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复杂Pilon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行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78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均行跟骨牵引、消肿及超踝外固定架等,待患处皮肤组织状况好转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皮肤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为6.41%,术后患者踝关节Mazur评分,优良率为82.05%,7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治疗复杂Pilon骨折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可恢复患处皮肤组织和患者踝关节功能,加快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治疗28例中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3例,外固定架固定26例中C1型10例、C2型14例、C3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内固定组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恢复优于外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评价内固定组优良率89.3%,外固定组优良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较好临床疗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应结合患者伤情,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旋前、旋后、屈曲、背伸)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总有效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但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5例,其中有22例女性,有13例男性,年龄为(54.60±4.9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治疗优占20例,治疗良占12例,治疗可占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骨折愈合时间为(4.10±0.52)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及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支架组患者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桡骨短缩优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治疗满意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外固定支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283,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Pilon骨折的围术期有效管理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II,III型Pilon骨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基于AO原则于适当时机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积极改善局部软组织条件,术后预防皮肤坏死,早期个性化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统计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治疗优58例,良19例,优良率81.05%;在围术期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1.58%。结论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术前加强皮肤软组织管理、适时把握手术时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微型掌骨钢板与常规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微型掌骨钢板治疗的患者21例作为研究组,将采用常规支撑钢板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后踝骨折均无内固定失败病例,均获得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足踝功能评估,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型掌骨钢板治疗后踝骨折固定可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同时操作简单、创伤小、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内外侧联合切口治疗股骨远端低位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外侧联合切口,外侧应用锁定钢板,内侧应用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低位髁间骨折患者19例,按AO分型:C1型2例,C2型10例,C3型7例。结果 14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23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5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78.6%。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切口,外侧应用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低位髁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骨折愈合快,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影像学评价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影像学评价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25,P<0.05)。结论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后内侧入路切口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4例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的44例后Pilon骨折患者均行后内侧切口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其随访2年;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0.8±15.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8±2.1)天。44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解剖复位率为93.2%(41/44例);平均愈合时间为(16.1±2.1)周,末次随访时,患者AOFAS评分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切口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1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6.4±8.3)岁,平均随访时间(36.4±13.3)月。其中112例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34例患者采用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比较术后的复位情况、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明显改善;术后功能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并发症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高。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类型中的疗效较好。在一些特殊病例中,背侧入路仍需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骨科35例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例,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评价腕关节功能,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9±1.6)周,掌倾角(12.1±0.7)°,尺偏角(22.4±1.0)°,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5.71%,并发症发生率0%,综合预后良好。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良好,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对比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患者39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1患者40例接受克氏针固定加外固定,观察组2患者40例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9.7%(35/39)、95.0%(38/40)、100.0%(40/40)。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骨折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Pilon骨折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踝穴高度、宽度、深度、冠状位角度、矢状位角度变化及踝关节Kofoed评分,参照Burwell Chamley提出的骨折复位影像学标准和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愈合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放射学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穴高度、宽度、深度、冠状位角度及矢状位角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踝穴宽度、深度、冠状位角度及矢状位角度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踝穴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位情况(解剖复位+一般复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289,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患者愈合快,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其踝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石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实施T形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桡骨轴向短缩值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较好地维持桡骨长度,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技术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进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性高,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取我院50例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9月—2017年6月,并将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近期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和B组(n=55例),分别采用桡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放射学评价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B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术后放射学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可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骨折远端关节面恢复,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不稳定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8例,分析影响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术前等待时间、内固定物类型;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年龄<65岁患者较≥65岁患者术后疗效好,术前等待时间<13天的患者较≥13天的患者术后疗效好,内固定物为锁定加压钢板较T型钢板术后疗效好。结论年龄、术前等待时间和内固定物类型是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病年龄早,尽早手术,有利于该病的治疗。应用锁定加压钢板较T型钢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