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年伊始,思科控告华为无疑是业界的大事。至于谁是谁非,以及中间错综的关系,一时难以说清,带上个人感情空发一通感慨也是于事无补,不如冷静地分析一下官司的最终结果。对于这场官司,现在有一种论调——官司会一直打下去,不会有和解的可能。我个人经过分析“博弈”双方的情况和地位,以为官司不过是一种警告对方的手段,庭外和解可以说是双方最终的最好结局。  相似文献   

2.
亚马逊希望10美元的差价能扼住竞争对手的喉咙. 6月21日早间时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Barnes&Noble)宣布,将其3G版电子阅读器Nook的售价从259美元降至199美元.仅仅数小时之后,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商亚马逊公司证刻反击,将Kindle电子阅读器的价格从259美元下调为189美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通信》2006,(15):62-62
日前,北电与微软宣布成立战略联盟。这一联盟来自于双方对实现统一通信的共同愿望,业界认为,这前进的一步大大推动了通信和IT业业的融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北电与微软在技术、营销和服务上的联盟,将为双方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同时可能最终实现企业通信的转型,减少成本和复杂性,提高客户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韩群 《通信世界》2006,(36A):12-12
9月19日,微软公司和中国电信在京召开了题为“巨人会盟,搜索天下”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在互联网服务领域正式启动搜索服务合作,由微软向中国电信2500多万宽带客户提供Live搜索服务,以增强客户的互联网应用体验,帮助他们更快捷、更精确地定位其所感兴趣的信息资源。这是世界知名搜索服务提供商与中国主导电信运营商首次在中国开展的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分析人士称,微软和中国电信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双方各取所需,中国电信可以借用微软的技术开发实力,微软可以获得更大的流量,二者结盟将为互联网搜索市场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电子科技导报》2007,(5):93-93
联想集团大中华区和微软中国日前签署合作合作备忘录.宣布成立联想一微软联合创新中心。这是微软在全球首次和商业合作伙伴创建创新中心。双方的合作将面向个人计算这一主要技术方向,并且针对企业计算、数字家庭解决方案windows增值应用等多个领域开发直接面向市场的联想产品。  相似文献   

6.
《数码》2005,(11):16-16
微软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为了结束与其他公司的法律纠纷而大掏腰包了,但这次比尔·盖茨又花了761亿美元来了断与RealNetworks纠缠了两年的官司。从2003年12月开始,RealNetworks就向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微软非法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优势,在个人计算机媒体软件市场打击竞争对手,并曾要求微软支付10亿美元的赔偿。但现在,两家公司以和解的方式带来了一个双赢的局面,他们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抗共同的敌人——苹果了。  相似文献   

7.
5月24日上午消息,微软中国与中星微电子在北京再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将继续深化双方在数字多媒体领域合作,并将合作扩展至移动与家电多媒体领域。据悉,这是继双方2003年组建“微软一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后再次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方正科技总裁祁东风等一行近日访问了微软总部,并于4月13日上午(当地时间4月12日下午4:00),在美国与微软签署正版Windows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密切合作,在面向中国市场的方正个人电脑产品上安装微软正版软件产品,以促进正版软件在国内的普及。据方正科技总裁祁东风透露,方正科技在三年内采购中简体版Windows授权的价值将达N2.5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协议的签署,突显了方正科技与微软双方关系的本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数字通信》2006,(20):16-16
判断一个品牌是否有足够多的关注度,有时候不只是科学的调研能做,看这个品牌的产品有多少“谣言”,传闻也可以算作一种方式。前几个月,微软Zune和苹果iPhone的八卦新闻竞相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而9月,微软的Zune和大家见面,iPhone仍然没有太多官司方消息,八卦似乎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可不要以为媒体,八卦爱好者的任务就结束了,其实我们还有其他内容可以说说,在苹果今年的重头戏上,欠并没有看到期盼的触摸屏iPod现身。  相似文献   

