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编号,1~40号为常规组,41~80号为循证组。对常规组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对循证组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常规组和循证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数。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循证组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分数较低,护理患者的满意分数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疗效显著,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予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予以干预。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H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ROM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VAS评分及ROM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并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且患者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满意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6月1日—2022年7月31日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术后1周、3个月膝关节功能,围手术期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高于术后1周,研究组术后1周、3个月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下地行走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显著效果,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使其术后快速康复,并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4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均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于围术期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并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0%,较对照组的35.71%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宫颈癌围术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宫颈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在宫颈癌围术期患者中,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开展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的88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模式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术中输液量两组患者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案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增进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用早期低频电刺激股四头肌。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根据手术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4例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早期低频电刺激股四头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肿胀程度相对值、伸膝受限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功能缺陷、行走能力、活动度、疼痛症状等评分以及临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用早期低频电刺激股四头肌效果较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助于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围术期护理心得以及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护理模式后,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分别为97.67%和76.7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在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舒适度以及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外科快速康复(FTS)结合中西医护理模式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30例,依据医疗组别分为实施FTS结合中西医护理模式(干预组15例)和常规护理模式(常规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天数、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随访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骨外科FTS结合中西医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入到对照组(先入院的60例患者)和观察组(后入院的60例患者)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且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渗透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显著,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术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笔者所在服务站行输卵管结扎术80例妇女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8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总完成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感染、月经紊乱、慢性盆腔痛比例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缓解了育龄妇女对手术的焦虑、恐惧、不安和抵触等不良情绪,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术后身心康复和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围术期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胃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已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配合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普通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围术期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对其进行快速康复理念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患者预后有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优质护理应用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过程,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第1 d、术前1 d、术后3 d时SAS、SMH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入院1 d SAS、SMH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3 d两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焦虑状况,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手术治疗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采取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对降低患者心血管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院内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300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PCI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围手术期内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心律失常、血栓以及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8.67%,而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患者围手术期内采取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所有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护理组99例,对照组74例。两组均在子宫动脉结扎的基础上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奇偶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使患者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