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双根式和或差的函数求最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t的双根式和或差的函数u=√f(t)±√g(t)求最值问题,方法比较灵活.为了研究方便,笔者先给出比较简单的关于r的函数u=√at+b±√ct+d(a,6,c,d都是常数,且ac≠0)求最值的方法,此时f(t)、g(t)都是一次函数形式;然后举例说明f(t)、g(t)分别是一次、二次函数形式如何求最值;再举例说明f(t)、g(t)均是二次函数的特殊情形如何求最值;最后举例说明f(t)、g(t)更为复杂的情形如何求最值.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最值问题一般有三类,一是有关几何图形的最值问题,一般可以看成运动变化的图形在特殊位置时,与图形有关的几何量达到最大或最小值,重点是感受图形变化,发现特殊临界图形,找对相关几何模型;二是有关函数的最值问题,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根据函数图像其增减性求最值.三是实  相似文献   

3.
胡彬 《数学通报》2005,44(6):27-28
线性规划解决的是二元一次函数如何求最大(小)值的问题,制约这一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线性目标函数z=Ax By(其中A∈R,B∈R)和线性约束条件,而教材中对线性目标函数的阐述并不明确,尤其是对变量系数A,B在求最大(小)值时所起的作用没有进行说明,这就会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发生错误.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来说明如何理解线性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4.
<正>"函数最值(1)"是笔者高一第一学期一堂比赛课的选题.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对函数(主要是二次函数)求最值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概念的深层次分析能力尚有欠缺,对解决含字母的一类函数求最值的问题所知甚少,所以本节课围绕如何数学地认识概念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两个方面展开.1课例再现1.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最  相似文献   

5.
<正>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时,同学们常因为忽视隐含条件、概念模糊、性质理解不透、问题考虑不周等等而误入"陷阱",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下面就用年号问题为例来说明,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要注意"陷阱".(一)忽视分类讨论坠入"陷阱"例1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与x轴交于A(2015,0)、与y轴交于点B,并且△AOB的面积为4030,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6.
抽象函数问题,是指没有给出函数的解析式,只给出函数具有的某些特征,求此函数应具有的其它特征的问题.由于高一学生只熟悉一些具体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对抽象函数不够了解,没有具体的函数模型和解题方法可供参考。因此,学生对求解抽象函数问题感到很困难,不知如何下手,导致解题失败.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求多元函数最值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庆 《中学数学》2023,(11):69-70
运用不等式求最值,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严谨、全面地分析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不等式求最值时,通常要将待求式变形以构造函数,并且要满足使用不等式求最值的3个条件,还要注意判断函数的定义域.  相似文献   

9.
"函数单调性"在不等式竞赛题中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函数是高中代数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内容,函数的单调性又是其重中之重.利用函数(数列)的单调性求证不等式的核心即求最大(小)值,而求最大(小)值,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分六个方面举列说明"函数单调性"在求证不等式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0.
戚有建 《数学通讯》2013,(Z1):28-29
我们知道,线性规划研究的是线性约束条件下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那么类似的会有非线性的规划问题,主要是下面三类问题:(1)非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2)线性约束条件下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相似文献   

11.
方兰青 《数学通讯》2009,(11):67-73
1.考点透视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涉及函数问题的分值一般在30分左右),常考知识点有: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极值和最值)和图象;反函数;几种常见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导数;函数的极限;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函数是初等数学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它贯穿了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初中数学主要学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其中二次函数是初、高中函数学习的一个重要衔接点,因此做好二次函数的初、高中衔接教学至关重要.初中阶段对二次函数的要求,还是立足于用代数方法来研究,比如配方、结合顶点式描述函数图像的某些特征(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等;再比如待定系数法,通过解方程组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求一类三角正弦或余弦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方法——"平方配凑法".此法是先将原(非负)函数转化为其平方函数,再利用均值定理及配凑待定系数的手法求出平方函数的最值,从而最终求得原函数的最值.此法操作性较强,可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均值不等式可以求一类函数的最值.本文给出均值不等式在求函数最值中的妙用四例,供同学们赏析.一、与分式约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函数的概念重要而基本,它是我们了解函数的意义和函数的表示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函数的基础.新修订的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76页是这样定义函数概念的:"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  相似文献   

16.
线性规划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热点问题,几乎每份高考试题都有相关的试题,经过几年的考察,其试题已从简单的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平面区域的面积,加深到求参数的值和范围、构造解析几何模型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现在更是出现了与代数的向量、概率、三角函数、函数相结合的新题型,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利用均值不等式可以求一类函数的最值.本文给出均值不等式在求函数最值中的妙用四例,供同学们赏析.  相似文献   

18.
在线性规划中,可行域都是直线围成的平面区域,我们能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当可行域由直线与二次曲线围成时,如何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统一  李劲 《大学数学》2004,20(3):108-111
巧用Lagrange乘数法,将一类多元对称函数的条件最值转化为一元函数的无条件最值,避免了具体求复杂而困难的驻点方程组的解,使问题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20.
反比例函数的主要知识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结合.反比例函数的难点是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