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软件对八面河油田面138区块注入水和地层水的结垢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配伍性进行理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面138区块注入水和地层水均有结垢趋势,且配伍性不好,需要在注水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垢措施.  相似文献   

2.
HH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油田。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的配伍性对注水开发方案设计极为重要。通过开展HH油田注入水与C8、C9储层地层水的水质测定、结垢趋势预测和静、动态配伍性实验以及注入水与储层原油的配伍性实验,明确了HH油田注入水与C8、C9储层流体配伍性。结果表明,HH油田注入水与C8、C9地层水不配伍,存在碳酸钙垢趋势,且随着注入水比例的增加、温度的升高,碳酸钙结垢越严重,注入水与地层水比例为9∶1时结垢指标SI值为2.354,SAI值为2.873,结垢程度严重;注入水与地层原油之间配伍性良好。该研究结果对HH油田注水水质指标标准制定、注水开发方案制定及水质处理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较快、达不到配注要求及注水储层堵塞严重等问题,通过水样离子组成分析、结垢趋势预测、静态配伍性及动态配伍性等试验,对目标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并优选了复配比例(w)为1:1的PESA,FGJ-2复配防垢剂。注入水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较差,存在严重的结碳酸钙垢趋势,最大静态结垢量可达到500 mg/L以上,且注入水对储层天然岩心存在比较严重的结垢堵塞。防垢剂优选及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出的复配防垢剂,当其加量为100 mg/L,试验温度为90℃,时间为16 h时,对混合水样的防垢率能够达到98%以上。采用加入复配防垢剂的注入水驱替天然岩心,当驱替100 PV时,岩心渗透率保留率仍在90%以上,复配防垢剂能起到较好的防垢效果,可有效降低水样结垢对岩心造成的堵塞损害。  相似文献   

4.
油田采出水结垢及配伍性实验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普遍采用的是注水开发工艺、多层位混合开采和多层位混合输送的处理工艺。若注入水和地层水之间不配伍或者不同层位采出水之间配伍性差,就会形成各种类型的油田结垢。结垢不仅造成储层堵塞,会给储层带来伤害,也会给设备和集输管道带来不同程度的腐蚀,降低设备的传热速率和堵塞管道的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油田采出水中垢的结垢成因、结垢危害、结垢趋势预测以及防垢技术,并以此作为配伍性实验理论研究的基础,对混采混输及回注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SJG-Ⅲ型多功能岩心驱替结垢实验装置,结合红岗油田红168区块水质和储层岩心,通过对注水过程中Ca2+离子浓度的变化和实验岩心渗透率的变化两个方面,来评价结垢对储层造成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长庆油田镇原-泾川区块注入水引起储层伤害的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已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然而,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条件的不配伍,将会导致储层原有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储层损害。本实验研究依据渗流力学和油田物理化学方法,在单一流体岩心速敏实验的基础上,结合长庆油田镇原-泾川区长6组储层岩石的矿物类型对研究区注入水引起的储层伤害和发生水敏的因素进行室内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确定该区注水井合理注入速度、注水引起的水敏伤害及改善建议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认识导致姬源油田长8储层注水压力上升、水注不进的主要无机垢类型,为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堵措施提供依据,在室内采用结垢趋势预测、静态结垢实验等方法对结垢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块地层水与注入水配伍性较差,无机垢结垢严重,当地层水与注入水比例为3∶7时结垢最为严重,达到6.15g/L。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岩心、铸体薄片、化验测试等资料,研究了港西油田浅层系储层在注水后的变化情况(包括物性、粘土矿物、孔隙结构、胶结物、非均质性等)。得出储层变化的几个直接原因:①注入水的冲刷作用和温压变化对储层变化有影响;②注入水水质对储层变化有影响;③注入水和地层流体的配伍性对储层变化有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钻井方式的选择原因,在W13-6油田新开发井区无法获取岩心,导致无法使用开发试验的方法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工作。针对W13-6油田典型的砂岩、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利用敏感性预测软件进行W13-6油田储层段的敏感性预测并进行储层损害机理研究,结合周边井区的岩石矿物学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最终确定W13-6油田为强速敏、强应力敏、有水敏类型地层。开发过程中应控制注入速度,控制注入水矿化度大于36552.5mg/L,并注意及时补充地层能量。  相似文献   

