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对K62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的研究认为高三尖杉酯碱 (HHT)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我们以K5 6 2细胞为对象 ,研究小剂量HHT对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TRIzol、M MLV和RPMI 16 4 0均为Gibco/BRL公司产品。TaqDNA聚合酶为Promega公司产品。引物均由上海Sangon公司合成。HHT购自杭州民生药厂 ,原液浓度 1mg/ml。牛血红蛋白纯品及Benzidine HCl为Sigma公司产品。2 细胞培养 K5 6 2细胞株引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 ,置于含 10 %胎牛血清的RPMI 16 4 0培养体系中 ,于 …  相似文献   

2.
小檗胺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钙调素拮抗剂小檗胺 (berbamine,BBM )逆转多药耐药的可能性及其机制 ,采用人红白血病细胞K5 6 2及其阿霉素 (ADR)诱导的耐药细胞K5 6 2 /A0 2与不同浓度ADR和BBM共培养后 ,经MTT比色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 (IC50 )、耐药倍数和增敏倍数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ADR相对含量和P gp表达水平 ;用半定量RT PCR检测mdr1mRNA和抗凋亡基因survivinmRNA表达。结果显示 ,ADR对K5 6 2和K5 6 2 /A0 2的IC50 分别为1 16± 0 .0 9μmol/L和 37.4 7± 1.76 μmol/L ,K5 6 2 /A0 2对ADR的耐药倍数是K5 6 2的 32 .30倍。 5 μmol/L ,10μmol/L和 2 0 μmol/LBBM增加K5 6 2 /A0 2细胞对ADR的敏感性 ,并呈剂量依赖性 ,增敏倍数分别达 2 .0 1,9.6 8和4 1.18倍 (P值均 <0 .0 1)。5 μmol/L或 10 μmol/LBBM作用 2小时 ,使K5 6 2 /A0 2细胞内ADR相对含量增加到1 4 1和 1 5 2倍 (P <0 .0 1) ;作用 72小时使K5 6 2 /A0 2细胞P gp表达分别下降 4 .12 % ( P <0 .0 5 )和 2 7.0 9% (P<0 .0 1) ,且下调mdr1mRNA和survivinmRNA表达。结论 :BBM提高耐药细胞K5 6 2 /A0 2胞内的ADR浓度 ,下调mdr1mRNA、P gp及survivinmRNA的表达 ,使其对ADR的敏感性显著增高 ,从而逆转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WT1基因的先天性缺失或功能缺陷可以导致Wilms瘤 ,因此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 ,但其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有争论[1,2 ] 。我们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WT1基因cDNA导入两种不同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和U937细胞并获得过度表达 ,发现WT1转染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能力降低 ,对分化诱导剂的敏感性增加 ,支持该基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抑癌基因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 K5 6 2细胞和U937细胞 (购自美国ATCC)用含10 %胎牛血清的RPMI 16 40培养液 (Gibco/BRL)培养 ,双嗜性包装细胞PhoenixAmpho(NolanLab ,…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在白血病及某些实体瘤细胞中存在野生型WT1基因 (Wilms’tumorgene)的过度表达 ,提示WT1可能具有癌基因功能[1,2 ] ,而且WT1在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我们应用红细胞生成素 (Epo)促进白血病K5 6 2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时 ,WT1mRNA表达被上调 ,而没有随着细胞分化降低 ,提示WT1可能参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Epo诱导K5 6 2细胞向红系分化时不需要WT1mRNA的下调。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 K5 6 2细胞由日本大阪大学Sugiyama教授提供 ,生长于含有 10 %热灭活胎牛血清、12U/ml庆大霉素的RPMI 16 40培养…  相似文献   

5.
