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间苯二乙酸、1,10-邻菲·%啉和高氯酸锰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Mn2(pda)(phen)4(H2O)2]·2H2O·2ClO4-}(H2pda=间苯二乙酸,phen=1,10-邻菲·%啉).通过X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3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129 0(2) nm,b=1.705 0(2) nm,c=1.734 5(1) nm;α=110.559(1)°,β=107.588(9)°,γ=93.102(12)°;Z=1,R1=0.071 0,wR2=0.202 9.晶体结构分析表明2个锰在1个间苯二己酸的连接下形成了一个双核结构,再在船型六元环氢键和π…π堆积共同作用下,双核结构单元被连成2维网络结构.毗邻的2维结构之间又通过氢键的支撑,拓展为3维网状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个新型一维的多核锰的配合物{「Mn(μ-maleate)(phen)(H2O)2」.2H2O}n(Ⅱ)(Phen邻菲罗啉,μ-maleate为马来酸根桥)的合成、元素分析、晶体结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Ⅱ)是通过马来酸锰与邻菲罗啉在乙醇的水溶液中制得的。其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0.8119(1)、b=0.8157(1)、c=1.3632(1)nm、α=99.08(1)、  相似文献   

3.
配合物Cd2(C8H7O2)4(phen)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物理性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采用水热舍成法,得到了Cd(Ⅱ)的配合物:Cd2(C8H7O2)4(phen)2,并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1种Zn(Ⅱ)配位聚合物{[Zn(C4O6)(H2O)2]·2H2O}n, 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标题化合物是由酒石酸根作为六齿配体与Zn(Ⅱ)离子进行配位形成的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同时对化合物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及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颖配合物{[Mn(4,4′-bipy)(4,4′-azpy)2(NCS)2S]H.2O}n已经被合成,以及由元素分析和X-射线晶体结构所表征,并且进行了红外,此外,差热分析和磁性研究,化合物具有首次报道的三重平行插入(4,4′)网格,并且形成了三股螺旋无限链结构。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个以含氮杂环芳基羧酸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n(L)2(CH3OH)2(H2O)2](1)和[Co(L)2(H2O)4]·2H2O(2)(HL=4-(1-四氮唑基)苯甲酸),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中的金属离子均采取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但对相同配体的不同配位原子具有配位选择性:在1中,与Mn(Ⅰ)配位的是羧基上的氧原子,而在2中,与Co(Ⅱ)配位的是四氮唑基上的氮原子.另外,配合物1和2均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将单核结构单元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用双齿螯合配体邻菲罗啉(phen)和刚性多羧酸配体5-磺基水杨酸(5-SSA),与Cd2 通过分子自组装合成了一种单核配合物[Cd(phen)2(5-SSA)(H2O)]·4H2O。通过元素分析、紫外、红外和热重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2,5-双(四唑)对苯二甲酸(H4dtztp)和La(NO3)3·6H2O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三维结构的新型配合物{[La2(dtztp)1.5(H2O)5]·DMA·2H2O}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PXRD)、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1,10-phen之间π-π堆积作用以及草酸根的配位特点形成新的配位超分子配合物。方法由反应物在溶液中直接制备。结果得到的新化合物{[N i(ox)(phen)2].5H2O}n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068 4(2)nm,b=2.408 6(4)nm,c=1.038 9(2)nm,β=105.99(3)°,V=2.570(7)nm3,Z=4,F(000)=1 240.0。结论所得配合物晶体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以及五角形环状水簇(H2O)5。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承热合成方法,得到了双核Cd(Ⅱ)配合物;Cd2(C7H4O2Cl)4(H2O)(phen)2.对该化合物的单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在晶体堆积中,配合物分于以氢键形式形成1D无限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1.
