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火试鉴别法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别中的运用。方法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和日常经验,对火试鉴别法在茎木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中药中的鉴别应用进行总结。结果 50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用火试鉴别法能简便准确地进行初步鉴别。结论灵活掌握火试鉴别法,对快速鉴别部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鉴别检验.制取粉末的方法很多,如用锉刀锉,用铁研船研磨,用小型粉碎机粉碎等.把制好的药材粉末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组织特征,用此法来判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真伪.  相似文献   

3.
付艳敏  赵艳  王振远  李伯军 《中国药师》2010,13(11):1683-1684
现今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堪忧,严重影响到患者用药安全及疗效,2009年我们抽验的136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有104批不合格,不合格率达76%,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检验及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饮片质量状况。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的标准,对从房山区4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抽取的64件样品、27家医疗机构抽取的79件样品进行质量检验。结果从64件样品及79件样品中均发现了少量不合格品。结论房山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饮片质量总体上相对安全;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饮片购进和存储的管理;药品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并不断提高技术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5.
制定饮片质量标准加强饮片炮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药监督检验的重点均放在药材上,对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及质量重视不够,至今尚无完善的质量标准.笔者认为:现阶段中药检定工作中饮片加工炮制的管理及饮片质量的检验是薄弱环节,今后应在加强药材鉴定工作的同时,加强饮片的质量检验和管理.特别是地、市、县级药检所对基层中药的  相似文献   

6.
苏孝共  蔡进章 《海峡药学》2010,22(1):184-186
中药饮片是直接用于临床配方或制剂的中药,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应加强饮片质量验收工作.以眼看、手摸、口尝、鼻闻、水试、火试等经验鉴别方法,辅以简单的理化鉴别,结合生药学、中药商品学、中药炮制学的相关知识。对饮片的真伪、掺杂、变质、炮制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确实提高饮片质量验收效率和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7.
汤敏 《首都医药》2013,(8):52-55
目的探讨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问题和控制措施,以保障其质量。方法本文从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和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中药饮片质量的保障需要从药材品种、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及使用等各个环节抓起,规范中药材市场及管理措施,同时不断加强对专业中药人员的培养,提高制药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提高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药材真伪鉴别的能力及岗位技能,才能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工业发展,保证饮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中医药这一传统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一般的鉴定方法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方法:通过鼻闻法、水试、火试等方法鉴别冰片掺假问题。结果:通过中药饮片的特性,鉴别出掺假问题。结论:各医院中药库要认真对待中药饮片的验收和鉴定,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药品监督检验工作经验,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1]。由于中药饮片的使用量较大,以前的野生药材加工到现代的种植药材加工,饮片质量层次不齐,验收过程中不合格饮片偶有出现,对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医院非常重视饮片质量。我院购进的中药饮片严格执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办法》,入库验收主要是常规批号批次检查及传统的性状识别和简单的水试和火试方法来区分。  相似文献   

11.
几种硫酸镁加重中药材及饮片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松  简冬明  蒋磊  李军 《齐鲁药事》2012,(10):595-595,59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中药材及饮片中硫酸镁加重粉的鉴别方法。方法经验鉴别法:眼看、手捏、嘴尝,理化鉴别法:氯化钡试液和氢氧化钠、碘试液理化反应进行快速鉴别。结果从加重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可以检测出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结论本方法快速、有效、准确,适用于绝大部分中药材及饮片中硫酸镁加重粉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2.
李亚男 《中国药事》2017,31(1):49-52
目的:探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名称与通用名称不符对药品检验工作的影响。方法:分析近年来工作中遇到的因标示名称与药品标准通用名称不符导致无法开展检验的情况。结果:目前市场中存在较多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名称命名不规范的现象,对药品检验工作存在不良影响。结论:应加强相关规范和制度建设,有效解决商品药材及饮片名称混乱对检验工作造成的干扰,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钱草等几种饮片与其混乱品种如何进行鉴别。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版为依据,结合检验中总结的实际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金钱草等5种饮片与其混乱品种的性状、显微鉴别等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得出结论。结果与结论顺义药检所在检验中发现金钱草、大青叶、法半夏、山豆根、通草5种中药饮片有用混乱品种代替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标准,对其鉴别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火两试鉴别中药饮片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水试法、火试法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方法快捷、实用,易于操作,不受试剂或仪器的限制。水火两法同试,鉴别效果更佳。即可减少经济损失,又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揭开假劣"中药饮片"的黑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婷  李玉衡  刘媛  高军 《首都医药》2005,12(13):16-21
近年来,中药饮片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以劣充优、以旧代新、不依法加工炮制的现象屡见不鲜。2003年,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结果显示:中药材、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57.04%和59.10%;2004年上半年甘肃省药监局中药材(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率为55.4%……日前,记者从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场中药饮片合格率总体上好于其他省市,合格率为80%。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季度药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药材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抽检样品的合格率平均为67.5%。中药饮片质量如此令人担忧,长此下去人们不禁要问中药究竟还能不能吃?中药饮片究竟存在着哪些质量问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人卫饮片厂、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等饮片生产企业及相关医院。  相似文献   

16.
医疗机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丁宏珍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905-1905
2001年以来.淮南市药检所共检验医疗机构中药材、中药饮片544件,不合格188件,不合格药品率为34.5%.远远高于化学药品、抗生素、中成药。中药材、饮片质量令人担忧。笔者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希贤 《首都医药》2006,13(20):20-21
饮片是经过炮制加工后可以直接应用于调剂制剂的药品。现行药典及部颁标准的中药材及饮片部分收载较多的是中药材的质量标准,饮片标准多见于地方标准或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而饮片的地方标准,国家标准等标准间重复差异及矛盾之处很多,不利于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判定,不能保证药品的疗效,因此笔者建议,尽快制定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取消中药饮片地方标准,是保障中药使用安全有效的手段,也是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提升中医药水平的需要。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地方标准间、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间的差异及矛盾之处较多。各标准间存在有饮片基源不同的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见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质量不合格的共性问题,促进药品质量提高。方法:分析2014~2016年检验不合格率较高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情况。结果: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集中在性状、鉴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二氧化硫残留量、灰分、含量测定。结论: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品分析,了解本辖区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本所2013年本所检验的中药材及饮片的不合格品种数和批次,并进行分析。结果检验286批中药材及饮片,60批不合格,非正品冒充正品、染色和增重、人为造假、加工炮制不当引起含测不合格的情况较常见,饮片内在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结论本辖区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大对容易不合格的中药材及饮片的技术监督,以保证公民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李璋 《首都医药》2002,9(8):45-45
我国中药材品种繁多,中药材鉴定有很大难度.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四大鉴定方法.各种方法均有其特点和适用对象,有时候还需要几种方法配合才能完成对一种中药材的准确鉴定.所以一般的医药工作者甚至是专业药监人员在没有特定的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是难以对一些中药材进行准确鉴定的.笔者十几年来在药检所的药品监督检验及质保工作中总结出用火试方法鉴定中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