细胞内钙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发生及其逆转机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关系。用甲基四唑蓝法(MTT)测定柔红霉素 (daunomycin ,DNR)的细胞毒性 ,用Fura 2 /AM方法测定耐药细胞株K5 6 2 /A0 2及其敏感株K5 6 2的静息 [Ca2 ]i水平 ,并观察了柔红霉素及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Tet)、屈洛昔芬 (droloxifene,DRL)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1μmol/LTet,5 μmol/LDRL均能增加DNR对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细胞毒作用 ,IC50 (半数抑制量 )分别为 ( 7.2 8± 2 .0 6 ) μg/ml,( 7.5 8± 3.4 4 ) μg/ml,逆转倍数为 2 .94和 2 .82倍。两药联合作用明显增强 ,IC50 为 ( 1.6 6± 0 .4 1) μg/ml,逆转倍数达 12 .9倍。静息状态下K5 6 2 /A0 2细胞的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K5 6 2细胞。 1μmol/LTet,5 μmol/LDRL单独作用于K5 6 2 /A0 2细胞引起 [Ca2 ]i的明显升高 ,两者联合应用有拮抗作用。结论 :K5 6 2 /A0 2细胞内Ca2 浓度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其耐药的原因之一 ,但耐药调节剂Tet,DRL对耐药细胞 [Ca2 ]i的影响在其逆转耐药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Daxx是新近发现的细胞核内的一种新型转录调控蛋白,有研究表明它参与fas通路诱导的凋亡,我们在白血病细胞系HL 6 0和K5 6 2中观察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和曲古抑菌素A (TSA)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Daxx蛋白表达情况。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丁酸钠和TSA(Sigma公司产品)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PBS)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置于- 2 0℃冰箱。RPMI 1 6 4 0购自Gibco公司。2 细胞培养 HL 6 0和K5 6 2细胞引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接种于含1 0 %胎牛血清、1 0 0U/ml青霉素和1 0 0μg/ml链霉素的RPMI 1 6 4 0培养液中,…  相似文献   

7.
As2S2与STI 571协同诱导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As2 S2 和STI 5 71联合使用对K5 6 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研究As2 S2 对K5 6 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的检测用流式细胞术、基因组DNA电泳、细胞形态学观察等方法 ;蛋白表达的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 ;基因表达的变化用半定量RT PCR法。结果 As2 S2 1~ 5 μmol/L作用 2 4~ 72h ,即可明显抑制K5 6 2细胞增殖 ,3~ 5 μmol/L作用 4 8~ 72h即可诱导K5 6 2细胞凋亡。 3μmol/LAs2 S2 作用 72h ,细胞凋亡率达 34.4 % ;5 μmol/LAs2 S2 作用 4 8,72h ,细胞凋亡率分别达 2 1.8%和 4 6 .0 %。 1μmol/LSTI 5 71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18.4± 1.4 ) % ;5 μmol/LAs2 S2 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15 .8± 1.2 ) % ;而两者合用细胞凋亡率上升为 (40 .6± 2 .0 ) %。对于U937细胞 ,单用 1μmol/LSTI5 71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4.5± 1.1) % ;单用 5 μmol/LAs2 S2 作用 4 8h ,细胞凋亡率为 (6 .0± 1.2 ) % ;而两者合用 ,细胞凋亡率为 (7.3± 1.0 ) % ,无明显协同作用。As2 S2 能降低K5 6 2细胞中Bcr Abl蛋白水平 ,并抑制c Abl和Bcr AblPTK活性 ,但As2 S2 并不调变bcr abl基因表达水平。结论 As2 S2 联合STI 5 71可增强诱导K5 6 2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抑制组蛋白甲基化酶SMYD3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80、160 nmol/L)TP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对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40、80、160 nmol/L)TPL作用48 h后RPMI8226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YD3和MMP-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组蛋白H3K4me2,H3K4me3的甲基化水平。结果:TPL能够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活性,且随作用时间延长及药物浓度增高,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TPL作用RPMI8226细胞48 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比例逐渐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974,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TPL作用RPMI8226细胞48 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SMYD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882,P0.05);siRNA-SMYD3转染RPM I8226细胞48 h后,siRNA-SM YD3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MP-9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80nmol/L的TPL作用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TPL作用RPM I8226细胞48 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组蛋白H3K4me2和H3K4me3的甲基化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971,r=-0.985,P0.05);siRNA-SMYD3转染RPMI8226细胞48 h,组蛋白H3K4me2和H3K4me3的甲基化水平也明显下降,分别与siRNA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L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SMYD3,调控组蛋白H3K4甲基化和MMP-9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FTY72 0是一种新合成的免疫抑制剂 ,在多种动物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试用 ,效果良好。最近研究证实 ,FTY72 0可诱导正常淋巴细胞[1 ] 、Jurkat细胞[2 ] 、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 6 0细胞凋亡 ;但是 ,对FTY72 0诱导细胞凋亡时所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较少。因此 ,我们选择HL 6 0细胞和K5 6 2细胞作为观察对象 ,对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通路中FTY72 0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 HL 6 0细胞和K5 6 2细胞系引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采用含 10 %胎牛血清和青、链霉素的RPMI16 4 0培养基 ,在…  相似文献   

10.
