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含水率,根据含水率确定了濮城油田沙一段水淹等级划分的标准.在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储层建模软件,结合水淹等级划分标准,在沉积微相模型的约束下,利用确定、随机建模方法预测了濮城油田沙一段相控水淹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相区其油层的水淹程度和特征明显有差别.与其他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对比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多油层高含水期油藏储层动用状况和水淹程度认识不清等问题,提出了绘制水淹图的新方法--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以沉积学原理和渗流规律为理论依据,将注入水在渗流方向上细分为主次方向;然后在主次方向上细分,用渗流原理绘制出注水波及面积,再用一系列动态资料判断水淹级别.利用该方法绘制了濮城南区沙二下1-8油藏分层水淹图,依据分层水淹图对油井实施堵水、补孔等措施,在剩余油富集区设计侧钻、更新、调整井等措施挖掘油藏潜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濮城油田注水井套管损坏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濮城断块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套管损坏因素多、套管损坏严重的问题,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列预测方法,将该油田逐年套管损坏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滑处理,并进行累加生成了较有规律的生成数列,建成了濮城油田注水井套管损坏预测模型;经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该模型具有二级精度;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注水井逐年损坏百分数;预测结果表明,濮城油田在“九五”期间,套管损坏速度将以每年大约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其结果对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双重介质油藏裂缝水淹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段中亚段油藏为微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油藏,水力压裂产生的人工裂缝与原始裂缝连通形成水道。处在裂缝方向的油井极易暴性水淹,从而大大降低最终采收率。通过油藏压裂效果分析,及时进行了以重组注采井网为中心的开发调整,油藏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2.3%,动用程度提高了8.5%,综合递减率下降28.5%,日增产原油110t。  相似文献   

5.
溶孔洞型含气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变化多样,岩石骨架参数难以确定;孔隙空间分布非均质性较强,声波传播规律与常规碎屑岩中的不同;且储层含气对中子、密度测井有明显影响,导致了孔隙度评价困难.在岩性识别、求准岩石骨架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声波相对时差-孔隙度对数模型来计算孔隙度的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的孔隙度与岩...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木头油田储层孔隙度渗透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马力  郑艳辉 《河南石油》2002,16(3):15-17
由于历史原因,木头小规模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评价油藏、储层的物性参数严重匮乏。随着开发阶段的不断变化,剩余油分布、注采关系分析和油藏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工作需要高精度的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了应用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进行预测的方法,通过实际运用,和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相比,预测的精度大幅度提高,渗透率相关系数可由0.8436提高到0.9961,相对误差2.19%,从而为深化储层认识提供了准确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应用》2017,(7):97-103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老油田的动用储量和开发程度,有必要对水淹层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笔者将安塞油田杏河和侯市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区生产井的水淹级别进行了分类,再者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对研究区不同级别水淹层的油水分布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最后对水淹层物性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杏河和侯市地区综合含水率分别为33.5%,39.55%;研究区高水淹级别模型多为均匀-网状驱替类型;中水淹级别模型一般为网状驱替,少量为指-网状驱替类型;低水淹级别模型多为指-网状驱替;杏河地区注水开发后孔隙度平均增加5.97%左右,渗透率平均增大66.7%,侯市地区水淹层孔隙度略有增加,而渗透率稍有降低。本次研究将为进一步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计算濮城油田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对其主要水淹层段各项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确定自然电位扩散吸附系数,应用RFT压力资料计算过滤电位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濮城油田水淹层混合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模型,确定了合理的参数。