采用羟基丁二酸铜与5-硝基邻菲咯啉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Hhbd)(Nphe)]·H2O}·3H2O(其中Hhbd=羟基丁二酸根,Nphe=5-硝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7651(3)nm,b=1.9229(3)nm,c=1.2427(19)nm,β=99.50(3)°,V=4160.4(11)A3;Z=8;最终偏离因子R1=0.0573,wR2=0.1169.配合物中每个铜(Ⅱ)原子与来自5-硝基邻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羟基丁二酸根的三个氧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紧邻单元通过邻菲罗啉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链间籍羧基氧原子与配位水分子、未配位的羟基氧原子与羧基氧原子形成O-H…O氢键的连接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配合物[Mn(bipy)3]·(ClO4)2·1.875H2O(bipy=2,2'-联吡啶),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在配合物中,每个Mn(Ⅱ)离子与3个2,2'-联吡啶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结构.ClO4上的O原子与吡啶环上的H原子通过氢键连接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标题化合物{[Ag-(C2H8N2)](C7H4NO4)·H2O}n中,银原子分别与两个乙二胺中的一个N原子配位,在a轴方向形成[-Ag-N-C-C-N-]n一维链,这些线型的链通过N-H…O和O-H…O等氢键的作用,连接构成与ab平面平行的二维网,形成二维平面结构.通过研究配体和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进一步确定了标题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配位聚合物{[Zn(bpfP)(NCS)2(H2O)2]·2H2O}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Zn(NO3)2.6H2O与KSCN和N,N′-双-3-吡啶甲酰基哌嗪(bpfp)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自组装,制备出了配位聚合物{[Zn(bpfp)(NCS)2(H2O)2].2H2O}n,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836 23(17)nm,b=1.004 7(2)nm,c=0.756 40(15)nm,α=100.02(3)°,β=100.57(3)°,γ=74.76(3)°,V=5.974(2)nm3,Z=1,Mr=549.92,Dc=1.529 mg/m3,F(000)=284,μ=1.248 mm-1.通过对其晶体结构的研究发现,每个锌离子均处于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锌离子与锌离子之间通过桥联配体bpfp哌嗪连接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长链,在同一链上相邻的2个锌离子之间的距离为1.292 0 nm.另外,在固态结构中,链与链之间相互平行并且还存在着O—H…O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1-(4-苯甲酰)-2-丙基-1H-咪唑-4,5-二甲酸(H3cpimda)为配体,以MnCl2·4H2O为金属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锰的新型配位聚合物{[Mn(H2cpimda)2(H2O)2]·H2O}n,并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5750(1)?,b=12.985(3)?,c=16.554(3)?;α=88.12(3)o,β=82.33(3)o,γ=78.48(3)o。配位聚合物中的Mn(II)离子分别与来自2个不同cpimda阴离子上的N、O原子以及2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硝酸镨和2,6-二羧酸吡啶反应,得到了一维链状配位化合物{[Pr(pdc)(Hpdc)(OH2)2]·3H2O}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中心错离子的配位数为9,配齿原子来自三个2,6-二羧酸吡啶配体和两个水分子,其中一个羧酸配体起到桥连作用,从而形成一维链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的配合物{Na2[Cu(DPC)2]2.(H2O)10}。经元素分析和面探解析得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0H50Cu2N4Na2aO40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8.4042(17)A,b=13.417(3)A.c=13.604(3)A;V=12699A^3;Z=1;Dc=1.830mg/m^3;F(000)=718;最终偏离因子R=0.0884,Rw=0.2406,最终差图上的最小高度为-0.796e/A^3,最大高度为0.735e/A^3。两个2,6-二甲酸吡啶分子各自提供两个氧原子和一个N原子与Cu^2 配位,每个三齿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两个共边五元环,且每个配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Cu^2 的配位多面体为扭曲正八面体。  相似文献   

18.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四唑吡啶(4-PTZ)、Cu2(OH)2CO3反应获得了一种新型微孔配合物[Cu(4-PTZ)].H2O(其中4-PTZ=四唑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5.7 176(5)nm,b=16.7 670(14)nm,c=9.3 620(8)nm;α=90.000°,β=97.480(10)°,γ=90.000°。中心Cu(Ⅰ)原子分别与1个4-PTZ中的吡啶N原子及另外3个4-PTZ中的四唑N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四面体构型。在配合物中,4-PTZ的四唑基团采用μ3桥连方式连接紧邻Cu(Ⅰ)原子,沿c轴形成一维共边双股螺旋链,进而通过4-PTZ吡啶环的连接作用拓展为具有(42.63.8)拓扑结构的三维微孔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个单核铜-邻菲哕啉配合物[Cu(phen) (C2O4) H2O]·H2O,培养了配合物的单晶并通过X-射线衍射解析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核铜配合物,中心铜原子处在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中.采用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研究发现,DNA的加入使得配...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配合物[Cu(phen)(PPh3)Cl]2.H2O,并用元素分析、紫外、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60H48Cl2Cu2N4OP2,Mr=1 100.94,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9 78(13)nm,b=1.566 10(2)nm,c=1.846 20(3)nm,α=109.138(3)°,β=103.417(3)°,γ=103.417(3)°,V=2.584 1(6)nm3,Z=2,Dc=1.415 Mg/m3,F(000)=1 132,μ=1.035 mm-1,R1=0.101 4,wR2=0.212 2(I2σ(I))。标题配合物由两个独立的Cu(phen)(PPh3)Cl分子和一个结晶水分子组成。两个独立的Cu(phen)(PPh3)Cl分子结构相似,其中心铜()离子采用四配位的变形四面体构型,分别与邻菲口罗啉上的两个氮原子、三苯基膦上的磷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配位。标题配合物分子通过Cl与邻菲口罗啉芳环的C—H之间的非典型分子间氢键形成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