分离提取凋亡细胞对许多研究有重要意义 ,我们参考Martin等[1] 的方法 ,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非实体瘤凋亡细胞分离提取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细胞培养 HL 6 0细胞株 (本院血液病研究室提供 ) ,常规RPMI 16 40培养基 (Gbico产品 )培养 ,隔天换液 ,所有用于实验的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1 2 凋亡细胞诱导 调整细胞浓度至 10 6/ml,加入以二甲基亚砜 (DMSO)溶解的抗癌药物VP 16 (Etoposide ,Sigma产品 )至所需浓度 (0、5、10、2 0、40 μg/ml)作用 3 5h ,PBS(pH 7 2 ,不含Ca+ 、Mg2…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对K562细胞STAT5信号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姜黄素对信号分子的影响 ,探讨其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STAT5mRNA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 ting)检测细胞STAT5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姜黄素抑制K5 6 2细胞增殖与作用时间及姜黄素浓度分别呈依赖关系 ,最适作用时间为 12h ,最适作用浓度为 2 5 μmol L。②姜黄素组K5 6 2细胞STAT5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 19% ,与K5 6 2细胞组 (31% )相比明显减少 (P <0 .0 1)。③姜黄素组K5 6 2细胞STAT5蛋白的表达 (A值为 15 2 6 6± 76 9)与K5 6 2细胞组 (A值为 2 5 781± 12 4 0 )相比明显减低 (P <0 .0 1)。结论 姜黄素能抑制K5 6 2细胞STAT5信号分子的活化及表达 ,进一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TO)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TO作用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RPMI8226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ATO作用后Bcl-2蛋白、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ATO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选取不同浓度ATO作用于RPMI8226细胞24h及48h,ATO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P<0.05).随着ATO浓度的增加,G1期细胞数逐渐增多,提示ATO将RPMI8226细胞阻滞在G1期.此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TO作用于细胞后,VEGF表达及分泌量越少,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降,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在RPMI8226细胞内稳定表达,其表达水平无变化.结论 ATO对RPMI8226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ATO将RPMI8226细胞阻滞在G1期;ATO作用后,细胞的VEGF表达及分泌量越少,Bcl-2蛋白表达下降,而对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DAPT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用CCK-8法检测RPMI8226细胞的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PMI8226细胞Notchl、He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APT 0.5-5.0μmol/L作用于RPMI8226细胞24-72 h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r=1.000)。不同浓度的DAPT能诱导RPMI8226细胞发生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随着DAPT浓度的增加,Notch1、Hes1蛋白的表达逐渐下调(rNotch=-0.979,rHes1=-0.988)。结论:DAPT能够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RPMI8226细胞中Notch1、Hes1蛋白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MPI8226的生长抑制作用,对细胞黏附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用MTT法检测TRALL对RPMI8226黏附功能和生长的影响;用AnnexinⅤ/PI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RT-PCR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TRAIL抑制RPMI8226细胞生长;可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并伴有抗凋亡基因Mcl-1、XIAP、cFLIP、CARP1、CARP2和Bcl-2mRNA表达水平下降,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水平升高;RPMI8226细胞内的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和NF-κB P65(RelA)表达水平随TRAI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此外,TRAIL明显上调了RPMI8226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XCR4的表达。结论TRAIL上调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CXCR4表达水平。TRAIL可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凋亡。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TRAIL对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生长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万珂,Valcade)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细胞问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0?S的RPMI1640培养液体外培养K562细胞,分别用0、10、20、30、50、100 nmol/L的硼替佐米干预K562细胞6h后收集,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K562细胞ICAM-1表达的变化。并用20 nmol/L浓度硼替佐米作用K562细胞株不同时间(0,6,12,24,48h)分析K562细胞I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硼替佐米明显抑制K562细胞ICAM-1的表达(P<0.05),在硼替佐米浓度为0~20 nmol/L时成正比关系,当浓度>20 nmol/L各组差异无显著性。