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及胞外代谢产物的急性毒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康宁木霉SMF2的胞外代谢产物及分生孢子进行了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家兔皮肤刺激试验及眼刺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SMF2胞外代谢产物及分生孢子对小白鼠均为实际无毒;对家兔均无皮肤刺激性;康宁木霉SMF2胞外代谢产物对家兔无眼刺激性,而分生孢子则有轻度眼刺激性。试验为康宁木霉SMF2作为绿色生物农药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安全依据。  相似文献   

2.
木质纤维素微生物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物质,由于木质素难以降解,阻碍了木质纤维素物质的生物转化利用,并且是相关工业生产中毒性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自然界中存在的白腐真菌对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具有完整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体系,对这一体系的研究成为实现木质纤维素资源转化利用的关键,木腐微生物的存在,使人类通过廉价手段降解和利用木质纤维素成为可能。研究木腐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机制,研究木质素降解酶类不同组分以及和小分子活性物质之间协同作用机理,筛选培育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菌种和木质素降解酶,为实现工业化转化利用木质纤维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康宁木霉固态发酵秸秆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康宁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秸杆粉和麦麸用量、料水比、起始pH值、温度和时间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康宁木霉的适宜发酵条件为:秸秆∶麦麸=3∶2,料水比1∶2,培养温度28~30℃,起始pH5.5~6.0时产酶活力最高。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发酵周期为72h,发酵液中FPA酶活为172.3μmol/h.mL。  相似文献   

4.
通过摇瓶发酵探讨了不同氮源对木霉产油脂的影响。并分别以汽爆秸秆、玉米秸秆,脱木质素的汽爆秸秆为固体培养基基质,用木霉进行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结果表明,汽爆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发酵所得油脂产量最高,绿色木霉的产油能力高于里氏木霉。经过6天的发酵培养,里氏木霉的油脂产量1.63 g/100 g干物料,绿色木霉油脂产量为1.83 g/100 g干物料。结果显示木霉能够直接降解木质纤维素类的作物秸秆并利用其积累油脂。  相似文献   

5.
通过摇瓶发酵探讨了不同氮源对木霉产油脂的影响。并分别以汽爆秸秆、玉米秸秆,脱木质素的汽爆秸秆为固体培养基基质,用木霉进行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结果表明,汽爆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发酵所得油脂产量最高,绿色木霉的产油能力高于里氏木霉。经过6天的发酵培养,里氏木霉的油脂产量1.63 g/100 g干物料,绿色木霉油脂产量为1.83 g/100 g干物料。结果显示木霉能够直接降解木质纤维素类的作物秸秆并利用其积累油脂。  相似文献   

6.
腐霉利在番茄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其生态环境安全性,指导腐霉利的科学合理使用,借助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了腐霉利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施用42d后,腐霉利番茄和土壤中的消解率均在90%以上,腐霉利在番茄与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65d和14.2d,在试验条件下,腐霉利在最后一次施药后3、5、7d后的残留量均小于2mg/kg。根据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生长过程中所发生的病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脱色菌—白腐真菌主要用于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在稻草降解、产酶量等方面报导较多,但对于用脱色菌-白腐真菌用于印染废水脱色菌种培养基优化报导较少。文章从白腐真菌产漆酶条件入手,试求对其产漆酶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白腐菌Cyathus stercoreus预处理芦苇制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用白腐菌Cyathus stercoreus预处理芦苇制取化学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Cyathus stercoreus固体发酵处理后的芦苇所制烧碱—蒽醌浆的白度和粘度要低于未经发酵处理的对比浆的白度和粘度,而Kappa值高于对比浆;这个结果表明,白腐菌Cyathus stercoreus 对芦苇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且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要高于对木素的降解。且在白腐菌Cyathus stercoreus预处理过程中所分泌的各种木素降解酶的作用下,芦苇木素既发生降解,也发生一定程度的聚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成本,研究了小麦秸秆经白腐菌和酸处理后主要成分如纤维素、木聚糖、木质素含量的变化,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里氏木霉菌发酵小麦秆生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研究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小麦秆∶麸皮=2∶3,培养温度30℃,起始pH 5.0,发酵时间48 h。通过对正交实验条件的优化,发酵液滤纸酶活(FPA)为6.11 IU.mL-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为29.11 IU.mL-1,纤维二糖酶活(CBA)为16.11 IU.mL-1。和原工艺相比FPA、CMCase和CBA分别提高了30.78%、26.82%和37.11%。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白腐菌对造纸废水的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具有较强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白腐菌对造纸废水的降解效果及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采用固定化白腐菌和悬浮态白腐菌在不同接种量下对造纸废水进行降解,对降解过程中的白腐菌生长量、pH、COD、木质素含量等废水降解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状态下的白腐菌均能降解造纸废水,但它们的降解程度不同.其中固定化白腐菌降解木质素效果较好,且呈现较明显规律,说明固定化的白腐菌较悬浮态的白腐菌更具有降解造纸废水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白腐菌Panusconchatus只分泌锰过氧化的酶和漆酶,不分泌木素过氧化物酶。该菌分泌这两种酶的能力大大高分子同样培养基条件下的Pleurotussajor-caju。氮源浓度对Panusconchatus分泌木素降解酶的能力有显著影响,高氮条件可能是这种类型的白腐菌生产木素降解酶的必要条件,研究不同芳香化合物以Panusconchatus木素降解酶分泌情况的影响发现,紫丁胺醛和香豆酸对其锰过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云芝菌株腐朽杨木过程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白腐菌云艺(Coriolusvericolor)三个菌株腐朽杨木的过程,对试材的显微形态变化以及各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菌株降解木材的性能和方式存在着差异。NFU008对木质素和纤维素均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它在腐朽早期优先降解胞间层中的木质素并能使纤维解离,在腐朽后期,它对纤维素产生强烈降解。NFU006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是同时进行的,但对纤维次生壁中木质素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对纤维素的降解率。NFU019降解木质素的能力相对较弱,但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却很强,早期它以降解出生壁的木质素为主,而在腐朽后期它对纤维素产生剧烈降解。三个菌株最终均造成纤维细胞壁不同程度的减薄和破坏。  相似文献   

