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对照调查饮水有机物致突变强度(MR)与其供水区婴儿、新生儿畸型和疾病死亡率对比的方法,阐明二者之间关系。结果为:Ames试验、微核试验的致突变强度,调查点MR>2;对照点MR<2;供水区婴儿、新生儿死亡率:调查点比对照点高0.84‰和1.96‰,先天异常死亡率分别高0.69‰和0.88‰,且差异均极显著,说明饮水有机物的致突变性与婴儿、新生儿死亡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肺癌、肝癌和胃癌患者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探讨染色体畸变诱发癌症的机制。方法选肺癌、肝癌和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正常人群为对照,通过微核试验观察分析外周血微核细胞和其他核异常淋巴细胞的发生情况,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千分率(‰)。结果肺癌[(6.61‰,χ~2=52.99,P=0.000 0)、(4.47‰,χ~2=42.96,P=0.000 0)、(6.16‰,χ~2=69.23,P=0.000 0)、(7.55‰,χ~2=62.94,P=0.000 0)、(4.61‰,χ~2=56.53,P=0.000 0)、(5.84‰,χ~2=65.51,P=0.000 0)]、肝癌[(6.08‰,χ~2=39.13,P=0.000 0)、(3.75‰,χ~2=23.62,P=0.000 0)、(5.47‰,χ~2=48.34,P=0.000 0)、(7.06‰,χ~2=49.15,P=0.000 0)、(4.31‰,χ~2=46.39,P=0.000 0)、(5.44‰,χ~2=52.71,P=0.000 0)]和胃癌[(5.67‰,χ~2=27.52,P=0.000 0)、(3.53‰,χ~2=17.35,P=0.000 0)、(4.73‰,χ~2=27.51,P=0.000 0)、(6.73‰,χ~2=38.39,P=0.000 0)、(3.77‰,χ~2=29.04,P=0.000 0)、(5.23‰,χ~2=43.56,P=0.000 0)]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核形态明显异常,微核、核连接、核畸形、核固缩、核崩解、核残迹等核异常淋巴细胞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癌、肝癌和胃癌等疾病与染色体畸变或核异常细胞增加有关,核异常细胞可以作为染色体损伤和癌症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宁波市两种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主动监测发生率。方法选择宁波市接种门诊2016-2018年6-59月龄儿童接种Vero细胞EV71疫苗(EV71-Vero)或人二倍体细胞EV71疫苗(EV71-HD),采用主动监测方式收集接种后30d内发生的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儿童EV71疫苗总AEFI发生率为19.42‰(197例),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别为18.63‰(189例)、0.79‰(8例)。EV71-Vero、EV71-HD AEFI发生率分别为22.39‰、14.17‰(χ~2=8.31,P=0.004),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21.77‰、13.08‰(χ~2=9.67,P=0.002),异常反应分别为0.62‰、1.09‰(Fisher确切概率法,P=0.471)。两种疫苗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2.97‰、7.63‰(χ~2=6.12,P=0.013)。所有AEFI痊愈或好转。结论两种EV71疫苗AEFI发生率均在预期范围内,未观察到严重AEFI。  相似文献   

4.
