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可以提高推荐的精确性、多样性和可解释性.结合知识图谱与用户长短期兴趣提出了基于用户长短期兴趣与知识图卷积网络的推荐模型(LSKGCN).在知识图谱推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用户长期兴趣偏好与短期兴趣偏好结合的用户表示方法.根据时间筛选近期历史项目并通过知识图卷积网络得到历史项目的向量表示,通过注意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图卷积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多行为推荐中,以进一步缓解数据稀疏问题。但目前许多方法都是直接使用图卷积网络,使得模型时间复杂度较高,还忽略了邻域的不同聚合权重和各行为对用户偏好的不同贡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图卷积和注意力增强的多行为推荐模型(MB-LGCA)。首先根据多行为数据构建用户—项目二部图,采用一种轻量图卷积网络聚合邻域特征获得高阶协同信息,同时利用注意力机制融入邻域权重,增强节点嵌入表示;利用k-阶用户嵌入传播来获取各行为对用户偏好的不同重要性,使模型具有更好的可解释性;最后合并不同层的嵌入表示进行预测。两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中用户行为数据的稀疏问题,在图卷积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融合用户社会关系的双线性扩散图推荐模型,并设计了双线性扩散聚合器。该聚合器由两大核心部分组成:一是用来捕捉用户-邻居交互信息的扩散聚合部分,该部分通过建模用户社交影响的动态扩散过程,从社交图的局部邻域中聚合邻居信息到目标用户节点上,以此丰富目标用户表征;二是用来捕捉邻居-邻居交互信息的双线性聚合部分,该部分通过挖掘同阶用户邻居之间潜在的社会交互,并使用内积操作突出邻居社交信息中的共有特征,将其作为目标用户的辅助信息完善用户嵌入。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在Yelp和Flickr数据集上进行推荐实验,并与现有的推荐模型进行实验对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较现有的推荐模型有更高的命中率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因此,融合用户社会关系的双线性扩散图推荐模型能够有效缓解用户行为数据的稀疏问题,并使得推荐准确率有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模型仅从用户或项目一端进行特征提取, 从而缺乏对另一端的特征提取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双端知识感知图卷积推荐模型. 首先, 对于用户、项目及知识图谱中的实体进行随机初始化表征得到初始特征表示; 接着, 采用基于用户和项目的知识感知注意力机制同时从用户、项目两端在知识图谱中进行特征提取; 其次, 使用图卷积网络采用不同的聚合方式聚合知识图谱传播过程中的特征信息并预测点击率; 最后, 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在Last.FM和Book-Crossing两个公开数据集上与4个基线模型进行对比实验. 在Last.FM数据集上, AUCF1分别比最优的基线模型提升了4.4%、3.8%, ACC提升了1.1%. 在Book-Crossing数据集上, AUCF1分别提升了1.5%、2.2%, ACC提升了1.4%.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的模型在AUCF1和ACC指标上比其他的基线模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推荐技术是针对用户单方面兴趣进行的。提出了一种用户多面(multi-faced)兴趣信任度的推荐算法,以适应博客、维客、新闻文章等涉及用户多种兴趣下的推荐。新算法以一种协调的方式将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信任度的推荐算法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适应用户多种兴趣下的推荐,而且能有效解决冷启动问题,大大提高了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推荐系统中不同用户社交空间与兴趣空间的内在信息差异和忽视高阶邻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用户社交关系的自适应图卷积推荐算法(adaptive graph convolutional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integrating user social relationships,AGCRSR)。首先,模型在嵌入层使用映射矩阵将初始特征向量转换为自适应嵌入;其次,引入注意力机制聚合不同方面的用户嵌入,通过图卷积网络来线性学习用户和项目的潜在表示;最后,通过自适应模块聚合用户表示并利用内积函数预测用户对项目的最终推荐结果。在数据集LastFM和Ciao上与其他基线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GCRSR的推荐效果较其他算法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8.