10.
《广东电子》2009,(9):22-22
4月20日.外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的信息称,微软和雅虎围绕合作而进行的谈判正在加快进程,微软互联网业务部门总裁陆奇和负责并购及战略的高管查尔斯·桑赫斯特都参与了谈判。与上一次不同,当前谈判旨在保持雅虎的独立。双方提议共同销售网络搜索广告和横幅、视频等显示广告,但尚未决定具体采取哪种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3):57-57
近日,戴尔公司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微软企业大客户转售商”合作协议。由此,戴尔成为微软(中国)首家覆盖OEM、金牌认证合作伙伴以及企业大客户转售商等多项业务层面的合作厂商,从而标志着双方业已形成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入新的阶段。根据该协议,戴尔在向客户提供覆盖广泛的戴尔硬件产品的同时,将按照客户需求,直接提供微软的软件及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12.
源讯公司(Atos Origin)近日宣布:源讯公司与微软公司正式签署协议结成全球战略同盟,双方共同开发并推广基于微软系列产品的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用户反馈效率。同时,双方还将就推出解决方案的培训l、营销、以及销售等方面展开多方合作。此项合作所涉及的微软产品包括Windows Vista,Office 2007,Windows Server“Longhorn”以及这些产品的更新版本。  相似文献   

13.
信息     
国内资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启动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近日,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在香港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指导计算机科学博士生,为香港地区培育新一代信息科技人才。根据双方的合作计划,微软亚洲研究院将推荐合适人选,修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  相似文献   

14.
3月22日,英国手机软件制造商Symbian称,长期的竞争对手微软(Microsoft)公司已同意向其授权同步软件ActiveSync。这将使Symbian获得更多的企业客户。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运行Symbia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运行微软Exchange Server软件的网络电脑以无线形式接收电子邮件,这些服务器通常安装有微软的Outlook和日程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5.
《电信快报》2006,(1):47-47
2005年12月12日,微软公司MSN与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MCI宣布,两家公司将联手把微软公司的MSN即时通信服务扩展到全球网络t乜话通信服务市场。双方的这次合作,不仅能使微软及MCI用户享受2.3美分/min的超低通话费用,更表明微软欲在网络电话领域与对手一争高下。  相似文献   

16.
10月18日,北电在北京为用户演示讲解了北电与微软双方携手推广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北京是两大行业巨头统一通信路演的重要一站.北电大中国区企业网络部暨总裁办公室总经理黄彦文在北京路演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北电与微软宣布结盟共同推进统一通信之后,双方的合作进程一直备受业界的关注,此次的路演标志着双方将加速统一通信的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国内资讯     
《通信世界》2002,(30):74-75
华为与微软成立联合实验室9月26日,“华为-微软软件技术实验室”成立签字仪式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深圳举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晓涛分别代表微软公司与华为公司在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微软将提供解决方案及软件与华为共同建设一个软件技术联合实验室。实验室里将建立一套与微软技术相关的开发与测试系统,为华为公司的产品开发与测试提供一个完整、稳定的软硬件环境。同时,以实验室为基地,双方还将在技术培训与项目开发上展开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全面提升双方的合作层次,更好地为华为公司的产品及技术研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外刊速览     
《广东电子》2010,(21):26-26,28
1《连线》10月11日微软Adobe联手对抗苹果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最近与Adobe首席执行官纳雷恩进行了秘密会面,两人讨论的话题涉及到双方的共同对手——苹果。据说两家公司正在寻求合作方式,以便共同对抗苹果。微软将Adobe收购过来显然也是其中一种合作方式。据说,微软在几年前就考虑收购Adobe,但是由于担心导致新的反垄断诉讼而作罢。  相似文献   

19.
因为Facebook的加入,微软与谷歌之间旷日持久的竞赛变得更加有趣.当地时间10月13日.微软在线服务部门总裁陆奇和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一同出现在微软总部,两家公司在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深化合作伙伴关系.按照双方这一次的计划,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将引入Face book的一些内容.微软在13日晚间正式推出这项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新闻     
中星微与微软合作开发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中星微公司与微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微软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操作平台WINDOWS CE与中星微公司的智能视觉芯片“星光三号”相结合的基础上,双方将联手开发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此前双方在PC台式机的多媒体数码影像解决方案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