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较蜣螂不同浓度醇提物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为蜣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造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以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血清酸性磷酸酶质量浓度(ρPAP)、雌二醇质量浓度(ρE2)、双氢睾酮浓度(DHT)(cDHT)、睾酮质量浓度(ρ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为指标,考察蜣螂醇提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良性前列腺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85%乙醇提取物组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与前列腺指数,明显降低ρPAPE2,cDHT及ρT水平,明显降低EGF,bFGF及IGF-1的表达,提高TGF-β1的表达,可显著降低前列腺体密度,显著增加比表面及比膜面值。蜣螂85%乙醇提物具有良好的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EGF,TGF-β1,bFGF及IG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43-244
本文综述了良性前列腺增生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药物治疗是轻度、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治疗方法,作用机理主要集中表现在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的作用;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动力学因素。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植物类制剂对前列腺增生的日常调理有很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常见的老年男性疾患。以前列腺组织增生而引起尿道梗阻,造成排尿困难为临床特征。一般在50岁以后开始发病。BPH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该病用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探讨用中医中药治疗BPH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谈谈笔者对BPH的几点浅见。1 对BPH病名的中医认识中医文献中无良性前列腺增生这一病名。因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故以往将其归于“癃闭”范畴。笔者认为,将BPH归于“癃闭”并不能反映BPH的本质特征。其一,在BPH早…  相似文献   

4.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前列腺增生并伴随下尿路症状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花粉制剂以及民族医药等。现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对照分析我科256例60镅8岁BPH患者中发生谵妄症状27例的年龄、缺氧、术前感染、术后疼痛和性格内向等,判断BPH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因素并总结对症处理方案。结果:年龄大干75岁、缺氧、术前感染、术后疼痛和性格内向的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的机率显著上升(P〈0.05)。所有患者经镇静、镇痛、改善术后体位和睡眠质量,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年龄大于75岁、缺氧、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等是影响BPH患者手术后发生谵妄的重要因素,谵妄的发生重在预防,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7.
李先穆  王家吉 《甘肃科技》2013,29(15):139-140,48
评价盐酸坦索罗辛治疗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门诊观察盐酸坦索罗辛治疗BPH患者172例,其中Ⅰ组86例,体积<50mL,Ⅱ组86例,体积≥50 mL。均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 mg口服,1次/日,连用3个月,回顾性分析服用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率(Q max)、残余尿量(PVR)及血压的变化。两组患者IPSS、QOL、Q max均有所改善,减少了PVR,Ⅰ组优于Ⅱ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压、前列腺体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头晕、头痛11例,恶心、呕吐2例,乏力1例,均于服药3d后症状消失。逆行射精4例,未发现过敏反应及体位性低血压。盐酸坦索罗辛能明显改善BPH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对前列腺体积小于50mL者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效应增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集20例BPH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方法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上皮细胞角蛋白(CK)、非肌型肌球蛋白(NMMH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及其定位关系.结果表明,与NP相比,在BPH组织基底细胞中与干/祖细胞相关的CK14和CK5以及与去分化相关的NMMHC和ERα的表达明显增加;而且CK14、NMMHC和ERα有共定位的关系.BPH组织中部分基底细胞去分化为干性细胞;雌激素效应增加使基底细胞发生去分化是BPH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在鉴别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地对12例PC和30例BPH患的血清FPSA和TPSA进行测定。结果:FPSA与TPSA比值在PC和BPH中差异非常显,分别为9.85%主20.12%,当二比值的界值〈0.15时,其PC诊断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由60%提高至80%。结论: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采用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0-8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70-210ml,全部患者均无术中术后输血。无术后切口漏尿、膀胱血块填塞及尿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术中和术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犬自发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前列腺体积的作用。方法:选择7~15岁老年犬自发性BPH模型。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根据《国家新药研究指南》,前列腺三径的乘积>18 cm3 者作为合格的BPH实验动物。应用3-DCRT直接照射前列腺。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整个前列腺,单次剂量2Gy,总剂量14Gy,应用6MV-X线完成照射。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乘以系数0.52,计算出前列腺体积,进行照射前、照射后1月比较。结果:照射前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分别为3.68?.44、2.65?.39、2.89?.45cm,照射后1月分别为3.04?.26、2.13?.22、2.28?.38cm,照射后1月显著缩小(p<0.01或0.05)。照射前、照射后1月,前列腺体积分别为14.88?.50、7.80?.45cm3,缩小非常显著(p<0.01)结论:3-DCRT可以显著缩小前列腺体积,从而可能改善尿路梗阻和LUTS。  相似文献   