图卷积网络(GCN)已应用于各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功,其中包括推荐系统。推荐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推测用户偏好从而主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消息,协同过滤是经典且广泛应用的一种推荐方法。但基于GCN的推荐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GCN递归地合并来自不同阶邻域的消息,难以区分地混合不同的节点消息导致训练困难,以及过平滑等问题对推荐模型产生了很大的约束。与目前基于GCN的方法不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使用简单GCN模型分别汇总不同顺序的邻域消息用于协同过滤,然后以分层方式将它们聚合,无需引入其他模型参数。之后,将Dropout思想迁移至模型中,通过在每一层随机丢弃邻居消息来减轻过平滑的影响,很好地防止了过拟合并提升了模型性能。在三个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一阶谱图卷积探索类别标签间关系是目前多标签图像识别常用的手段,但是,较多的图卷积层数易出现过度平滑现象,使得该方法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图卷积网络的多标签图像识别方法,主要思路为:采用块Krylov子空间形式的谱图卷积来挖掘类别标签间的相关性,在每个图卷积层中拼接多尺度信息并扩展到深层结构,并在自适应标签关系图模块所构建的关系图上学习分类器,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多标签图像识别.通过两个公开数据集PASCAL VOC 2007和MS-COCO 2014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现在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方法中,大多采用单一用户或项目表示,存在用户兴趣干扰、信息不完全利用和数据稀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感知推荐模型(Multi-view Knowledge-aware,MVKA)。首先,该模型在用户-项目图融合注意力机制捕获用户的兴趣表示;引入项目-实体图,设计图注意力网络进行特征提取获取项目的嵌入表示;然后在2个视图之间构造图视角的对比学习方法,最后进行求和和串联操作得到用户和项目的最终表示,并通过内积预测用户对项目的匹配分数。为了验证本文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在MovieLens-1M、Book-crossing和Last FM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且与其他传统方法和图神经网络模型相比,AUC和F1值评价指标均有明显提升,说明MVKA模型可显著利用各种信息关系数据来改善知识感知推荐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推荐是解决农户需求和农业信息服务契合度的关键技术。传统基于行为的推荐算法能挖掘农户兴趣但不能反映其兴趣的迁移,时间权重的引入较好地实现自适应机制。地域、时间以及农业生产门类等情境信息直接影响农户的兴趣偏好,已有算法却融入度不足。综合情境因素、浏览行为和兴趣改变等多维因素,设计情景感知和兴趣适应的农业信息推荐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能显著提升推荐的准确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客户关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电子的商务个性化推荐。协同过滤算法是运用范围最广的推荐技术,但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不适合多兴趣用户的推荐,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同过滤、项目协同过滤算法等,计算目标项目相似集,并在目标相似集中运用协同过滤算法处理。基于此,剖析用户多兴趣下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并结合用户多需求的特点,总结个性推荐算法的优势,旨在通过完善算法推荐,实现个性化推荐算法与传统算法的融合,提高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充分展现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设备和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下一个兴趣点推荐(next POI recommendation)变成了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现实生活中用户访问的下一个兴趣点通常受到用户签到序列信息、用户关系和该地点的上下文信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下一个兴趣点推荐中,但是这些基于RNN的方法缺乏对用户关系进行深入建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整合用户关系和门控循环单元(GRU)进行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的模型(GRU-R),同时该模型能够考虑用户签到序列信息、用户关系、兴趣点的时空信息和类别信息等进行下一个兴趣点推荐。在两个真实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比现有主流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算法具有更高的推荐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尤耀华  吴文琦 《计算机仿真》2020,(2):463-466,475
针对当前算法推荐结果与用户感知兴趣点拟合度低,导致推荐可信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矩阵分解的感知兴趣点智能推荐算法。先在典型的社会网络中,对感知兴趣点推荐问题进行描述;建立感知兴趣点模型,构建用户范围矩阵和感知兴趣点的影响力矩阵,提取出用户对不同感知兴趣点的偏好,随后计算感知兴趣点在不同区域中的影响力,并修正感知兴趣点影响力函数,通过对其权重的计算,获取用户对感知兴趣点的访问次数、时间的总和以及感知兴趣点集合。最后计算感知兴趣点智能推荐时间的复杂度,利用矩阵分解思想最终实现了对感知兴趣点的智能推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的推荐结果与用户感知兴趣点的拟合度较高,并且感知兴趣点的推荐可信度也较高,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协同过滤推荐系统普遍面临交互数据稀疏,社会化推荐通过引入用户社交信息来缓解数据稀疏问题。现有社会化推荐方法主要关注好友关系,即用户间形成的直接社交关系,但社交数据的稀疏性限制了该类方法的性能表现。由用户加入兴趣小组所形成的群组关系数量繁多且富有价值,然而目前较少有研究关注这种关系,仅有的方法多采用矩阵分解等传统方法建模,对用户协同兴趣和社交影响的表达不够深入。为提升推荐质量,进一步研究群组关系,从缓解社交数据稀疏性的角度论证其在辅助推荐方面的作用,并基于建模能力更强的图卷积网络学习用户、项目与群组之间的高阶关系,分别设计出以间接和直接方式利用群组关系的推荐方法 IGRec-Trans和IGRec-Direc,探索更合理的群组关系融合方式。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推荐性能,相比最优基准方法DiffNet++,在HR@10和NDCG@10指标上最高可提升4.55%和3.98%,在冷启动用户推荐任务上NDCG@10指标最高可提升18.6%。  相似文献   

16.