13.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型杀菌剂,经过多次的试验与筛选,确定了检测腐霉利含量的气相色谱操作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纤维二糖水解酶II(CBH II)是纤维素酶的重要组分之一,对纤维素酶的水解性能有着重大影响,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酶制剂中纤维二糖水解酶II明显不足,为了优化其酶系结构,采用了基因重组技术构建CBH II高产菌株:将里氏木霉CBH II基因置于里氏木霉强启动子Pcbh1(及其信号肽)和终止子Tcbh1之间,并进一步以pCAMBIA1300为载体骨架,构建成含潮霉素B抗性标记的重组质粒pCAMBIA1300-hph-PsCT。以里氏木霉ZU-02为宿主,采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将重组质粒转入宿主分生孢子。以潮霉素B为抗性标记初筛到324个阳性转化子,进一步通过复筛,在以微晶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上获得8个生长较快的优良转化子。在摇瓶条件下,分别对8个转化子进行产酶试验,培养48 h时,纤维二糖水解酶活力最高可达18.24 U·mL-1,是出发菌株的2.51倍。本结果对于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的定向进化、提高其对纤维素的协同糖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迷你袋技术评估杀菌剂对蘑菇堆肥中木霉菌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萱 《世界农药》2004,26(5):39-44,47
广泛报道在蘑菇的栽培中,木霉菌是主要营养竞争者,有时也是蘑菇的病原菌。在英格兰、荷兰、比利时、德国以及南美、北美、亚洲地区,哈次木霉、绿色木霉和康宁木霉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这些国家及地区,哈次木霉侵染蘑菇堆肥和包装材料。哈次木霉有三个菌种分别为Th1、Th2、Th3,它们和绿霉生长在一起,而Th2是引起病害爆发的主要元凶。  相似文献   

16.
樊华  张劢  黄莉  叶成明 《江西化工》2007,19(1):99-102
本文研究了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机械粉碎等处理后,用康宁木霉、黑曲霉、绿色木霉所产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对其进行同时糖化发酵生产乳酸.本次试验分别采用培养温度、CaCO3的添加次序、装液量、培养时间四个因素,重复试验逐一确定出最优的单因素条件,确定出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培养温度为30℃、每隔24h添加1.5?CO3、装液量为70mL、培养时间为72h).黑曲霉与米根霉同时发酵时产乳酸量可达到22.6mg/ml.  相似文献   

17.
白腐菌Panusconchatus只分泌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不分泌术素过氧化物酶,该菌分泌这两种酶的能力大大高于同样培养基条件下的Pleuronssajor-caju。氮源浓度对Panusconchatus分泌术素降解酶的能力有显著影响,高氮条件可能是这种类型的白腐菌生产木素降解酶的必要条件。研究不同芳香化合物对Panusconchatus木素降解酶分泌情况的影响发现,紫丁香醇和香豆酸对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分别起显著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接种量1%、接种龄7天为基准,在天然培养基及室温条件下,探讨了三种白腐菌对稻草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对木质素的降解速率桦褐孔(Inonotus sp)最高,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次之,白韧(Trametes sp)最低;对纤维素的降解速率与此正好相反。三菌株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呈现一定的选择性,其中桦褐孔(Inonotus sp)对木质素的选择性降解优势最明显,选择系数达到2.99。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药》2015,(6):38-40
研究温室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腐霉利在黄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结果表明:2种栽培条件下,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和3 000 g/hm2后,黄瓜上腐霉利初始沉积量存在较大差异,施药剂量越大,初始沉积量越高。腐霉利在黄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腐霉利高、低用量在露地黄瓜中的半衰期均为1.1 d;在温室黄瓜中的半衰期均为2.9 d。  相似文献   

20.
白腐真菌降解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白腐真菌生化降解焦化废水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可以有效降解焦化废水中的COD物质。在焦化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能提高CODCr去除率;投加一定量的木质素时,诱发了白腐真菌对芳香化合物的共代谢降解方式,白腐真菌的生化降解速度得到有效提高:木质素与营养物质同时投加时,由于它们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使白腐真菌降解焦化废水的效果达到最佳,4d后CODCr去除率为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