尤毅梅 《现代保健》2011,(13):136-137
目的 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效地减少或防止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方法 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的患者200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记录患者干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观察期限1年.结果 显效136例;有效5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通过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和控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分析在宁波市江北区≥60岁人群中接种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trivalent influenza splitvirion vaccine,TIV)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quadrivalent influenza split-virion vaccine,QIV)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率。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4月在宁波市江北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主动监测方式收集接种后30 d内发生的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 宁波市江北区≥60岁人群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发生AEFI409例(33.39‰),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分别为389例(31.76‰)、11例(0.90‰)、9例(0.73‰)。TIV、 QIV的AEFI发生率分别为34.34‰、 2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6,P=0.257);TIV、QIV一般反应分别为32.81‰、27.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吸烟对人外周血微核和其他核异常淋巴细胞的影响。 方法 以2016年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吸烟者为观察对象、非吸烟者为对照。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均为48人,排除射线从业者和近期射线暴露者,对年龄、性别及其他影响因素等进行适当匹配或控制,采用微核试验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其他核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计算微核和其他核异常淋巴细胞发生率。 结果 吸烟组经典微核细胞检出率(4.08‰ vs.3.19 ‰, χ2=5.32,P=0.021 1)、核连接细胞检出率(2.83‰ vs.1.98‰, χ2=7.29, P=0.006 9)、核畸形细胞检出率(3.63 ‰ vs.2.50‰, χ2=9.95,P=0.001 6)、核固缩细胞检出率(4.67‰ vs.3.58‰, χ2=6.86,P=0.008 8)和核崩解细胞检出率(2.56‰ vs.1.77‰, χ2=6.96,P=0.008 3)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吸烟者外周血微核及其他核异常淋巴细胞率增高,提示吸烟可损伤细胞核、诱发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与口服五价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V5)同时接种的上市后安全性。方法 通过北京市相关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年出生儿童PCV13和RV5接种剂次数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比较适龄儿童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和单独接种的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 适龄儿童PCV13与RV5同时接种、PCV13单独接种、RV5单独接种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64‰(36例)、0.54‰(28例)、1.06‰(7例)(χ2=2.72,P=0.257);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0.37‰(21例)、0.40‰(21例)、0.46‰(3例)(χ2=0.13,P=0.935),异常反应分别为0.09‰(5例)、0.08‰(4例)、0.15‰(1例)(χ2=0.39,P=0.825);严重AEFI分别为0.02‰(1例)、0.00‰、0.00‰(χ2=1.04,P=0.593),非严重AEFI分别为0.62‰(35例)、0.54‰(28例)、1.06‰(7例)(χ2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简阳市2016—202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AEFI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简阳市2016—2020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20年简阳市共报告AEFI 622例,报告发生率为46.65/10万剂,简阳市21个乡镇均有AEFI报告,48 h内报告报告率为99.84%,48 h内调查率为98.51%。AEFI报告发生例数≤1岁组占74.60%,接种后0~1 d发生占91.00%,集中发生在5~8月。AEFI分类中一般反应555例,发生率41.63/10万剂;异常反应54例,发生率4.05/10万剂;偶合症13例,发生率0.96/10万剂。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5位的疫苗分别为DTap-Hib四联疫苗(25.68‰)、23价肺炎球菌疫苗(13.67‰)、百白破(无细胞)疫苗(12.93‰)、含麻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5.46‰)和乙脑减毒活疫苗(3.67‰)。结论2016—2020年简阳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各类疫苗安全可靠、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但是AEFI监测报告发生率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监测数据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2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6,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早期护理干预,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萧山区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本地区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情况。[方法]对2000-2004年萧山区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区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599例,死亡率10.47‰。其中先天异常死亡168例,死亡率为2.9‰,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28.05%。先天异常的第一位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先天异常死亡已成为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产前诊断技术是减少先天异常出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反复早期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叶红  郑军  石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929-930
