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是在总结目前我国对酿酒葡萄种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巴州焉耆盆地的独特气候条件,通过对影响种植的气象、土壤以及易遭受的自然灾害进行总结对比分析,为大规模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不断提高酿酒葡萄品质,酿造出代表当地气候特点的品牌葡萄做个引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酿酒葡萄研究现状,对比焉耆盆地的近50a来的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得出焉耆盆地种植酿酒葡萄的适宜气象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种植出优质酿酒葡萄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新疆和硕县、焉耆县种植的赤霞珠等酿酒葡萄的品质好,酿出的葡萄酒口感醇厚、有层次;焉耆盆地葡萄种植区多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土壤类型特殊,立地条件差,但是通过改良也能适应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焉耆盆地因受干旱荒漠性气候影响,冬季气候寒冷,也比较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低温,葡萄不埋土是无法越冬的,所以只能埋土防寒来加以克服,低温冷害、霜冻、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焉耆盆地的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7.3~9.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79.8mm,气候条件满足优质酿酒葡萄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当前自治区力争全面扩大冬小麦种植规模的政策要求,通过分析巴州焉耆盆地近年来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等情况,根据当前焉耆盆地种植冬小麦的现实困难及问题,提出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羊角椒自1998年在和静县试种获得平均每亩产值1250元的经济效益后,近几年在焉耆盆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2002年焉耆盆地羊角椒的种植面积就达到5万余亩,成为焉耆盆地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的作物品种.但近几年,焉耆盆地羊角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病、立枯病、青枯病、病毒病、地老虎、蚜虫、棉铃虫等病虫的为害.为此,我们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推广了以下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红枣是且末县重要的种植作物,深入研究当地气候有助于提高红枣产量与质量,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本文针对且末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探索有关大风沙尘、极端温度等的不利条件对红枣种植的影响,并给出相关应对策略,为红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气象科技服务和支撑,更好地发展红枣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尹忠岭  张克云  张仕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73-13075
利用≥10℃积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期等新疆植棉的主要气候指标,与焉耆盆地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年变化趋势分析及植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焉耆盆地植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其演变的趋势,一般年份都能正常生长并成熟,主要问题是7月热量不足,特别是缺乏高温,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太谷县红枣业发展概况山西是全国著名的红枣产区,现有红枣种植面积286万亩,年产红枣近2亿公斤,约占全国红枣总产量的15%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中部,农业、气候、土壤资源相对优越,是山西省典型的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在农业方面已形成红枣、养殖、蔬菜、林果、苗木花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红枣产业是太谷县重点支柱产业之一,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具备加工增值潜力,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制订规划和出台相关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红枣基地建设,红枣示范园区建设等的投入力度,并大力培育和引进红枣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企业,努力提升红枣产业整体水平和效益。2008年,全县壶瓶枣产量达到1500万公斤,产值达到98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壶瓶枣种植基地。2010年,太谷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全国红枣经济林示范县”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黄广久  蒋梅 《农村科技》2004,(10):33-33
焉耆大白菜在焉耆盆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当地人们冬季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它以纤维含量少,营养丰富,口感好,结球包心好,净菜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根据焉耆地区长期种植经验,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燕萍 《农村科技》2008,(11):10-10
一、品种选用 新冬22号在北疆和南疆冬麦区均有种植,为2008年焉耆盆地与库尔勒市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红枣对生长适宜环境要求,通过对麦盖提县红枣种植气候资源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发展红枣产业的气候条件,并对影响红枣生长的气象灾害提出了防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辣椒已成为焉耆盆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因多年来的种植品种单一及重茬栽培,造成辣椒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势,特别是个别大板形色素椒表现尤为突出。航天椒以其抗病、丰产、品质优、干鲜市场前景好,深受广大椒农的喜爱。2013年,焉耆盆地航天椒种植面积突破1 000公顷,667米2产量均在600千克左右,667米2纯收入在2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截至2012年,焉耆盆地已发展酿酒葡萄面积达16 000公顷,酿酒葡萄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由于焉耆戈壁地属沙砾棕漠土,质地粗、土层薄,多砾石、粗沙,并伴有不规则板结层,有机质严重缺乏,漏水漏肥严重,土温变幅大,抗寒抗旱能力弱,不利于酿酒葡萄栽培发展。冻害、霜害、风害、热害等气象灾害和不适的土壤因素,导致焉耆盆地酿酒葡萄栽培成活率、保存率低,园相不整齐,已挂果葡萄园长势弱、产  相似文献   

12.
新疆焉耆盆地农户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9年焉耆盆地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新疆焉耆盆地农户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是否统一种植、对节水灌溉重要程度的认识、节水灌溉是否有风险等因素对农户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影响。对此提出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焉耆盆地是新疆花生引种较早,种植条件适宜的地区。本文主要介绍适宜该地区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处于干旱荒漠区气候条件下的焉耆盆地,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些地下水在向湖区汇集的途径中,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而雍高变浅,并大多为蒸发排泄所消耗,年蒸发量达8.81×10~8m~3以上,造成了焉耆盆地大面积次生盐渍化的不良后果.而在此地选择宜井区集中开采地下水,建设水源地,可变潜水的无效蒸发为有效利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焉耆盆地新推广的三种工业番茄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焉耆盆地种植工业番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2008年焉耆县种植工业番茄6.24万(667m2),比2007年增加1.88万(667m2),增长43.1%。2008年平均单产6t,比2007年增加0.3t,增长5.3%。2008年加工企业收购的平均单价为423元/t,平均效益为1593元/667m2。通过多年种植工业番茄,总结出了焉耆盆地新推广的三种工业番茄栽培模式,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红枣种植过程中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了和田地区的气候资源,得出了和田地区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比较适宜红枣种植,同时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红枣种植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以期为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红枣种植过程中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了和田地区的气候资源,得出了和田地区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比较适宜红枣种植,同时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红枣种植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以期增强红枣产量和品质,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炎 《农村科技》2004,(9):11-11
焉耆盆地是巴州甜菜主产区,气候特点有利于甜菜的生长,本地区甜菜产量及含糖量较高。近年来,由于甜菜根腐病的发生,影响着甜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焉耆盆地种植工业番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2008年焉耆县种植工业番茄6.24万(667m^2),比2007年增加1.88万(667m^2),增长43.1%。2008年平均单产6t,比2007年增加0.3t,增长5.3%。2008年加工企业收购的平均单价为423元/t,平均效益为1593元/667m^2。通过多年种植工业番茄,总结出了焉耆盆地新推广的三种工业番茄栽培模式,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焉耆垦区积极发展小茴香套种玉米种植技术,效益较好,种植模式在焉耆垦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本文总结了焉耆垦区小茴香套种玉米栽培技术要点,为茴香、玉米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