10.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热力学条件改变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不配伍性等原因,导致发生无机结垢,严重损害储层,影响油田正常生产.本文介绍了当前主要的结垢趋势预测方法,并对有关结垢位置和沉淀剖面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张东地区沙二段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河街组沉积物主要来自埕宁隆起,储层岩性主要以细砂岩为主,中砂岩、粉砂岩、含砾砂岩次之。本文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对沙二段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四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该段油、气、水层各自的电性特征,储层有效厚度划分的物性、岩性、含油性与电性下限,以及油、水、干层识别图版,对今后油田开发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港油区老气藏的开发大多进入中后期,减产幅度明显,仅靠伴生气和老油田零星气藏的挖潜很难维持目前天然气的产量。北大港地区浅层气是指大港油田的港东、港西开发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2000m以上的气层气。根据浅层气的开采特点,进行了开发指标预测,确定了开发区的递减率,采用三种方法确定气井的合理生产能力,做了气井废弃压力及最终采收率预测。  相似文献   

13.
李兴斌  姬江 《辽宁化工》2012,41(9):894-898
子北油田黄家川1068区块初期依靠地层能量开采,产量递减较快.本文对研究区开发初期的油井自然能量的动态分析,储层的润湿性评价、岩心驱油试验和敏感性评价,以及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子北油田1068注水区块中长61储层呈现出较弱酸敏性、较弱碱敏性、无水敏性、中等盐敏性、中等偏弱速敏性,并具有亲水的特征.因此,采用注水开采是行之有效的方案,而且在注水开采时可以忽略速敏、酸敏和碱敏对储层的影响,但是当地层水与注入水配伍性较差时需考虑盐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港油田采油一厂以河道砂岩控制的地质储量占总储量的85%,分布在明化镇和馆陶油组,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其中馆陶油组主力开发油层普遍较厚,单砂体厚度可达15~30m,内部存在隔夹层,虽然经过长期高速开采,厚油层内仍然存在未动用或含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油层内部存在25~35%未采出的可动油,这些剩余油的存在大部分是由于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认识不足造成的。本文在港东一区六断块馆陶油组综合应用多学科资料对辨状河河道砂体的内部构型进行研究,识别厚油层内部隔夹层展布特征,探索应用井-震结合进行辨状河储层内部构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付伟  郑安升  廖煜熠  张志玲 《辽宁化工》2014,(6):786-788,790
针对青化砭污水处理采用的新工艺与污水处理剂进行评价研究,形成了适合青化砭现有工艺的药剂组合,并预测了该地区长6储层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后的结垢趋势。  相似文献   

16.
马婧  张文  刘淑芬 《当代化工》2016,(2):387-389
对于低渗透油藏,边底水不活跃,天然能量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因此开发难度较大。注水开发能够及时补充地层压力,是目前针对低渗透油藏的主要开发技术。而注水开发油田开发效果的评价对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尤为重要。给出了两种评价指标,存水率以及水驱指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分别分析其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指出理论值与实际值产生差异的原因。以X油田为例,应用两种指标进行开发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安塞化子坪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安塞坪桥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评价储层,开发气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特点,大港油田在A区开展了污水聚合物驱工业化现场试验。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通过对相关指标分析,明确了A区聚合物驱油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案部署,预计提高采收率12%以上。根据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证实聚/表二元驱可提高采收率值大于20%,聚/表二元驱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提高采收率可在聚合物驱的基础上再提高4.76个百分点,使油田最终采收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新木油田为低孔低渗砂岩油藏,压裂投产。油田开发过程中,近井储层结垢、裂缝污染堵塞现象日趋严重,单一常规解堵技术不能完全解除储层污染堵塞。本文从分析油田储层污染特点和压裂过程中对储层造成的次生伤害人手,研究符合储层特点的裂缝复合解堵技术,着重对复合解堵药液与地层岩芯溶蚀、垢样溶速、反应缓蚀与地层流体配伍性等方面进行试验分析,将裂缝清洗剂和复合酸解堵效能优化有机融合,发挥不同药剂综合解堵最佳作用,清除污染堵塞物质,恢复疏通地层渗透率,实现解堵目的,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