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福荣 《建筑技艺》2011,(Z6):88-93
通过收集和整理新加坡组屋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项目的相关资料,结合新加坡组屋特点,对比研究了我国天津生态城公屋和新加坡组屋的异同。提出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建设在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地方气候和我国实际国情加以调整的建议。对我国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利于我国住房建设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和整理新加坡组屋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项目的相关资料,结合新加坡组屋特点,对比研究了我国天津生态城公屋和新加坡组屋的异同.提出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建设在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地方气候和我国实际国情加以调整的建议.对我国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利于我国住房建设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15地块1A公屋实例出发,分析了绿色保障房低成本建筑技术体系,对绿色保障房的建设、发展及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从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城在全市率先启动"被动式"住宅试点建设。这种房屋采用"零碳"技术减少建筑耗能,让居民生活更加生态环保。"生态城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德国被动房研究所合作,选取生态城公屋二期项目4号、5号两栋楼作为推广试点进行建设。"生态城新闻发言人吕凯告诉记者,此次被动房涉及房屋108套,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计划2017年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天津生态城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正面向全世界进行推广,指导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发展建设,提高了天津生态城的国内外影响力及示范引领作用。1.共同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推广中心天津生态城作为全球首批“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示范城市”之一,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相似文献   

6.
日前,承担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公屋展示、办公及档案存储功能的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采用了13项节能环保技术,成为天津首座零碳建筑,不仅填补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零碳建筑的空白,而且再创绿色生态建筑标杆。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门联合组织的专家组前往天津,现场督导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之一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专家组听取了天津生态城试点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汇报,查阅了海绵城市制度制定、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等资料,现场检查了第一社区公园、  相似文献   

8.
<正>管理体制创新是天津生态城建设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中新双方通过协议和规定确定了天津生态城管理体制,确保项目实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中新联合协调机制是生态城作为中新两国合作项目的制度体现,其良好的运营模式对于天津生态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2011,(10):6-7
在9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以《现状、问题、对策,中国生态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要拒绝虚假成分,排斥“山寨版”生态城。  相似文献   

10.
工程·技术     
正"天津生态城太阳能热水项目实际效果评价检测方法与要求"项目验收5月31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管理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天津生态城太阳能热水项目实际效果评价检测方法与要求"项目验收会。该项目承担单位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参与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与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来自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计算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担任评审委员。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彭琛博士代表项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5月,天津生态城作为国际合作代表,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天津生态城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在国际合作、体制机制、顶层设计、项目建设、绿色文化等方面对标部委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示范模式。2022年4月,生态城再次获批成为第二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结合“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和最新要求,天津生态城正式印发实施《中新天津生态城“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指导生态城“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析建筑照明设计现状及控制的不足,介绍基于建筑光环境的绿色照明设计方法,通过采光模拟和照度模拟分析,获得优化灯具布置和照明控制策略,实现照明设计中绿色节能的目标,最后以天津中新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项目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日前投入使用。该中心承担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公屋展示、办公及档案存储功能,采用13项节能环保技术,成为天津首座零碳建筑。该中心占地面积8090m2,建筑面积3467m2,建筑主体高度15m,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物呈菱形,通过屋顶光伏电板、土壤热源泵、外维护结构、太阳能保温隔热、自然通风、高空间地板送风、热回收、冷热辐射式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生态城建设伊始,中新双方分别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政府层面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推动生态城开发建设重大问题的解决,企业层面成立合资公司开发住宅及商业设施......如今,天津生态城通过成立多行业联盟、推进城市治理和科研文化交流等举措,升级合作模式,以海纳百川之态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参与商贸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香港的社会公共住房被称为公营房屋,主要分为公屋和居屋两类:公屋是出租型公共住房,居屋是出售型公共住房。香港的公共住房覆盖面很广,且绝大部分是公屋,容纳了超过1/3的香港居民。政府的引导和措施对租赁性公共住房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政府免费拨地和向房委会注入资本,所以公屋租金一直能维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乡建设》2023,(9):22-33
<正>通力合作,努力探寻城市发展新路径Q1天津生态城已经有15年发展历程了,从今天看,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引领性。请简要介绍一下生态城的建设背景。为什么要在天津建设生态城?放眼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给环境带来诸如能源消耗、水资源紧缺、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等压力,也使国家的社会结构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60年的发展,"公屋"作为香港保障民生的主要住房供应产品,其开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本期起,本刊将连续3期独家刊登香港公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系列文章,希望通过对香港公屋的发展历史与建设管理体制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能够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求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郭争 《城乡建设》2023,(9):40-41
<正>作为中新合作的样本示范之城,天津生态城的开发模式尤为关键。政企分开,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可持续化的商业运营,投资一体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成片滚动开发,有力保证了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1.基本原则政企分开:按照“政企分开、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经中新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天津市政府协商,双方分别组建具体负责推动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的企业主体。生态城管委会负责区域内行政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9.
<正>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海洋文旅日趋升温。天津生态城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海洋文旅目的地,深化示范区和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天津生态城打造国内重要海洋文旅目的地,发挥天津市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品牌优势,持续创建、深化建设系列文旅示范区和品牌,实现国家A级景区和相应涉旅荣誉数量翻一番。  相似文献   

20.
<正>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天津市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的《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复函》(国办函〔2014〕81号)精神,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印发《实施方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间的重大合作项目,选址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