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实行心理护理给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带来的影响。方法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抑郁评分(44.35±5.24)分、焦虑评分(46.35±5.32)分、总有效率为96.42%,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经护理后抑郁评分(69.65±6.32)分、焦虑评分(71.35±6.35)分、总有效率71.42%,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肝硬化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心理应激对策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均分纳入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应激对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92.6±3.2)分、生理状态评分(90.5±2.8)分、情感状态评分(87.4±3.5)分、护理有效率97.1%、护理满意度94.3%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80.2±2.7)分、(71.3±1.9)分、(70.1±2.2)分、77.1%、7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应激对策护理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开展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统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纳入且诊治的8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纳入40例患者,均开展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指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住院喉癌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8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且研究治疗喉癌患者中采取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参与诊治的60例喉癌患者进行样本的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实验组各项数据指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在喉癌患者中存在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实施优化中医护理方案的满意度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中风病恢复期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6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中风护理方式,实验组行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中风病恢复期护理满意度为95.00%,参照组为80.00%,实验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应用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形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进行过程中,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合理分为实验组(n=30)和参照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质量评分对比,实验组总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参照组的7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模式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满意度,同时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也呈现为显著提升的趋势。这一研究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护理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58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9例,将采取我院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满意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出现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55%,优于参照组患者,其中出现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45±5.67)分,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72.67±5.32)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性脑梗死中存在确切疗效,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护理食管癌患者过程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将其随机均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食管癌患者经不同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中,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6.43%、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32±5.23)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1.32±4.21)分,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71.43%、护理满意度评分(80.21±4.11)分、生活质量评分(78.54±3.54)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行心理应激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入医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所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分为研究组(n=35)和参照组(n=35).参照组行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应激对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2)研究组生活指数(91.60±1.80)分高于参照组(80.20±0.56)分,组间对比(t=35.7771,P=0.0000),研究组心理指数(93.23±5.03)分高于参照组(81.20±2.60)分,组间对比(t=12.5693,P=0.0000).结论 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急诊科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急诊科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7.5%),其护理质量更高,出诊时间相对较短,比参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1例,对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1%,高于对照组的80.4%(P 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护理COPD患者中采取饮食护理以及呼吸功能锻炼给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参照组(n=26)与实验组(n=26),将实施我院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施饮食护理与呼吸功能锻炼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SGRQ评分、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比参照组患者在患者呼吸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活动能力评分、PEF、FEV_1、FEV_1/FVC等指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饮食护理以及呼吸功能锻炼干预应用在COPD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放疗期间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效果,为乳腺癌放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2017年收治的114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57例乳腺癌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57例乳腺癌患者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对比护理前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有明显改善,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配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改善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40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症状,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护理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中医情志与人文关怀联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70例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中年女性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根治术护理方式,实验组行中医情志与人文关怀联合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自评得分、住院时长生活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情绪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护理患者情绪状态有所缓解,但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得分、抑郁自评得分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实验组住院时长较短,实验组护理后机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共性症状、特异感等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乳腺癌护理满意度(94.29%)高于参照组(74.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年女性患者在乳腺癌根治围手术期间应用中医情志与人文关怀联合护理方式的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且研究在手术室患者中采取全程人文关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全程人文关怀进行护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全程人文关怀使用于手术室患者中可降低不良情绪,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使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均有5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使用参照组护理和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是98%,参照组满意度是8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 7,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参照组优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使用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实验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及疼痛感、护理满意度、贫血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参照组相比,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疼痛感评分较低,实验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参照组(72.97%),与参照组(29.73%)比较,实验组患者贫血发生率(5.41%)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患者贫血发生率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