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彩  于俊伟 《贵州气象》2000,24(2):15-16
通过贵州中部典型夏季旱、涝年的前期(春季)贵阳市边界层内风的比较分析,轨现夏旱严重的1989年其春季边界层中南风分量和西风分量明显比夏涝严重的1991年弱。表明春季边界层内较长时间西南风盛行的环流特征对于盛夏(7~8月)强降水的预报可能具有较好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7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刘瑜  解明恩 《气象》1998,24(8):50-56
对1997年初夏云南发生的严重干旱灾害从大气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诊断研究,提出了一个考虑物理诊断与统计预测相结合的云南初夏降水综合预测方案,对作好该地区的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与甘肃省干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近百年青藏高原季风的变化特征是:高原冬、夏季风分别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年际振荡和年际气候突变,但发生突变的时间是不相同的;高原季风的季节变化有一定的持续性,并且与存在不同振荡周期的甘肃省干旱等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贵州季风及其与灾害性天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贵州各类季风活动的起止时间序列作了补充,并研究了各类季风起止时间序列的关系,找出一些短期气候预测的信号指标,对短期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温度场与贵州干旱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方之芳  李超 《高原气象》1996,15(4):496-502
应用SVD等统计方法,探讨高原温度场与贵州春,夏旱的联系。分析表明,贵州春旱分布特征是以西部为中心。向东减少,夏旱以中,东部为中心,高原前一年3、9和11月大规范温度异常分别对春、夏旱的分布预报有相当高的统计相关,可作为预报参考因子。贵州夏旱的高原异常增温,高原暖高压的辐散下沉气流和下坡地形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周涛 《贵州气象》2004,28(Z1):19-22
通过分析ENSO事件、太阳活动、季风、副高及西风带系统等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贵州夏季多雨的概率较大;太阳黑子极小值年贵州夏季多雨概率为100%;在夏季风偏弱的年份,贵州夏季多雨的概率较大;副高脊线位置偏南的年份,贵州夏季多雨概率较大;西风带系统与贵州夏季降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1998年秋至1999年春出现的大范围干旱伴高温的异常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厄尔尼诺与事件是导致广西异常的重要气候背景,入侵广西的冷空气异常偏弱,高原高度场偏高,印缅槽偏弱,坟持续偏强,热带气旋影响偏少,强度偏弱,是导致广西1998年秋至1999年春罕见的长时间高温,秒雨,异常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初夏东南亚季风建立过程的气候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宋正山  鲍媛媛  杨辉 《高原气象》2002,21(2):119-127
利用1980-1989年ECMWF提供的5d候平均资料,分析了5月份东南亚季风建立前后季风区的热量和水汽收支,从青藏高原的动力热力作用。中南半岛的热源作用。水汽来源及水汽凝结潜热反馈作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东南亚季风建立的物理成因,提出东南亚季风建立是在亚洲季风区从春到夏的季节变动的背景条件下,在青藏高原存在的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主要由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及中南半岛热源所产生的季风现象。  相似文献   

9.
暴雨是我省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暴雨引起的山洪爆发所导致的泥石流、滑坡可以破坏铁路交通运输,冲毁良田房屋,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课题是在统计分析20年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预报方法,以提高对其的预报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抗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东南部夏季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东南部夏季降水与气温显著负相关的特点, 选用合适的干旱指数分析了旱涝的时空变率.得到的4个空间型较之降水分型结构简单, 又综合反映气候异常状态.时间演变没有显著的长期倾向.干旱指数场与850 hPa U、V等场奇异值分解 (SVD) 分析得到, 南海至菲律宾西风偏强, 中国东部南风分量偏强, 副高南 (北) 侧东 (西) 风偏强时, 长江中下游偏旱, 反之则偏涝.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南夏季干旱指数的ECC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东南夏季气温和降水显著负相关的特点,构造合适的干旱指数。选取美国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海表温度场、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亚欧大陆表面温度场作为预测因子,取由国家气象中心整理的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和温度资料计算出的东南部干旱指数作为预测对象,采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方法(ensemble canonical correlation,ECC)预测东南夏季干旱指数。预测与实况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均表明,该方法优于单因子场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预测方法,其中采用超级集合平均法又比等权集合平均法具有更高的预测技巧。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1998 年秋至1999 年春出现的大范围干旱伴高温的异常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 发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是导致广西气候异常的重要气候背景, 入侵广西的冷空气异常偏弱, 高原高度场偏高, 印缅槽偏弱, 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 热带气旋影响偏少, 强度偏弱, 是导致广西1998年秋至1999年春罕见的长时间高温、少雨、异常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刘丽  刘清 《贵州气象》1998,22(3):13-18
1前言干旱是指在一定地区内近地面生态系统水分不足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只是一种气象灾害,实质上是与下垫面密切相关的综合环境灾害,是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与下垫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是贵州最主要的农业灾害,对国  相似文献   

16.
对1994年夏季南北半球异常环流进行了诊断分析,并与1972年、1954年长江流域旱涝异常环流作了对比.分析指出,预报1994年副高偏强的第一个征兆是1993年秋冬(10—1月)青藏高原出现连续数月气温偏高(达2℃以上)现象,其次是1994年3—5月北半球呈现极涡偏于西半球以及纬向环流指数偏高的征兆,此外,3—5月西太平洋黑潮地区海温明显上升,同时南海至菲律宾附近上升运动异常增强,意味着南亚高压较常年偏早进入西藏高原,且位置容易偏北伸向大陆.另一方面在南亚高压稳定过程中,又不断对青藏高原加热场与太平洋上空构成的东西力管产生正效应,这种正反馈使南亚高压呈坝状稳定在我国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两侧.强劲的越赤道气流从南侧长时间北推和支撑住南亚高压的持续和稳定,加之西风带乌拉尔山以东呈现纬向气流,冷空气活动偏北,这样给严重干旱在长江流域持续创造了必要条件.据此,提出了1994年长江流域严重干旱的可预测性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许炳南 《高原气象》2002,21(6):628-631
对贵州夏季严重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用东亚大槽和北美东岸大槽的异常配置建立的夏季旱涝预测信号等5个预测因子,并依据这些预测指标建立了贵州旱涝短期气候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经1997-2000年实际检验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18,他引:40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50年来东亚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冬,夏季风对中国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季风形成前期东亚大陆地面气温和太平洋海表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前期东亚大陆陆面和太平洋洋面的热力状况会影响到东亚季风的强弱,陆面和洋面的温度差越大季风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季风的强弱反过来又会影响陆面和洋面的热状况。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南海西南季风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OLR、SST观测数据,分析了1998年南海西南季风的建立日期、强度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与海面温度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广东降水的影响.得出南海西南季风建立的日期为5月17日(5月4候).1998年为弱季风年,OLR具有1个月左右的振荡周期,西南风具有半个月左右的振荡周期.孟加拉湾地区季风和105°E越赤道气流是南海季风低频变化的重要策源地.1998年南海季风弱,主要是由于初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距平,并导致南海-阿拉伯海海温正距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绥化市2007年气象资料、部分历史气象资料及北半球环流场资料。对2007年发生在绥化市的严重夏季干旱气候事件,从干旱特点、环流场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夏季干旱发生在夏季降水少水周期中,前期气候背景是春季多水,干旱特点是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干旱原因为长时问高温少雨;异常的大气环流是造成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