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降低热变形对液体静压导轨精度的影响,从而改善液体静压导轨的热态特性,建立了液体静压导轨系统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应用ANSYS软件分别对系统中的溜板和静导轨进行了自然对流条件下的热特性和热-结构耦合分析。对于静导轨部分,获得了溜板处于不同位置时的静导轨温度分布和热变形量;对于溜板部分,分析了溜板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方式下的温度分布和热变形量。仿真结果表明,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减小液体静压导轨在自然对流条件下的热变形。因此,提出了减小导轨系统热变形的合理措施,分别为强对流控制、恒温水冷却以及对直线电动机的冷却,并对各自的冷却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文章的工作对于同类型结构的热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一种4通道Ku频段高功率功放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散热器的结构模型,重点提出了以均热板与散热器相结合的散热方式来提高功放模块内的温度均匀性和散热效率的方法,同时应用专业仿真软件6SigmaET进行了热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均热板的采用有效降低了功放芯片的温度,热设计过程合理,可为固态功放模块的散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新型大功率功放的热设计方案。由于采用热管与冷板相结合的冷却方案,大大提高了该功放的散热效果。该方案的可行性已得到了初步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NVIDIA JETSON TX2高功率系统芯片的散热功率一般在25 W左右,一般的风扇与肋片式散热器组合的散热方式存在体积大、高度高、不方便整合在小型系统中等问题,而热管、风扇、铜鳍片散热器组合的散热方式具有高度低、体积小、传热效率高等优点。文中首先对热管模块进行结构设计;然后对热管模块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计算验证,并利用ANSYS Icepak对热管模块进行热稳态仿真,发现主要芯片的温度都在要求范围内,表明设计合理;最后将热管模块装入系统进行温度测试。结果表明,主要芯片的计算、仿真与实验的温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某无人机功放载荷被动散热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功放载荷散热结构是机载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难点,本文针对要求散热结构紧凑、重量轻、耗电功率小、传热路径热阻小等需求,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功放载荷散热结构三维模型,设计了基于环路热管的传热结构,通过热仿真软件ANSYS Icepak进行了温度仿真,制作样机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55℃,无人机飞行高度为3000m,速度为250km/h条件下,散热结构具有2100W的散热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干式切削加工时,需要考虑切削热消散问题,热管辅助冷却是一种有效手段.对热管立铣刀进行了初步设计,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热管立铣刀的散热特性分析,进而得到热管立铣刀的最佳结构参数.通过设计与分析确认,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用热管辅助冷却,能够显著降低铣削温度.  相似文献   

7.
高功放设备的散热是功放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高功放设备设计的难点之一。为了提高某高功放设备的散热效果,采用使用纯铜材料取代铝合金材料和在空气冷板中安装热管2种方法,并基于ICEPAK软件对某高功放设备的原散热方式和改进后的散热方式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改进措施有效,明显提高了散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功放单元,介绍了结构设计与热设计的关系,在功放模块中采用强迫风冷的散热设计方案,热设计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某大功率固态功放机箱的设计中,功放机箱内各模块的合理布局及散热方案的正确选择能保证机箱内功率管的工作温度小于额定温度。文中利用Icepak 软件对机箱设计进行热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来优化风道和散热器的参数,再次对优化后的机箱进行热仿真,对比优化前后的设计参数和仿真结果得到在功放机箱减重4.92 kg 的同时,功率管的壳温下降了2.2o,证明了对风道和散热器参数优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正常工作。针对发动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热管理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冷却系统各部件热物理特性和性能参数,基于AMESim建立整个系统的热管理仿真计算模型;对比两种常用工况下的冷却介质温度变化,获得水冷散热器和中冷散热器进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搭建发动机冷却系统运行试验台,对热管理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基于热管理模型,对格栅迎风面积、散热器迎风面积、散热器排数、水泵传动比等影响冷却性能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冷却系统各部件参数变化情况对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可知:在低转速大转矩条件下,发动机对水冷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要求更高,而在高转速低转矩条件下对中冷系统的冷却能力要求更高;对比实验和仿真数据可知,误差在6%以内,说明计算机仿真平台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发动机所配冷却系统部件中散热器的尺寸、位置等因素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巨大,而格栅的面积影响却很小,另外水泵传动比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研究内容和结论为此类设计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卡车发动机舱热环境较差,应用CFD分析软件对发动机舱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充分考虑对流,换热和辐射的换热影响,模拟冷却模块和高温原件的散热量,分析发动机舱内的流动和散热情况。结果表明:发动机舱产生热回流,导致循环加热,散热器、中冷器等前端冷却模块的散热性能无法达到工况要求。通过添加阻风板和密封板,增大导流板面积等措施改进前端冷却模块的结构,有效阻止了回流,提高了冷却模块的散热性能,改善了发动机舱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2.
