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全面了解湛江港港区内蝇密度和孳生地情况,为开展苍蝇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0年6~9月,每旬以目测法检查成蝇密度和孳生地。〔结果〕特殊行业325间受检房间中阳性房间7间,阳性率为2.15%;发现成蝇12只,蝇密度为1.71只/间;一般房间2596间,阳性9间,阳性率为0.35%;发现成蝇14只,蝇密度为1.56只/间;调查蝇类孳生地818处,阳性2处,阳性率为0.24%;放捕蝇笼41笼次,捕蝇233只,蝇密度为5.68只/笼·日。〔结论〕湛江港的蝇密度保持在国家蝇类控制标准以下。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蝇类密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地震灾区临时安置点蝇类防治工作进展和效果,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方法 在临时安置点采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化学杀灭和家庭防蝇,用笼诱法调查蝇类种群,用目测法监测厕所和垃圾堆(桶)、帐篷内、帐篷外3类环境的蝇密度,用现场观察法调查孳生地管理情况,以及村民的防蝇、灭蝇方法.结果 家蝇是临时安置点的优势种(96.85%),地震后第4~8周临时安置点厕所与垃圾堆、帐篷内、帐篷外的平均蝇密度均低于1只/m2,第5周时厕所配置达到100%,垃圾收集设施配置及其及时清运比例分别为76.92%和69.23%,家庭剩余食物加盖保存率为94.01%,碗筷人柜或加盖保存率为93.00%.结论 综合防治措施在临时安置点的蝇类防治中得到有效执行,蝇密度低于四川省卫生厅建议的控制标准,今后应强化对孳生地蝇蛆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通化市蚊、蝇、蟑螂、鼠种群分布特点和季节消长。方法蚊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监测:采用诱蝇笼法;蟑螂监测:采用粘捕法;鼠监测:采用鼠夹法。结果蚊监测:共捕获成蚊2309只,隶属3属5种,优势种刺扰伊蚊。蝇监测:全年共捕获成蝇1373只,隶属5科17属27种,优势种家蝇、厩腐蝇、丝光绿蝇。蟑螂监测:共捕蟑螂5850只,密度指数为2.73只/张,侵害率为17.77%。鼠监测:共捕获鼠370只,隶属1科3属3种,优势种群为褐家鼠。结论控制通化市区蚊虫孳生地,下管道将成为不容忽视的场所。应定期采取药物防治,控制其孳生繁殖。控制蝇类优势种的孳生,是控制蝇类密度重要手段和措施。各行业蟑螂侵害的防治,突出防治重点区域;并积极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大面积灭鼠活动的最佳时机是春季。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市5个建成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的鼠、蚊、蝇、蟑螂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估,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防治采用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密度调查鼠类采用鼠迹法,蚊虫采用路径法、勺捕法、人诱停落法,蝇类、蟑螂均采用目测法;评估标准按《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GB/T 27770~27773-2011)。结果鼠类:建成区室内鼠迹平均阳性率为2.14%,外环境平均路径指数为0.39处/km;蚊虫:小型积水的平均路径指数为0.72处/km,大中型水体的平均采样勺指数为0,外环境的平均成蚊停落指数为0.81只/人次;蝇类: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未发现有蝇和蝇类孳生地,室内有蝇房间平均阳性率为3.03%、阳性间蝇密度为1.64只/间,室外蝇类孳生地平均阳性率为4.46%;蟑螂:蟑迹平均查获率为4.37%,成若虫平均侵害率为2.40%,卵鞘平均查获率为2.01%。结论通过集中统一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使攀枝花市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均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的要求,但个别场所仍存在有超过国家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餐饮业和农贸市场以及超市等,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重点行业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蝇笼法对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4年1—12月共捕获成蝇3 48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5科16属21种;优势种为巨尾阿丽蝇(35.84%);年平均密度为14.5只/笼·d,密度高峰期为5月;航站楼蝇密度最高。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蝇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将于 2 0 0 4年全面灭蝇达标 ,2 0 0 0年金山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朱行镇为达标试点地区 ,通过坚持以治本为主与治标相结合、突击性与经常性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防制对策 ,经过 1年试点 ,蝇类孳生地明显减少 ,密度显著降低 ,年内达到了全国爱卫会规定的灭蝇达标先进城区标准。1 材料与方法1.1 成蝇密度及孳生地监测朱行镇设有代表性 5个点 ,3~ 11月每旬定点定时定人用天幕式捕蝇笼放置 2 4小时 ,用诱捕法进行密度监测。 3~ 11月按不同类型每月共 10 0处孳生地调查 ,发现蛹、蛆即判为阳性。区爱卫办及疾控中心 7、8、…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蝇类的密度、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更好地控制蝇类的孳生与繁殖,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以糖-食醋-水混合作为诱饵,4-11月调查蝇类密度和种群。结果 2011-2013年山东省共捕成蝇15 424只,其中家蝇、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分别占33.85%、17.78%和10.73%;捕获蝇类的总平均密度为10.2只/(笼·d),其中:2011年密度最高为11.12只/笼,其次是2013年为11.03只/笼,2012年密度最低为8.59只/笼;蝇类总体的季节消长情况呈单峰型曲线,蝇密度高峰期在6-9月,最高峰出现在7月份;不同生态环境中蝇类密度最高的为农贸市场(14.1只/笼),其次是绿化带(10.98只/笼)、居民区(9.08只/笼),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8.28只/笼)。结论山东省的蝇类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蝇类密度及种群构成均有所不同,气温、孳生环境和防治措施为主要影响因素。在蝇类繁殖高峰前及早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蝇密度,为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报道了广州市某中心城区蝇、蚊密度及蝇蚊孳生地的调查情况。方法 随机方法抽查120户居民、商店、饮食行业等640个房间。结果 阳性房间218个,阳性率为34.06%,成蝇阳性100户300个房间的成蚊密度,阳性房间60个,阳性率为20%。调查蚊孳生地108处,阳性32处,阳性率为29.63%。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区内蝇、蚊密度均较高,急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区内蝇蚊密度。  相似文献   

9.