12.
以丙酸睾酮诱导的大鼠前列腺增生为研究对象,观察光动力学疗法(PDT)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激光照射或单纯注射光敏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无显著影响(P>0.05);大鼠经各PDT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均明显减小,前列腺指数明显下降,与动物模型组存在明显差异(P均小于0.01),说明光动力疗法对前列腺增生细胞具有杀伤和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7~15岁老年犬自发性BPH模型10只,随机分为2组。应用3-DCRT直接照射前列腺。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整个前列腺,单次剂量2Gy,总剂量14Gy,应用6MV-X线完成照射。对照射前、照射后1、3月前列腺组织切片扫描射电镜观察,比较照射前、后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扫描电镜下可见,前列腺腺体萎缩,腺体之间间距增大,腺细胞脱落形成空洞。平滑肌萎缩,以纤维组织为主,纤维纤细。结论:3-DCRT可以使腺体和间质萎缩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尿路梗阻和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 及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的作用。方法:选择7~15岁老年犬自发性BPH模型13只,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8只,第二组5只。应用3-DCRT直接照射前列腺。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整个前列腺,单次剂量2Gy,总剂量14Gy,应用6MV-X线完成照射。比较照射前、照射后1、3月血清PSA、PAP水平变化。结果: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1、3月血清PSA下降(p<0.05),PAP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3-DCRT可降低前列腺增生症PSA,可能与前列腺体积缩小、上皮细胞数量减少有关。3-DCRT对PAP无显著改变,说明能一定程度地保留前列腺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黄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为寻找黄芪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的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比较了3种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前列腺系数大小、离体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强度、血清睾酮和二氢睾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4种溶剂提取物组对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系数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95%乙醇提取物作用更明显,与其他3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4种提取物还能增加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条收缩强度,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和二氢睾酮的浓度,其中95%乙醇提取物组作用更强,与其他提取物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黄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5%乙醇提取物作用更好,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睾酮和二氢睾酮的浓度有关,活性成分可能是毛蕊异黄酮为主的黄酮苷元成分。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剜除240例。前列腺重量30~120g,平均75g。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0-80g,平均60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5d拔除留置导尿管,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5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2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对高危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4 3例高危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手术时间为(48 2±19 2 )min ,术中出血量为(36±6 8)mL ,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16 3±8 5 )h ,拔除尿管天数为(3 1±1 3)d ,无明显电解质及血糖波动,术后住院时间为(5 5±2 6 )d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30 9±3 2下降到7 3±3 2 ,最大尿流率(Qmax)从(3 7±3 2 )mL·s- 1上升到(2 0 5±4 3)mL·s- 1;生活质量评分(QOL)从5 1±0 6下降到1 4±0 8,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对高龄高危型患者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但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e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mstate hyperplasia,BP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2例PCa和31例BPH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T...  相似文献   

19.
比较经尿道接触式激光前列腺切除术(TULP),经尿道电极汽化式前列腺切除术(TVP)和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TUEVA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效果.把具有明显排尿困难等症状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TULP、TVP或TUEVAP,其中行TULP 388例,TVP203例,TUEVAP167例.这些患者都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残余尿测定(PDV)等参数来评估.每组都用相同的参数评估了3个月,还有其它的一些参数如:血浆红细胞压积,血钠,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和副作用.对于TULP、TVP和TUEVAP组,3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从(28.6±3.8)到(10.2±4.3),从(29.4±5.2)到(9.6±4.8),和从(30±5)到(9.5±3.5),最大尿流率分别从(6.5±3)mL/s增加至(16.4±3.2)mL/s,从(7.6±3.9)mL/s增加至(16.7±3.8)mL/s,和从(6.5±3)mL/s增加至(17.5±4.5)mL/s(P<0.01).比较术前和术后PVR有明显改进(P<0.01).3组中术后主观和客观的症状改进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TULP组中平均留置导尿时间(78.6±7.2)h比TVP组(28±4.6)h和TUEVAP组(24±3.8)h长.TULP组的术后血尿、急性睾丸炎和尿路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表明TUEVAP、TVP和TULP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TURP具有同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