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与康复护理。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知识掌握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配合康复护理,可减少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效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LVEF水平、ADL评分、SAS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评分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指标。结果两组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ADL评分、SAS评分、六分钟步行距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相比对照组的LVEDD、LVESD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心脏康复护理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中护理效果好,术后心脏恢复能力提高,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措施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随机将AMI患者98例分成甲乙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甲乙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发生率分别是28.57%、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患者卧床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与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临床AMI患者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卧床与住院的时间,降低并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88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功能锻炼知识认知、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评分、心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之一,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可恢复冠脉血流,心脏康复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恢复期重要部分,但目前心脏康复治疗仍未得到普遍应用.本文就心脏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作用及机制、阶段划分、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急救绿色通道及优质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中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要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抢救的成功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卧床、住院时间分别为(2.96±0.45)d、(10.25±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5.69±0.68)d、(18.59±5.63)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73 9、12.668 9,P 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功能Ⅰ级患者构成比更高,心功能Ⅳ级患者构成比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076 9、8.273 7,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共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0月—2019年5月,分组方式为奇偶数分组法,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纳入抽入到奇数的患者,将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观察组中。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6个月内,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结局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了患者的各项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室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予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行基础急诊模式,对照组行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分诊用时、球囊扩张、急诊抢救、住院用时、卧床用时)与临床评分(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就诊过程中各项指标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满意度分数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急诊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4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效果良好,能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个性化护理的优点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并被确诊为急性心机梗死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护理,实验组院前急诊护理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指标。结果对照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性护理过程中,利用个性化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将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急救组和常规组,每组34例,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急救组护理的总满意度比常规组患者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患者死亡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护理的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进行实验分析,依据奇偶分法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指标、复发率以及急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展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可缩短抢救时间,为患者疾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绞痛发作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利于患者出院后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住院的72例急性心梗中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施行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33例(91.7%),复发2例(5.6%),死亡1例(2.8%),预后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27/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行为护理干预,对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护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急诊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个性护理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现场急救时间、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34例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均得到明显提高,与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对比(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功能更好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