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弹射器低压室二维内弹道模型及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以自弹式弹射器为例.建立了低压室二维内弹道模型。并进行了内弹道性能计算。计算表明。基于二维模型的数值模拟,可以给出低压室内气体流动的细节.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低压室内弹道特性;从导弹离简速度和筒内行程等总体指标看。零维模型和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二维模型的计算工作量大、耗时长,而零维模型的计算工作量相对较小、计算速度快,二者各有优势.目前不能也没有必要以二维模型完全替代零维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电磁线圈弹射器弹射大质量载荷时存在的机械应力大和磁场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导弹电磁线圈弹 射器方案。以某型导弹为弹射目标,建立弹射器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通过增加驱动线圈的 放电次数,使弹射器在较短的加速距离上,以较小的加速力使导弹稳定加速,获得高初速度。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现代弹道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从那时起一直稳步发展;近三十年来研究工作迅速增加。尽管早期的研究集中在解析工作方面,但为验证理论预估的正确性并探求从研制一开始,通过试验射击模型或全尺寸样机就能研制出武器系统来,所以,印度也强调试验工作。在内弹道、外弹道及终点弹道的研究工作中,建立了大量的实验设施,如精密的实验室设备,靶场仪器,雷达,遥测设备以及长轨火箭滑撬等。多年来,弹道学的研究已经成熟。1896年,在印度东海岸的BALASORE建立了验证和试验靶场。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由于海水每天两次退潮达2km左右而使有些设备可在此种情况下使用,因此,该试验靶场是独一无二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靶场的工作增加了许多倍,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这一时期,需要在内弹道和外弹道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工作,因此建立的技术研究机构便承担了这方面的工作。这期间,为了大量生产火药、雷管、枪炮和弹药,建立了许多军工厂。因此,在这期间弹道学的其它方面也受到了注意。1947年印度独立后,新成立的国防科学机构集中力量进行弹道学研究。50年代初期,在内弹道,终点弹道,特别是空心装药(破甲)战斗部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4.
曹荣刚 《兵器》2011,(12):44-47
航母作为重要的海上力量,其核心战力主要依赖于其舰载机。能否迅速放飞舰载机,直接影响航母的作战效能。美国航母历来采用蒸汽弹射器,但其新一代福特级航母将采用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以其诸多优点,必将是未来航母弹射器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5.
柳忠彬  肖守讷  王欢 《兵工学报》2017,38(2):389-395
研究一种基于压缩气体静音发射的柔性气缸弹射器,实现了在约束且不爆破的情况下对弹射物变距离做功。通过弹射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柔性气缸弹射器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气缸折叠压缩、充气展开弹射能实现对弹射物的发射,弹射过程无爆破现象;弹射器弹射能力受到柔性气缸初始长度、柔性气缸与弹射物的接触面积、柔性气缸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对不同初始长度柔性气缸的弹射能力的研究中发现:柔性气缸初始长度越长、折叠量越大,柔性气缸展开弹射的作用距离就越大,弹射能力也就越强;通过4个1 000 mm×2 000 mm 规格的柔性气缸组在2 MPa压力作用下弹射质量60 t弹射物可产生4.6 MJ能量,可实现对大质量物体的弹射。该研究成果对实现高压气体可控能量释放与大质量弹射技术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弹射器设计时在提高弹射性能的同时需降低工作产生的冲击,为满足此需求,针对一种典型弹射器,使用不同类型的火药为主装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发火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主装药对弹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弹射器的工作时间需求,选用合适的主装药能够提高火药的利用率,减少火药的装药量,提高产品的弹射性能。本研究为弹射器结构设计的优化和主装药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战术导弹通用仿真程序GPMS(General Purpose Tactical Missile Simulation Program)。该程序适用于战术导弹追踪各种目标(飞机、舰艇和坦克)的仿真运算。GPMS提供了导弹、目标的动力学模型和弹上分系统如传感系统、控制逻辑和执行系统的许多数学模型。从这许多模型中选择并组合适当的模型就能仿真任何导弹的制导与控制系统。GPMS的许多通用控制元件与运算元件是按功能预先准备的,因此即使对一个很复杂的控制系统,编程序也是很容易的。本文介绍了GPMS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列举了一些仿真实例验证所研制的GPMS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磁弹射器     
刘伟 《兵器知识》2011,(8):42-44
<正>电磁弹射器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系统,是世界先进国家提高航母舰载机架次率、削减舰员数量的主要举措之一。当美国启动电磁飞机弹射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验证工作时,面对的是大量的技术挑战和无法预知的研制风险。即使到了今天,是否需要电磁弹射系统,在国会和国防部仍然存有争议。如果电磁弹射系统的研制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美国海军航母舰队的整体规划。为此,当年美国海军也曾一度将C13-2蒸汽弹射器作为"福特"号航母的备用设备,以防万一。但就目前来看,电磁弹射系统的发展已无回头  相似文献   

9.