多行为推荐系统旨在利用用户多种行为的交互数据来提升系统的推荐性能. 现有的多行为推荐方法通常将多行为数据直接作用于共享的初始化用户表征上, 并在任务中糅合了对用户偏好的挖掘和对不同行为间联系的建模. 然而, 这些算法忽视了不同交互行为中存在的数据不平衡问题(不同行为交互数据量差别较大)以及适配上述两种任务而引起的信息损失问题. 事实上, 用户偏好是指用户在不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喜好(例如, 浏览的喜好), 而各行为间的联系表现为用户偏好在不同行为间潜在的转化关系(例如, 浏览转换为购买). 在多行为推荐中, 对用户偏好的挖掘和对行为间联系的建模可以看作两个阶段的任务. 基于上述讨论, 提出基于两阶段学习的多行为推荐. 两阶段策略设计的优势是解耦了前述两种任务. 两阶段策略采取固定参数交替训练的方式实现, 并同时保留了模型端到端的结构. 1)第1阶段专注于不同行为下的用户偏好建模: 先利用所有交互数据(不区分行为类别)对用户的全局喜好进行建模, 以最大程度缓解数据稀疏性问题, 再分别利用各行为的交互数据细化该特定行为下的用户偏好(局部偏好), 以减轻不同行为之间的数据不平衡问题造成的影响. 2)第2阶段专注于对不同行为间联系的建模, 通过解耦对用户偏好的挖掘和对不同行为间联系的建模, 以缓解因适配两种任务而引起的信息损失问题. 这种两阶段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系统对目标行为的预测能力.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模型在性能上远优于最先进的基线模型, 在Tmall和Beibei两个真实基准数据集上的性能提升平均可以达到103.01%和33.87%.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虽然可以很容易地挖掘出用户的兴趣爱好,但存在数据冷启动和稀疏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推荐算法.首先通过LDA主题模型训练数据集得到物品-主题概率分布矩阵,利用物品-主题概率分布矩阵得到用户历史兴趣模型,然后结合用户历史行为信息和物品内容信息得到用户兴趣模型,最后计算用户与候选集之间的相似度,进行TOP-N推荐.在豆瓣电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推荐算法能够更好地处理稀疏数据和冷启动问题,并且明显提高了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于位置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的快速发展,兴趣点(Point-Of-Interest,POI)推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有趣的并吸引人的位置。针对签到数据的稀疏性和用户兴趣的动态性等挑战性问题,提出了基于LBSN动态异构网络的时间感知兴趣点推荐算法。在LBSN异构网络模式中增加会话节点类型。通过动态元路径,在用户和兴趣点语义关系之间有效地融入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社交信息等。设置了用户-兴趣点之间的动态元路径集,并提出了动态路径实例的偏好度计算方法。采用矩阵分解模型对不同动态偏好矩阵进行矩阵分解。根据不同动态元路径的用户特征矩阵和兴趣点特征矩阵,获取用户在目标时间访问兴趣点的推荐列表。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兴趣点推荐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兴趣点推荐精确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推荐结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MOOC在线教育平台的飞速发展,课程和用户数量激增,学习者在面对种类繁多的课程时往往较难选择,传统的推荐方法在MOOC课程推荐中应用存在对曝光次数较低的课程推荐效果差和对噪声数据鲁棒性不足的问题。为给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推荐,提出一种图对比学习的MOOC推荐方法,同时针对二分图结构给出一种新的数据增强方法。对输入的用户项目交互的二分图随机添加或者删除边进行数据增强,得到两个子视图,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对原始二分图和两个子视图进行节点特征提取得到用户和项目的节点表征,并构建推荐监督任务和对比学习的辅助任务进行联合优化,在此基础上将用户和项目的节点表征进行点积获得推荐结果。在MOOC数据集上进行Top-K推荐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LightGCN模型,该方法在Recall@5和NDCG@5上均有显著提升,最高分别提升7.8%和7.3%,能够有效提高模型对于曝光次数较低的课程的推荐准确性和对于噪声数据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推荐系统在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推动下, 已能高效地利用评分数据、行为轨迹等显隐性信息, 再与复杂而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 其应用需求也驱动着对基础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利用, 以及对技术要求的减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基于此, 提出一种利用GCN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方法进行深度信息融合的轻量级推荐模型LG_APIF. 该模型结合行为记忆, 通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模拟用户兴趣变化过程, 采用线性回归等相对轻量的传统方法挖掘项目的自适应周期等深度信息; 分析用户当前的兴趣分布, 计算项目的兴趣量, 以获取用户的潜在兴趣类型; 构建用户-类型-项目三元组的图结构, 并结合减负后的GCN技术来生成最终的项目推荐列表. 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与8个经典模型在Last.fm, Douban, Yelp, MovieLens数据集中的对比, 表明该方法在Precision, RecallNDCG指标上都得到良好改善, 其中, Precision平均提升2.11%, Recall平均提升1.01%, NDCG平均提升1.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