北京口岸地区蝇类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北京口岸地区蝇类本底情况,为开展蝇类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2007年4—11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北京口岸地区蝇类进行调查。结果捕获蝇类5科18属30种,年平均蝇密度为59.7只/(笼·d),在5月和9月分别形成2个高峰。结论北京口岸地区蝇类防治的重点是清除蝇类孳生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掌握蚊、蝇、蟑对福州市鼓楼区的侵害情况及种群类别。[方法]以勺捞法(蚊)、笼诱法(蝇)、屋诱法(蟑)捕之。[结果]全年观察诱蚊罐360个,阳性124个,阳性率34.4%,蚊类侵害率为100%。捞获的幼虫和蛹均为白纹伊蚊。全年收回捕蝇笼340个,其中阳性155个,阳性率为45.6%。蝇类侵害率100%,以大头金蝇的比重最高。全年收回蟑螂屋240个,阳性144个,阳性率60.0%,蟑螂侵害率100%。以德国小蠊比重最高。[结论]蚊、蝇和蟑螂类侵害率均为100%。4~10月可捞获蚊幼虫和蚊蛹均为白纹伊蚊,月密度高峰在6月与9月。4~9月有成蝇活动,月密度高峰在6~8月。每月均可捕到蟑螂,月密度高峰在6~7月。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公共场所重要病媒生物侵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河南省公共场所病媒生物侵害情况,为制定该地区病媒生物防制措施提供借鉴与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宾馆、饭店、学校和医疗机构4类公共场所的病媒生物侵害情况。鼠类调查采用粉块法和鼠迹法;蜚蠊调查采用粘捕法;蝇类调查采用目测法;成蚊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指数法。结果鼠类调查粉块法阳性率5.23%,鼠迹法阳性率4.02%;蜚蠊调查阳性房间率为11.97%,以饭店阳性率最高,阳性房间平均蜚蠊数8.81只/间;蝇类调查阳性房间率22.38%,以饭店阳性率最高,阳性房间平均蝇数量2.43只/间;成蚊调查平均密度为6.49只/人工小时,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蚊幼虫容器指数法调查平均阳性率为19.06%。结论除阳性房间平均蝇数量指标合格外,其余主要指标均超过标准。提示河南省公共场所病媒生物侵害严重,公共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分析2009—2011年河南省公共场所重要病媒生物(蚊、蝇、蟑、鼠)侵害调查的结果,为制定与调整河南省病媒生物防治措施提供借鉴与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宾馆、饭店、学校和医疗机构等4类公共场所的病媒生物侵害情况。成蚊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指数法;蝇类调查采用目测法;蟑螂调查采用粘捕法;鼠类调查采用粉块法和鼠迹法。结果成蚊调查平均密度为5.49只/人工小时,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92.22%;蚊幼虫容器指数法调查平均阳性率为22.22%;蝇类调查阳性房间率为24.91%,以饭店阳性率最高,阳性房间平均蝇数量为2.39只/间;蟑螂调查阳性房间率为15.15%,阳性房间平均蟑螂数7.89只/间;鼠类调查粉块法阳性率6.24%,鼠迹法阳性率4.94%。结论综合3年来的调查数据,发现重要病媒生物的侵害指标均超过标准。提示河南省公共场所病媒生物侵害严重,公共场所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佛山市城区德国小蠊侵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侵害情况、密度及主要受侵害场所,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测法、药激法调查蟑螂情况,用粘蟑盒测定密度。结果特殊行业、一般单位、居民住户的单位侵害率(%)分别为85.71,6.52,5.48,密度(只/盒·夜)分别为15.12,1.85,1.47。各类型单位均受侵害,以特殊行业最为严重,主要受侵害场所为厨房、食品仓库、点心间、熟食间和员工更衣室等。结论德国小蠊侵害广泛,危害日趋严重,由饮食、娱乐等特殊行业蔓延至一般单位和住户,是今后灭蟑螂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厦门市区特殊行业室内蚊、蝇和蟑螂种群和数量变动;方法:制定统一的表格,每月对市区主要的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等进行一次密度监测;结果:发现蚊类有1科3属4种,蝇类有5科12属15种,蟑螂有2科2属4种;结论:蚊类在5、6月密度较高,蝇类在4—11月密度较高,而蟑螂除刚开始监测的1999年密度较高外,2000—2001年都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城区主要媒介生物侵害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南昌市达标后常态下的“四害”侵害状况以及防鼠防蝇设施建设情况。