风场建模与弹道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场的统计特性出发,建立了适用于弹道计算的简化风场模型.以这些模型为基础进行了弹道计算,模拟了不同风场模型引起的弹箭射击误差,揭示了风与弹道误差的对应关系,为风修正弹箭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高炮射击仿真训练中存在弹道仿真精度不高、战场对抗环境粗糙简单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新的对空射击诸元装定与弹道仿真算法,利用三维建模与视景仿真技术重建高炮抗击空中目标的作战场景及过程,解决了弹道失真问题和数据平滑问题,提高对空射击训练的真实性和逼真度,有利于提高训练者对空中目标射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弹射器的结构特点以及经典零维内弹道假设,建立了内弹道仿真的数学模型,同时按弹射器的功能特性人为将全系统割分多个标准组件模块,并分别对各组件模块的物理特性构建了独立的分析仿真模型;最后在 Mat-lab /SimuLink 平台上搭建了基于标准组件的弹射系统集成仿真模型,并对某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气推式脱壳弹以其结构简单、脱壳干扰小、无自伤等优点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该文对其弹托气室与炮膛间的充、排气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某航炮用气推弹气室内温度、密度和压力沿内弹道段的变化,分析了气孔面积对气室膛口压力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气推弹瞠外脱壳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拉杆活塞式发射装置内弹道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进行小尺寸、长行程、低过载发射,设计了一种拉杆活塞式发射装置.根据经典内弹道理论,采用集总参数法对混合装药下舍高低压药室的发射过程建立了内弹道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该模型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拉杆活塞式发射具有较低的最大膛压和发射过载,但随着拉杆数量和质量的增加,对弹丸做功效率有所下降.拉杆活...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与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内部弹舱能够挂载旋转发射架,以旋转供弹方式发射巡航导弹.如战略轰炸机内部弹舱能挂载和投放炸弹,巡航导弹一般采取外挂式发射.这种发射方式气动阻力大,不利于飞机隐身.为国产轰炸机弹舱设计一种适用的旋转发射架,制定一种新式的投弹方案,不同于美俄主流轰炸机投弹的方式.分析两种投弹顺序下旋转发射架的振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投弹时保证剩余挂弹对称可减小旋转发射架的离心振动,更适合在国产轰炸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假想的战术导弹弹道仿真为背景,对弹道仿真过程中所需的地球模型与地球引力、大气模型与空气动力以及六自由度弹道计算方程进行研究.其弹道计算方程采用发射坐标系,首先通过三自由度弹道仿真验证制导规律,再利用该仿真结果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完成后再进行六自由度弹道仿真,以验证控制系统的正确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符合该战术导弹弹道仿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从近代内弹道学理论入手,在欧拉坐标系下建立某防暴枪内弹道准两相流的数学模型。在给定假设条件下,给出模型的基本方程组及其定解条件。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膛内准两相流场的计算软件,并以18.4 mm某防暴枪为例,获得该防暴枪准两相流各参数的变化规律。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防暴武器工作机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敬  袁亚雄  季新源 《兵工学报》2007,28(7):789-792
利用现代内弹道理论,建立了某小口径变燃速密实装药火炮内弹道两相流体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变燃速密实装药能在控制膛压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弹丸初速;火药颗粒钝感层厚度和底火药量对弹道性能影响较大;压力波状况的模拟可用于火炮发射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潜射导弹出筒速度影响因素的问题,建立精确的潜射导弹出筒速度解析模型。利用简单相关法、偏 相关分析法,根据实测数据,对发射深度、潜艇对流航速、海流对地速度、海流流向和海情(有效波高)等因素进行 相关性分析,找到与出筒速度显著相关的因素。该研究结果对潜射导弹的可靠发射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建立多联装内弹道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点火间隔的情况下,每发弹丸的初速、内弹道时间、膛压的变化规律。对多联装内弹道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通用型导弹检测设备热设计的基本特点、常用方法.对通用检测设备热设计的相关设计参数、技术指标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针对某多功能仿真台存在的散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控制系统单元重新进行了热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控制系统在高温、连续工作情况下的散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