以20 nmol/L浓度作用K562细胞株不同时间后,ICAM-1的表达较作用前明显下降.并且这种效应持续存在。结论:K562细胞株ICAM-1基因表达异常增高,硼替佐米可抑制其表达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热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用MTT法确定阿霉素的工作浓度。RPMI8226细胞分为对照组、热疗组(42℃)、化疗组(ADM)、热化疗组(42℃+ADM)并分别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48小时后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MTT检测热疗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和细胞表面P-gp蛋白的表达情况。以作用48小时的1/4IC50值作为实验的工作浓度。结果表明,热疗促进G0/G1期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热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表面P-gp蛋白表达减低;热化疗组细胞内的ADM浓度明显增加。结论 :热疗与阿霉素联合对RPMI822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疗通过降低细胞表面P-gp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增加细胞内阿霉素的药物浓度,提高RPMI8226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经低温保存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生物学特性 ,寻找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冻存方式 ,为DC的临床过继回输提供保存方法。将由K5 62细胞诱导培养产生的DC(K5 62 DC) ,用含 10 %二甲亚砜 (DMSO)及 2 0 %胎牛血清 (FCS)的RPMI 1640作为冻存剂 ,利用分步法分别将其冻存于 - 80℃冰箱及- 196℃液氮中 ,然后于不同时间将K5 62 DC复苏 ,复苏后检测两组细胞的存活率、表面分子表达、刺激指数及其介导CTL对K5 62细胞的杀伤率 ,比较冻存前后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发现 ,冻存前后K5 62 DC (K5 62 DC于- 80℃或液氮冻存 1月 )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表面分子表达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无明显差别 (P >0 .0 5 )。此外 ,在 - 80℃冰箱及 - 196℃液氮中冻存的K5 62 DC ,在冻存后 1月以内复苏 ,细胞的存活率、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其介导的杀伤效应无差别 ;但当冻存时间超过 1月时 ,两组间有明显差别。结论 ,两种冻存方式冻存K5 62 DC ,冻存时间较短时 ( 1月以内 ) ,其刺激淋巴细胞及其介导CTL的杀伤能力相同 ;冻存时间较长时 ( >1月 ) ,- 196℃液氮效果明显优于 - 80℃超低温冰箱。  相似文献   

18.
NK细胞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NK细胞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方法:分离纯化NK细胞,LDH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以K562细胞为对照.同时用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试验观察效靶比为20:1时细胞克隆形成率.结果:NK细胞对K562、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升高而增强,在同一效靶比,NK细胞对K562、RPM1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K细胞对K562细胞克隆形成抑制率为(63.48±6.78)%,对RPMI 8226细胞克隆形成抑制率为(23.71±2.3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NK细胞可杀伤骨髓瘤RPMI 8226细胞,但为低度敏感.  相似文献   

19.
吲哚美辛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和确定吲哚美辛 (IN)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并部分揭示其分子机制 ,以期筛选一种新的抗白血病药物。方法 以CML细胞株K5 6 2及来自 6例初治Ph CML患者骨髓原代培养细胞为研究材料 ,在不同时间点 ,用不同浓度的IN进行干预 ,利用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DNA电泳、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等技术 ,确定IN对CML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 ①IN能诱导K5 6 2细胞和原代培养的CML细胞凋亡 ,并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 ;②IN对足叶乙甙诱导K5 6 2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③IN能下调K5 6 2细胞中bcl 2mRNA水平表达 ,对bax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IN能诱导CML细胞凋亡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IN对足叶乙甙的抗白血病效应具有增敏作用。bcl 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为IN诱导CML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三尖杉酯碱抗血管新生潜能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已有研究显示,在体外高三尖杉酯碱(HHT)能诱导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凋亡。HHT主要通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释放和半胱天冬酶3激活而诱导细胞凋亡[1 ] 。近年来,白血病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HHT是否也能通过抗血管新生作用,发挥抗白血病效应?为此,我们以huECV30 4细胞和K5 6 2细胞为对象,初步探讨HHT抗血管新生作用的潜能。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HHT(1mg/ml)购自杭州民生制药厂,使用前用RPMI 1 6 4 0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兔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多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的羊抗兔IgG为S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