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重点对冲压件(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翻边开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模具翻边工序的CAE分析和模具改善,针对缺陷位置的翻边尺寸进行优化,从而解决该冲压件翻边开裂的问题,使冲压零件符合质量要求。前后地板连接板翻边开裂问题在前后地板连接板调试期间,现场对该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翻边的边缘折弯部位出现开裂(图1),影响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冲压生产中,广泛采用翻边工序成形孔颈,用以同其他零件进行焊接或铆接。在汽车车身生产中也经常采用翻边工艺来提高零件的刚度。我厂生产轿车的调速器罩,原工艺为落料拉伸冲孔工序,然后再进行翻边工序,需要制造两套模具。为了简化冲压工艺,现改用一套模具完成了上述的工序,其模具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3.
倒向冲压是通过设置在模具内的转换机构(或装置)将模具工作零件的向下冲压运动转换成从下向上冲压加工的一种冲压方式。在多工位级进模中,倒向冲压加工主要用来对冲制零件的局部成形(如冲叉、翻边、弯曲、起伏成形等等)的变形加工,而冲裁、冲切等分离工序因冲切后的废料不易及时排除而较少使用。图1所示为常用的几种倒冲加工工序的冲压件形式,图1a为冲件变薄翻边后高度尺寸仍达不到设计要求而采用倒向冲压翻边后顶伸的冲压工艺来满足产品要求;图1b为冲件的局部成形采用倒向起伏成形的冲压形式;图1c为局部倒向冲压加工冲叉的冲…  相似文献   

4.
<正> 托盘是我厂MB82(柴油机的零件之一,如图1所示,材料:08F。原冲压工艺采用落料冲孔、拉深、翻边、整形四道工序,不易达到零件的尺寸要求。现把上述四道工序再加上切边工序复合在一起,设计了一副多工序复合模,不仅减少了冲床和操作者,而且保证了质量和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 聚氨酯橡胶在冷冲压模具上应用很广泛。不仅用于薄料(厚度在0.5毫米以下)冲裁,并且用于弯曲,浅拉延、翻边、成形等工艺。下面介绍我厂采用聚氨酯橡胶挤压成型中接头零件的一些体会。 我厂对中接头零件(见图1)的加工过  相似文献   

6.
模具制造商与主机厂就两款车型稳定杆加强板开展同步开发工作,先将原零件结构进行优化,在保留冲压工序及模具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过拉深和分步成形工艺完成原零件的冲压工艺优化及模具改制。在新开发的稳定杆加强板冲压工艺设计中,过拉深与分步成形工艺、拉深毛坯形状尺寸及其工艺孔的优化设计改善了零件的成形性;采用整形和翻边复合成形工艺节省了原工艺中的局部精修边工序;优化修边工序的冲压方向避免了陡峭立切所产生的冲裁毛刺,新开发的零件质量和生产效益得到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图1所示是长安牌微型汽车消胄器的隔仅零件,其材料为镀锌A3钢板,料厚1.Zmm,原采用落料、成形和翻边三套模具来完成其冲压加工。此工艺方法不仅使零件的冲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生产效率低,工艺装备多。现采用新设计的隔板多工序冲压复合模具,则可在一个工步中完成落料、成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厂生产的微电机零件“刷握”,其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其材料为铍青铜,厚度为0.1mm。由于零件尺寸小,材料薄,因此我们采用了翻边、弯形一次成型工艺,获得成功。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9.
<正> 图1是我厂生产的一个产品零件。过去采用的是两套模具冲压成形。先冲制出一个带凸缘的台阶筒形半成品,见图2,再把凸缘部分翻边成为图1的零件形状。  相似文献   

10.
在板类零件上进行圆孔翻边(图1),其翻边高度H受到翻边变形程度的限制.为了使翻边工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可以用预胀形的方法提高极限翻边高度.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冲压工艺方案 图1为全自动洗衣机壳体上的下角板零件,材料A3,厚1毫米。该零件精度要求不高,但形状比较复杂,特别是压形和外缘翻边时很容易起皱,并且会使两直角边向里弯曲形成图2所示的形状。经过试验,决定用两副复合模来完成对该零件的加工,第一副复合模冲内孔翻边的预孔和落展开的外形,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重型卡车用的厚板料、高强度、高精度离合器壳体的模具设计方案,系统分析和计算了坯料尺寸,阐述了成形翻边、尺寸保证、模具结构设计及厚钢板冲压、翻边工艺对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该模具制造完成后,经实际批量生产验证,零件成形尺寸精度和制造工艺满足要求,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制造。  相似文献   

13.
<正> 平头载货汽车后固定装置中支架如图1所示,材质为08A1,料厚 3mm。从几何形状看属于?型断面U型成形。从冲压变形角度看属于未完成的曲面压缩类翻边的一个中间状态。曲面压缩类翻边零件(图2)在汽车上应用很多,但类似图1所示的零件在汽  相似文献   

14.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自行车中接头(图1)是自行车车架上的一个主要零件。它是连接车架的主梁、斜梁和两根后叉的接头,而且是脚踏主轴的定位管。其形状比较复杂,有六个孔,尺寸和角度都有一定的精度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制造模具时,采用了聚氨酯橡胶胀形和钢珠翻边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众所周知,采用翻边和弯曲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加工形状较复杂,且具有良好刚性和合理空间形状的零件,所以在冲压生产中较广泛采用。然而用这种方法成形零件的变形区应力分布较复杂而不均匀的。尤其是在冷加工条件下,在成形过程中被加工零件是产生破裂、断缺等现象。因此,分析这类零件的成形过程及应力分布状况,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一只工具类翻边——弯曲零件(见图1)为例,进行典型的变形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汽车消声器法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零件冲压加工的最佳工艺方案.并根据零件形状设计了排样图,提出了零件翻孔翻边复合模的设计方法,阐述了模具工作过程和设计要点.实际生产表明:模具设计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7.
1、概述以往,制造图1所示带有内翻边迥转体零件的加工工序是比较繁复的。一般要经过多次钳工和车工的辅助性劳动才能完成。有些工厂虽略有改进,但仍属传统性工艺。即先采用落料模冲制圆片坯料,再由拉深模拉深成有底的筒件,然后在车床上按尺寸挖去底部。最后辊辗出另一端的翻边。现采用新颖结构的模具,用圆筒形坯料可以在一次冲压行程中获得所需制件。制件的坯料尺寸是d_0=72mm,h_0=45.5mm。  相似文献   

18.
周杰  徐杨  安治国 《模具工业》2008,34(6):29-32
分析了一般冲压生产中叠边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叠边零件质量及冲压过程稳定性的冲压工艺,即精密冲压叠边工艺,重点介绍了叠边工艺中关键尺寸计算及模具工作过程,并以一具体零件为例,制定了其叠边工艺,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厂在加工套管(图1)时,采用钢35无缝钢管φ9×1,下料长度为109.5_(0.14),经回火后,原工艺是用四套模具冲压成形,然后铰φ5.5孔。各道工序如(图2)所示。工序(1)(2)为翻边,工序(3)(4)为缩口。由于零件长,设计模具的闭合高度高。根据我厂现有冲床情况,凡闭合高度大的都选用大吨位冲床,而这几道工序所需的  相似文献   

20.
在复杂零件冲压成形过程中,合理的成形工艺是保证生产合格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本文根据零件冲压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成形工艺分析,制定了拉深冲孔→切边冲孔→翻边整形的工艺方案.随后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以在成形过程中零件不出现破裂、材料变薄率最小为优化原则,对影响成形质量的因素如坯料尺寸、拉延筋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