应用COMSOL仿真软件构建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针对电池组设计具有蛇形通道的冷板液冷结构,对冷却液入口温度、流速和截面形状对电池组冷却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边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低的入口温度和较大的入口流速能带来更好的冷却效果,为电池热管理的液冷方案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切向连续挤压技术背景下的真空热管制造方法,对一定型"Ω"形轴向微槽道热管的制造、性能测试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热管在竖直工况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轴向温度分布,热阻和当量热导率,蒸发/凝结换热系数,工作温度在不同冷源温度下随热负荷的变化。试验表明,此种热管制造方法可行,与常规热管制造方法相比,省去了单根管壳抽真空的过程,这极大地促进了热管生产效率。并测得R11热管在低温和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等温性能及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散热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发热密度电子设备对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平板热管、微通道、液体喷淋冷却等典型的高性能散热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制约难加工材料成型磨削的主要问题是磨削烧伤.现有的冷却技术大多基于冷却液进行冷却,而鲜有学者从砂轮基体本身的换热潜能出发来解决磨削热的疏导问题.提出借鉴高效传热性能热管技术实现磨削弧区强化换热的构想,针对典型盘类零件型面特征,制作了轴向旋转热管砂轮,通过监测热管内部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转速、充液率以及热流密度条件下轴向旋转热管砂轮的等效换热系数.通过对比有、无热管两种砂轮在干磨削钛合金TC4成型面时热管内部温度、磨削弧区温度、工件表面质量及工件表层金相组织等,证实了热管在强化成型磨削过程换热的优势.最终,对比了在使用热管和冷却液两种冷却方式下,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证实了旋转热管技术在难加工材料绿色制造中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高速信号处理模块散热需求,进行散热方案设计。利用ANSYS进行热仿真分析,探讨模块的最高工作温度与热管导热率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热设计方案能有效的控制模块的温度,通过热测试对模块的散热性能进行高温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芯片的最高工作温度低于芯片的许用工作温度,证明本文的热设计方案合理有效。本文的设计过程可为同类型产品的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人们对机床运行时的热稳定性越来越予以重视。为此在机床设计上采用热对称结构,以及对局部热源采取各种散热措施来减小热变形,提高机床的热稳定性。 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导热元件,目前已在传热工程技术领域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早期的热管应用主要是在空间技术方面,随着热管技术的发展,热管在地面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如用于电子设备及电子器件的冷却,电机和其它转动机械的冷却,铸模的均温及冷却,此外,在等温炉、等温黑体及利用热管组成换热器用于余热回收方面,均得到实际应用。 一、热管的…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采用了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新型热管理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散热性能以及应用分析.以某固态功放单元散热为设计实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分别得到了功放芯片在传统风冷散热装置以及接入热电制冷片时的温度数据,并对比分析了改变制冷片电压对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入热电制冷片后,热源模块的盒体底面温度下降了10℃以上,表明了热电制冷片良好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导电的65号冷却液(冰点为-65℃的乙二醇水溶液)和绝缘的PAO(Poly-Alpha-Olefin,聚阿尔法烯烃)冷却液在电子设备冷却中的优缺点,对上述2种冷却液的热物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并采用CFD软件对上述2种冷却液应用在某一电子设备冷板中的热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相同体积流量条件下,还是在相同质量流量的条件下,PAO作为冷却液时在热学性能方面表现均不如65号冷却液,仅在对冷却液的绝缘性能要求高、而对热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下,PAO冷却液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用于电子冷却的热管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充水热管、铜棒及空热管的热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热管利用水的两相沸腾换热来对功率模块内的集中热源进行扩散,其热扩散能力大大高于以导热热扩散的金属基板,利于消除芯片中出现的热点,用于电子冷却比金属导热块有更大的优势,并且热源方向和重力对金属烧结粉末热管几乎没有影响.当蒸发端在冷凝端顶部时,槽道和丝网芯热管不理想,均温效果差.提出采用一种简化热管数学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