目的:对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夫妇进行染色体分析,探讨反复早期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再次妊娠提供遗传咨询。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5年间诊断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296例夫妇,采集肘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方法收获细胞,低渗、固定、制片经G显带处理,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率为8.78%(26/296)。男性多于女性。结构异常25例,以平衡易位多见,大Y及臂间倒位也占相当比例;数目异常仅1例。结论: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夫妇,应常规进行染色体检查,为减少染色体病,对高龄孕妇或夫妇之一携带异常染色体的孕妇均应行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早期干预对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转归的影响及结果,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在本院经超声确诊的髋关节发育异常的0~6月儿童,根据超声分型结果及患儿年龄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法和治疗方案,并指导家长进行早期干预和定期随访。 【结果】 通过早期干预及随访,诊断为GrafⅡa的122个髋关节有73个髋关节进行了复查,71个髋关节通过髋关节外展操转为正常,2个髋关节经髋关节外展操治疗无效,通过Pavlik吊带治疗后转为正常。诊断为GrafⅡb的10个髋关节通过Pavlik吊带治疗,8个髋关节转为正常,2个髋关节转小儿骨科治疗后转为正常。诊断为Graf Ⅱc-Ⅳ的3个髋关节在小儿骨科治疗,2个髋关节转为正常;1个髋关节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手术治疗。未复查彩超的41个髋关节有23个髋关节在6个月后接受X线检查,2个髋关节诊断为DDH,转小儿骨科治疗后转为正常;剩余18个髋关节拒绝复查;8个髋关节失去随访。 【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促使绝大多数发育异常的髋关节向正常的髋关节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核试验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及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率(‰)。结果显示,射线暴露组各类核异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核形态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南京市鼓楼区 1992~ 2 0 0 2年 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情况及死因 ,寻求干预措施。方法 :对 1992~ 2 0 0 2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1年中 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平均死亡率为 3.1‰ ,列 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首位 ,新生儿死因的第二位 ,占总死亡的 2 6 .96 %。其中 ,先天性心脏病死亡又占先天异常的首位。结论 :应减少危险因素 ,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积极做好新生儿出生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国产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 PCV13)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发生率。方法 2020年12月-2022年5月在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选择6周龄-5岁儿童,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某国产PCV13,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方式收集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 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受试儿童接种PCV13后AEFI发生率分别为4.36‰(97/22 239)、0.72‰(24/33 419)(χ2=81.72,P=0.000);在主动监测中,局部红肿、局部硬结、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血管性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80‰、0.60‰、2.61‰、0.45‰、0.09‰,在被动监测中分别为0.36‰、0.06‰、0.39‰、0.00‰、0.06‰。所有AEFI均痊愈或好转。结论 适龄儿童接种国产PCV13后AEFI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主动监测的敏感性显著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2014-2019年海口市4区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88186名,2014年25587名,2015为28145名,2016年为29206名,2017年为32428名,2018年为34554名,2019年为38266名,新生儿出生人数逐年上升。生儿缺陷共1985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55‰。2014-2019分别为11.73‰、11.19‰、10.51‰、10.64‰、10.59‰、9.20‰,整体呈下降趋势。城市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9‰)高于乡镇(9.61‰),男婴(13.22‰)高于女婴(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妇年龄不同所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出生缺陷类别前10位病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或腭裂、多指(趾)或并指(趾)、外耳道畸形、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症、小耳(不包括无耳)、肢体短缩、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占全部出生缺陷的83.13%。结论海口市近来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较高,应从积极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病因研究、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降低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201例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和出生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儿科NICU新生儿201例为病例组,在其住院3-7d内予以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均在出生后42d复查,仍没通过者出生后3个月再次复查。另选取同期出生正常的20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全部在生后42d予以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出生后3个月复查。结果在出生后42d,NICU组单耳及双耳未通过的检出率(59.70‰,39.80‰)均高于对照组单耳及双耳的未通过检出率(19.80‰,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207,P〈0.05;2χ=5.604,P〈0.05)。在出生后3个月时,NICU组单耳及双耳未通过的检出率(34.83‰,34.83‰)也均高于对照组单耳及双耳的未通过检出率(4.95‰,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622,P〈0.05;2χ=4.622,P〈0.05)。结论NICU组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高于出生正常组新生儿,提示入住NICU的高危因素和(或)疾病因素可能会对新生儿听力功能产生损伤。儿科医生应重视NICU新生儿在出院前后的听力筛查工作,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7‰-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负担。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可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七种:  相似文献   

19.
医用X射线工作者子女异常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5例医用X射线工作者子女先天异常的病例。方法 分析这些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工作史和病史。结果 其中2例曾有流产史。4例男患者在接触X射线前和较少时生育过正常子女,而唯一的一名女患者连续妊娠3次都异常,似提示青年女性受射线的影响较重。本组3例先天痴呆儿全为男性,并能长期存活;而2例女婴皆有先天畸形,且早期夭折。结论 此5例占同期放射病住院病人的6.775 ‰,先天异常儿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受照人群,认为慢性长期接触小剂量X射线对遗传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京 《健康向导》2011,(6):30-3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严重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5‰~4.0‰,平均约为2.0‰。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0‰。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脑瘫,以及脑瘫有哪些早期症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