实验分析表明,在濮城油田水淹层矿化度较高的情况下,计算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所需的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n参数基本稳定。水驱油对储层的物性有小幅度改善,继续使用阿尔奇公式计算饱和度是可行的。依据该方法对岩心资料计算出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数据十分接近,说明该方法选取的参数符合地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储层水淹层评价,尤其是针对碳酸盐岩地层的水淹层评价是当今石油开发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针对碳酸盐岩地层的特点,提出裂缝孔隙度与电阻率交会图版法、井间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对比法、声波时差与电阻率曲线形态相关法、自然电位时间推移测井法等4种定性评价碳酸盐岩水淹层的方法.这4种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水淹层的水淹程度、水源及其水淹层位进行定性评价,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碳酸盐岩水淹层评价方法上的空缺.通过在ZL油田的实际运用表明,这几种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结合现场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对碳酸盐岩水淹层进行定性评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濮城油田卫42-43断块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均质油藏,采取常规开发方案无法对其进行经济有效的开采。结合地应力监测资料,采用优化井网部署技术,从地质、测试、采油工程及压裂工艺技术方面不断深入研究,实施整体压裂改造,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油藏开发工艺。工艺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这一类非均质低孔低渗油藏整体开发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油田区块整体调剖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经长期注水开发 ,影响了油田的水驱采收率,通过多年调剖试验,总结出“区块整体调压力指数(PI)决策技术”,应用于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 3层系的调剖井,在21口油井中见到增油效果。文中介绍PI决策技术的理论基础及用途,以及操作方法,评价了PI决策技术在该层系调剖井获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区块整体调剖技术在濮城油田沙三段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濮城沙三段是典型深层低渗非均质油藏,经多次压裂改造,人工裂缝的形成导致注入水沿裂缝水窜,注入水波及系数大大降低,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应用优化设计技术和PI决策专家系统,通过室内研究,开发出系列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并形成油水井配套封堵工艺技术。应用后,注入水波及系数得到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濮城油田的调剖技术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决策技术的发展、堵剂技术的发展以及施工工艺技术。濮城油田通过开展调剖堵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调剖时间延长,效果在逐渐变差,在油田高含水调剖的后期,必须对注入流体进行改变,并进行了调剖堵水的室内试验,指出了调剖堵水的限度。根据濮城油田的特点,下步应开展注聚合物、聚合物深部交联和“2+3”等技术试验,以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濮城油田沙三中油藏低孔低渗,压力恢复慢,利用常规测压技术测得油井压力低、注水井压力高,难以测得符合实际的压力。经讨论分析,选择了油井二流量试井,注水井压降试井的方式替代常规测压。实验结果表明,油井压力(较常规测压)平均至少提高4.49MPa,注水井压力平均下降11.0MPa。经推广实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计算濮城油田沙一、二段原始含油饱和度,从水基泥浆取心井法、电阻率法、阿尔奇公式法、物性公式法、粒度中值经验公式法、驱动压力法、毛管压力法等7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探讨各方法之间的异同点,进而进取较合理的油藏含油饱和度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港油田枣园地区的测井系列、具体地质状况及岩性、物性资料,建立了电阻率相对值水淹层解释模型.使用该模型可确定水淹层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油相渗透率、水相渗透率、产水率和驱油效率等参数.经过对枣园地区16口井的资料处理,符合率达86.3%.  相似文献   

18.
水驱废弃的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探索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新途径,在濮城油田沙一段水驱废弃油藏开展了CO2/水交替驱先导试验。通过细管实验确定了该区CO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利用长岩心物理模拟开展了完全水驱后CO2/水交替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该区注CO2的最小混相压力为18.42 MPa,目前油藏条件下,CO2/水交替驱可提高采收率35.89%。现场优选了1个井组开展先导试验,生产动态资料表明,地层压力保持在最小混相压力之上,产出油质变轻,驱替达到了混相,单井最高增油量16 t/d,采出程度提高5.15%。研究表明,CO2/水交替驱可以获得比水驱更高的采收率,试验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华北油田晋45断块的测井系列、具体地质状况及岩性、物性资料,建立了利用4m电阻率相对值的水淹层解释模型。使用该模型确定水淹层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水相渗透率、油相渗透率、含水率和驱油效率等系数,并给出水淹层划分标准。经对晋45断块20多口井的资料处理,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