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建立氨曲南与利巴韦林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注射用氨曲南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后含量变化来考察其配伍的稳定性,进而为临床采用合理的配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5℃和37℃条件下,将注射用氨曲南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测定溶液的pH值,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氨曲南和利巴韦林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条件对注射用氨曲南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检测专属性好,氨曲南、利巴韦林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0125~0.2mg·ml^-1(r=0.9999),0.006—0.1mg·ml^-1(r=0.9999)。25℃和37℃条件下,氨曲南和利巴韦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溶液24h内配伍液均无外观改变、pH值在5.4左右无明显变化、含量在95%以上、吸收峰的位置无变化,无其它吸收峰产生。结论两种药物的结构稳定,在溶液中稳定性好,临床上可将两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风舒注射液配伍头孢呋辛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ARI患儿537例随机抽样分成2组。治疗组306例用头孢呋辛钠+风舒注射液。对照组231例,用头孢噻肟钠+病毒唑。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风舒注射液配伍头抱呋辛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分别与4种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及肌苷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足分别与上述4种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条件下8h内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配伍液8h内外观、pH及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可以与维生素C注射液、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及肌苷注射液混合输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咪替丁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西咪替丁与头孢哌酮、5-氟脲嘧啶、维生素K_1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室温下6h内较稳定。含量变化较小,亦无明显物理变化,可配伍静滴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炎琥宁与病毒唑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炎琥宁组50例)和对照组(病毒唑组50例).治疗组对症治疗后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10 mg/(kg*d),1~2次/d,3~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对症治疗后给予静脉滴注病毒唑10~15 mg/(kg*d),1~2次/d,3~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显著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确切,优于病毒唑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与3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4h内不同时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室温下,盐酸普鲁卡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含量有明显下降,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0min浓度下降22.2%,与氯化钠的注射液配伍无明显变化,盐酸普鲁卡因配伍液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pH值对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无影响,结论:盐酸普鲁卡因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7.
<正>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验证:以20 ml注射器,先抽取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再抽取地塞米松注射液1支(规格5 mg/ml),混匀后溶液澄明,无浑浊沉淀,无絮状物及变色。但若以5 ml注射器,先抽取地塞米松注射液1支  相似文献   

8.
将病毒唑与青霉素钠按临床用量配伍实验。在连续4h内,溶液外观,pH值,成份含量及薄层行为均无改变,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将病毒唑与青霉素钠注射液按临床应用比例(1:1)混合,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测定其抑菌和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在混合后的不同时间内,病毒唑对青霉素的抑菌作用以及青霉素对病毒唑的抗病毒作用均无明显影响,从而为临床上两种药合并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复方茵陈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等3种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复方茵陈注射液加入到3种注射液中,采用临床用药浓度和配制方法,在配伍后不同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液的栀子苷含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值、微粒、澄明度。结果复方茵陈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放置8 h,其pH、澄明度、含量、微粒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复方茵陈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8 h内稳定,临床应用时可与上述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青霉素G钠 (PGNa)与板蓝根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 ,同时采用HPLC测定配伍后 0~ 6h内青霉素G钠及板蓝根注射液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 :青霉素G钠与板蓝根配伍前后 6h内比较 ,外观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溶液中青霉素G的含量下降及溶液PH变化都较平行实验中同等含量单品青霉素G钠溶液变化小。结论 :两药配伍后板蓝根能抑制青霉素G钠的降解 ,增加青霉素G钠的稳定性。青霉素G钠对板蓝根注射液的各成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五种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在25℃条件下,考察24h内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五种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及五种药物在24h内的含量变化,光阻法测定不溶性微粒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及测定pH值变化。结果 配伍液Ⅴ、Ⅵ、Ⅶ、Ⅷ在放置期间外观及颜色无明显变化。各样品溶液24h内pH值无明显改变;配伍前后不溶 性微粒的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甲硝唑磷酸二钠、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放置24h含量下降在10%以内、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钠放置2h及6h含量下降大于10%。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五种药物无明显配伍变化。但配伍后的药液应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 用丹参注射液20毫升加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输注,每日一次,每2周一个疗程,二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痊愈118例,占74.7%,显效25例,占15.8%,好转12例,占7.6%,无效3例,占1.9%,总有效率98.1%。从临床分型及皮疹分类观察均有效,(P>0.01),提示无相差显著性。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临床寻常型银屑病各期、各类治疗均有良好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73种注射剂理化配伍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73种注射剂配伍变化结果。方法供试品按1:1等量置多孔点滴板孔混合后,观察配伍变化结果。结果与25种抗微生物药物配伍有4种发生变化,占16.00%;与40种常用注射剂配伍有4种生成白色沉淀。占10.00%;与8种输液配伍虽未发生外观变化,但配伍后输液的pH值有改变,且变化范围在规定范围内。配伍总发生率为10.96%。结论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不宜与氯唑西林钠、头孢哌酮钠、硫酸阿米卡星、磺胺嘧啶钠、地西泮、呋噻米、肝素钠及氢化可的松配伍。  相似文献   

15.
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25℃和37℃在24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多索茶碱和甲硝唑的含量变化。结果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多索茶碱含量与温度有关。结论在5℃、25℃和37℃下,在24h内.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替硝唑注射液与30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阅国内近年来发表的相关献进行归纳与综合。结果:替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等30种药物按临床常用或实验用量配伍,在实验的温度条件下和时间内是稳定的。结论:替硝唑注射液可与30种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三氯唑核苷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与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方法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考察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图谱在6h 25℃的变化。结果 25℃ 6h以内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在99%以上。且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图谱均未改变。结论 25℃ 6h以内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可配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用丹参注射液20毫升加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输注,每日一次,每2周一个疗程,二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痊愈118例,占74.7%,显效25例,占15.8%,好转12例,占76%、无效3例,占19%,总有效率98.1%。从临采分型及应疹分类观察均有效,(P>0.01),提示无相差显性。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临床寻常型银屑病各期、各类治疗均有良好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用蝮蛇抗栓酶注射液与临床常用5种输液配伍,观察25℃日光及4℃闭光放置,不同时间的外观性状,pH值及含量变化。结果:两组实验条件下,蝮蛇抗栓酶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8小时内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腺肽针剂治疗带状疤疹的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针剂每天10mg/kg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静滴,治疗组采用胸腺肽针剂每天50~200mg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静滴、病毒唑针剂每天10mg/kg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静滴,合并感染均加用抗生素,每天一次,连用5~7天。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退热平均天数及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胸腺肽治疗带状疤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