方法按照全爱卫发(1997)第5号文“关于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全爱卫发(1997)第28号文“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室内鼠迹阳性率4.67%,外环境鼠迹查延长8900m,鼠迹13处,防鼠设施不合格率6.79%;重点行业有蝇阳性率7.72%,不得有蝇场所有蝇间数阳性率9.16%,一般行业有蝇间数阳性率8.96%,防蝇设施不合格率为10.00%,;蟑螂成若虫阳性率4.88%;活卵鞘阳性率2.06%,蟑迹阳性率6.94%;容器积水中蚊幼虫及蛹阳性率4.17%,大型水体阳性率4.41%,人诱成蚊4.5只/30min人。结论除室外鼠迹达标外,其他主要指标均超过标准,提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需持之以恒的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蝇类的季节消长情况,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3年3月~2004年2月对珠海地区7个口岸进行了蝇类调查。方法笼诱法,定人定点每月两次进行蝇类诱捕。结果诱获蝇类51063只,平均蝇密度为101.32只/笼,分为4科19属28种;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75.55%、瘦叶带绿蝇9.92%、家蝇2.55%、裸芒综蝇2.48%、丝光绿蝇2.34%;各口岸的消长曲线不一样,蝇类密度高峰大多出现在夏秋季。结论在珠海口岸的蝇类密度控制方面,要以大头金蝇、瘦叶带绿蝇、家蝇、裸芒综蝇、丝光绿蝇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扬州市新装饰开业公共场所甲醛污染状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新装饰一以共场所污染状况。方法 用甲醛分析仪对新装饰开业2年内47家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甲醛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开业前3个月各场所甲醛浓度全部超标,总超标率为79.6%,开业后第4~12个月总超标率为24.3%,第13~24个叫超标率为13.9%,趋势显著性检验表明:甲醛超标率随着开业时间延长越来越低(P〈0.05)。第1~3个月和第4~12个月比较,甲醛超标率差异显著(P〈0.01),第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抽样的方法抽取候车室、酒店、理发店、美容院、洗浴场所和游泳馆的从业人员841人作为调查对象;统计描述健康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最近一个月自我认为健康者为67.54%(568/841),不健康者占32.46%(273/841),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8.72%(578/8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每周工作时间6 d、7 d、自来水水质、有病媒生物(苍蝇、老鼠、蚊子等)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293(1.017,1.982)、1.546(1.138,2.101)、1.879(1.196,2.952)、1.942(1.241,2.911)。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知识教育,改善工作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宁德市蝇类种群分布及其携带肠道传染病病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德市苍蝇种类及其携带肠道病原菌的状况,为今后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城区以诱蝇笼诱捕蝇类;野外用昆虫网捕获,分类鉴定,计算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病原菌分离情况。结果宁德市捕获蝇类隶属6科51属115种。苍蝇密度平均为234.9只/(日.笼),垃圾场和屠宰场密度最高。蝇类全年均有活动,4-5月和10月出现2次密度高峰,5个常见蝇种病原菌分离率高达100%,与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相吻合。结论垃圾场和屠宰场是宁德市蝇类最为重要的孳生环境,4和10月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映秀镇的媒介生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汶川特大地震对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产生的影响,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动态,为病媒生物性疾病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鼠、蚊、蝇密度进行大范围的横断面调查,对生活区帐篷、垃圾点和厕所蝇密度进行每日监测。鼠密度监测采用鼠夹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粘蝇板法和目测法,蚊类密度监测采用诱蚊法和目测法。结果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地震灾区鼠和蚊密度非常低,蝇类的密度总体上控制在参考指标以下,但厨房、厕所和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部分地点蝇类密度较高。结论要注意加强对安置点居民的健康教育,并进一步做好居民安置点的消毒及蚊、蝇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