浸提酒基混合后超声波短时处理,随后置于室温制作杨梅露酒。研究了杨梅的主要功能和营养成分在露酒中的动态溶出规律,以料液比(m/V)、酒精度、浸提前超声处理时间、浸提时间4个因素设计L_9(3~4)正交试验,优化杨梅露酒的浸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酒精体积分数显著影响杨梅的主要成分在露酒中的溶出进程(P0.05),酒精体积分数越高的酒基,杨梅鲜果的功能成分溶出越多。在浸提过程中露酒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基本保持先上升后下降或平稳的趋势;花色苷含量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并且降低的幅度最大;总酸含量的变化为先上升后保持稳定;L*值基本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a*值逐渐降低。正交试验优化的浸提条件是:杨梅鲜果与食用酒精的比例1∶1.5(m/V),浸提用酒基的酒精体积分数60%,超声波处理时间40 min,浸提时间30 d,在此浸提条件下杨梅露酒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8.5%,色差a*值为60.93。  相似文献   

15.
王治同  林柯  郝鑫  文连奎 《酿酒科技》2014,(3):68-69,76
以树莓为原料,采用酶解、酒精发酵、离心等工艺,酿制树莓干红酒。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树莓果的酶解条件及树莓酒的酒精发酵条件,并对树莓酒的澄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条件取果胶酶添加量为0.08%,在30℃下,酶解3 h,出汁率为83.2%;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04%、pH3.2、温度28℃,所得酒精度为11.6%vol;澄清处理为:以4000 r/min离心10 min的效果最佳,透光率最大为92.5%。  相似文献   

16.
紫米露酒货架期出现沉淀和变色现象,严重影响其商品性,为了提升酒体稳定性,论文研究了澄清剂及膜过滤处理对紫米露酒澄清度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紫米为原料酿造紫米露酒,从6种澄清剂中筛选出最佳澄清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澄清工艺,随后将露酒上清液采用5种不同滤膜进行过滤处理,通过澄清度和花色苷含量筛选最适滤膜并进行膜通量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工艺为硅藻土添加量0.83 g/L、pH4.55、温度29℃,在此条件下澄清综合值为69.72±1.03。上清液经不同滤膜过滤后澄清度和花色苷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最优滤膜孔径为0.10μm,经澄清剂处理后滤液膜通量较未处理的提高近8倍(P<0.05)。实验证明澄清剂联合膜过滤处理能显著提高酒液膜通量,并且能有效提高露酒的酒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用分光光度计测山楂酒色度的方法及影响因素。山楂酒的色度可用其在420 nm、520 nm、620 nm下的吸光值之和表示。影响山楂酒色度测定的因素有pH值、总SO2浓度、浊度等。山楂酒的透光率、总黄酮含量等均与其色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黑树莓为原料、荞麦原浆酒为酒基制备黑树莓泡制酒,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泡制工艺条件,并采用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和急性痛风性关节肿胀模型评价黑树莓泡制酒的抗痛风功效。结果表明,黑树莓泡制酒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mL∶g)、泡制时间60 d、荞麦原浆酒酒精度49%vol。在此优化条件下,黑树莓泡制酒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率为42.68%,总黄酮含量为0.97 mg/mL;黑树莓泡制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尿酸含量、XOD活性及升高尿液中尿酸的含量(P<0.05),血清中尿酸含量、XOD活性分别降低121.93μmol/L、13.93 U/L,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131.78μmol/L,且急性痛风性关节肿胀度下降5.37%。黑树莓泡制酒具有明确的抗痛风功效,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苹果酒澄清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酿酒》2015,(4)
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壳聚糖对苹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澄清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为20mg/m L,振荡温度为20℃,振荡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测得其透光率为95.1%。当采用此工艺条件处理后黄酮含量无明显损失,但酒度略减,可溶性固形物及p H基本保持不变,透光率和色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口感柔和,酒香和果香浓郁,其感官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概括了露酒酒体风味设计的复杂性,以一个三因素三水平露酒酒体设计实例,说明了正交试验法在露酒酒体风味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