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水成铀矿理论及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判据,列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盖层进行筛选,确定第三系狮子沟组(N2^2)为找矿目的层,并对冷湖地区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指出该地区具有形成大规模层间氧化带条件,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二连盆地是一个大型中新生代产铀盆地,近年来在该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和找矿成果分析,建立了二连盆地找矿目标层确定的依据,提出二连盆地主要找矿目标层为赛汉组,次要目标层为二连组、伊尔丁曼哈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含潜水-层间氧化带型);进一步总结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判据,分析了二连盆地的找矿前景和找矿方向,指出巴音宝力格隆起带的南缘(乌兰察布坳陷北部和马尼特坳陷)是二连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最为有利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艾桂根 《铀矿地质》2001,17(4):209-215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三系进行研究,识别出4套地层层序。在层序体系域、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层序与铀成矿的关系,指出寻找层间氧化带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层位和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罗梅 《铀矿地质》1996,12(4):197-203
本文从中国北西部地区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含铀建造的形成与分布、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盆地古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同时,从含铀盆地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条件、含矿主岩的地层时代和铀成矿时代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四方面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浅析柴达木盆地东部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东部发育有侏罗纪的含煤建造,侏罗纪及第三纪含油气建造。第三纪红色陆相碎屑岩建造中发育良好的“泥-砂-泥”结构。在盆地的北部有较地地地下水承压和循环系统,尤其是在盆地西部的石油勘探中发现了第三纪地层中有明显的铀矿化。近期的工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存在大片的地表航放异常,显示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具良好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北部北安地区跨盆地内北部倾没区和东北隆起区两个Ⅲ级构造单元。本文对松辽盆地北安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后认为,该区具有丰富的铀源和良好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具体表现在区内富含有机质,有利沉积相带发育,泥岩—砂岩—泥岩结构层发育良好,有含水透水层和隔水层,补—径—排机制较完善,水动力条件较好,具有渗入型自流水盆地特征,具备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南部第三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松辽盆地第三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前人曾从区域上作过分析,从1998年起,该区投入了大量钻探工作,进行1:20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区调。本文在钻孔编录及剖面编制、样品分析的基础上,从岩性、岩相,岩石化学、有机质、铀含量、岩石孔隙度、砂体分布、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及水动力条件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该区第三系铀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8.
从四川盆地的大地构造、古气候与古地理、构造、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岩性、放射性地化等方面探讨四川盆地是否具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作者认为,四川盆地中部及南部的侏罗系砂岩具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良好成矿和地浸条件,是一片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是我国北西部最大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南部坳陷区基底相对稳定,形成向盆内缓倾的斜坡带或浅坳陷带,上覆中新生代盖层构造简单,在吐鲁番坳陷南部形成总体北倾的平缓岩层单斜带,在了墩隆起和哈密坳陷南部则以宽缓褶曲产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为研究区唯一找矿目的层,为一套潮湿气候条件下沉积的灰色含煤碎屑岩建造,由十几个河流相半韵律的泥互层组成。砂砾层厚度大,结构疏松,富含地下水与有机质,透水性良好,砂砾岩层在露头区氧化作用强烈,且呈多期次,钻孔中层间氧化作用发育良好,矿化及异常发育于层间氧化带尖灭边界附近,各方面成矿条件都显示吐哈盆地南部具有良好的可地浸砂岩铀矿成矿前景,经筛选分析认为,吐哈盆地南部苏巴什一迪坎尔、了南凹陷东南缘、哈密坳陷东南部第三个地段具有形成万吨级铀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北西部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世荣 《新疆地质》2002,20(2):130-133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地下水动力机制、水化学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该地区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从而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远景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盆地动力学演化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吐哈盆地气候、地貌景观、地下水动力学、大地构造及构造、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含矿目的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认为吐哈盆地北部与南部(艾丁湖斜坡带、了南凹陷、南湖凹陷等)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与盆地南北动力学演化的差异有关。依据盆地构造沉降、构造层序、受板块运动影响等特征,认为盆地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三演化阶段(C-T)挤压型前陆盆地沉积阶段奠定了盆地南北构造演化差异的基础,对中新生代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影响深远;第四阶段(J-K)弱伸展型断陷盆地阶段为南部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第五阶段新生代挤压型前陆盆地阶段(E-Q)为南部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富集提供了充分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资料解释的预测结果与实际验证结果对比的具体实例 ,说明了航测资料在二次开发应用于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效果 ,体现了航测资料的潜在利用价值 ,为今后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应用土壤磁性测量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可行性 ,并通过在内蒙古东胜地区的应用研究总结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土壤磁性参数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由于其上覆盖层较厚,地表异常信息十分微弱,找矿难度相当大。本文通过研究新疆伊犁盆地510、511、512等3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磁资料,发现这些矿床上方均存在微航磁异常,根据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对微航磁异常的形成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结合试验区的实际预测成果,指出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微航磁异常,高精度航磁完全能探测到。微航磁异常是此类矿床的特征异常之一,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东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贵华 《铀矿地质》2001,17(2):70-75
本文从盆地构造演化、各演化期相关沉积、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沉积盖层中后生改造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条件,认为该区有利于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认真研究新疆伊犁盆地南缘511、512两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放数据,发现矿体上方均存在微弱的航放铀偏高显示,由此提出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弱铀异常”的新概念。基于地气运移机制和氡的接力迁移理论,探讨了“弱铀异常”的形成机理,介绍了航放弱铀异常的提取方法,指出高精度航放方法完全能探测到“弱铀异常”。弱铀异常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等可地浸砂岩型铀矿重点成矿区的成矿环境和主要控制因素, 探讨了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认为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主要受有利的构造、沉积建造和层间氧化带控制, 具有含矿建造铀预富集、表生后成改造成矿及矿后构造活动进一步叠加富集的特征, 而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的铀矿化主要受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控制, 并遭受二次还原的改造作用, 其矿化规模显得较前者更大。  相似文献   

18.
王领柱 《铀矿地质》2001,17(3):176-183
本文对新疆伊犁盆地库捷尔太铀矿床抽水试验及参数计算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适合于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不同工作阶段求取 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抽水试验方法;阐述了在自喷井中用扬水试验求取含水层渗透系数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利用数量固定不可调的深井泵进行变流量抽水以控制不同的降深,解决了多年来因空气压缩机性能所限难以进行长时间抽水的问题,并对抽水试验的延续时间、降深次数以及降深等参数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