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力胜 《中学数学》2023,(15):37-39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水平的三个水平划分,学生需要在高考中达到水平二的要求.依据课标中不同知识点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分类统计,发现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几乎是所有高中知识点都做要求的,需要学生掌握归纳学习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学业水平考试后达到水平一的要求,因此水平二的要求就是高三复习课中需要重点关注与突破的.合理利用归纳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是在数学学习中,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深度学习,即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进行深度学习,逐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笔者以“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一课为例,探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模式,并总结出四点启示,即注重单元整体教学,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完善,创造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习先于教师引导,为深度学习留白;基于学生认知过程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感悟本质.  相似文献   

3.
韩艳 《中学数学》2024,(8):77-78
“教”是为了“学”,构建“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复习课堂就是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复习课教学为例,通过巧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和欲望,借助合作学习和捆绑评价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李想 《数学之友》2023,(5):31-34
概念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在日常教学中,理想与现实存在诸多差距.“平方根”作为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典型课例,以其为引,从把握学科知识、掌握教学知识、运用技术知识角度阐述紧扣课标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推动课堂的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旧两版数学课程标准,从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四个方面对初中学段“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进行比较分析,“新版课标”凸显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强化问题情境的教学创设,关注多元多样的学业质量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变化提出四条教学建议:着眼于核心素养,具体细化教学目标;着力于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着手于信息赋能,深度融合课堂教学;聚焦于学业质量,有效开展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1问题提出南京市雨花台区小学数学项目研究——“落实课标精神、关注核心素养、践行结构教学”活动在我校拉开帷幕,本人有幸观察了两位数学教师执教的三年级同课异构的课例《认识几分之一》,聆听了省特级教师戴厚祥老师的《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的讲座,感受颇深,之后引发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把学习压力和内在需求、数学思考和人的天性、情感与态度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小学数学教育既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健全人格,又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地发展?”带着这个思考,本人认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与“结构化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当前我们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庆菊 《数学通讯》2023,(19):19-22+29
本文主要阐述深度课堂的涵义、解读问题链驱动式教学的模式,并通过案例“解析几何中的同构优化运算—双切圆同构类型”,阐述在高三专题复习课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进行知识重组构建,从而在课堂上落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进行问题驱动模式的深度课堂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朱建辉  姜尚鹏 《数学通讯》2023,(1):15-17+22
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本文通过对辅助角公式的探究和学习,挖掘辅助角公式中渗透的数学逻辑、数学应用、数学文化和数学之美,阐述如何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而为课堂上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变量与函数”为例,基于2022版义务教育课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问题情境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数学概念,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0.
林凡 《中学数学》2024,(6):58-59
<正>1 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作为学科基础,是构建数学理论的根基,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因而数学概念课教学至关重要.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重心,既然数学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素养的有效载体,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然实际概念教学中,不少教师喊着“核心素养”的口号,却只是牵强附会地套用教学模式,概念教学流于表面,效果欠佳.如何打破这种流于表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轮课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凝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更新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在"教学建议"中,课标指出:教师要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抓住函数、...  相似文献   

12.
黄丽纯  杨坦 《数学通报》2023,(2):47-52+56
<正>1引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综合实践、课题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这些课程的探索和落实,在课标中提出了多项重要举措,促进了教、学和评价的变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面简称“2017版课标”)[1]将“数学建模”列为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时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四条主线之一,  相似文献   

13.
黄建松 《中学数学》2023,(22):37-38
<正>追问是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载体,而追问则是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数学课堂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旨在促进学生在数学知识、思维方法上的增长,促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建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形成生长型数学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追问促使学生深度思考,以逻辑思维的生长贯穿数学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智慧生成.笔者以“勾股定理”复习课为例,  相似文献   

14.
杨健  王勇强 《数学通报》2022,(11):55-58
浙江省教研室为了落实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学习,推进课堂转型,在浙江省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中,以数学建模为课题,要求参赛选手通过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初步了解和经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学生虽然已经储备了一定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对于生物学及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数学建模这类学习主题还是陌生的.对教师而言,建模过程中还涉及到跨学科通识性教学问题及实践性学科教学问题,如何在一节课内建立数学模型并落实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很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5.
徐萍 《中学数学》2023,(2):58-59
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为了帮助学生在未来长期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取得进步,教师要适时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渗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师可以从课前先导、课下演练、课后反思等角度出发,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篇文章以"一元一次方程"章节教学为例论析应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夏玉梅 《数学之友》2023,(11):32-35
数学命题教学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研究从数学命题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基于核心素养数学命题课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为支点,展示核心素养视域下命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1 课标、教材对概率模型的定位 模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高中课标要求开展“数学建模”学习活动.概率模型既是高中概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载体.笔者在教材回访和教研活动中发现,不少高中数学教师把概率模型的教学简单地处理成计数或套用各种公式,而把概率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这一核心放在了次要位置.为了计数方便,他们抛开课标与教材,在古典概型教学之前,特意补充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这些做法与课标、教材对概率模型的定位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8.
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运用单元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高三数学单元复习中融入数学探究活动,开展多元的课堂评价,能够在巩固单元知识的同时,提升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落实课堂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特别强调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组织和数学学习的核心,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之间多向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助推课堂革命,引发学生思辨,促进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以及实施建议中多处提到要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与评价之中.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