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1 食品流变学概况流变学(rheology)是有关物质的形变和流动的科学。近年来,流变学研究范围涉及到胶体体系和高分子的粘弹性、异常粘弹性、塑性流变等。食品含有大量的胶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高分子物质,与食欲有关的硬软度、口味、滋味等,均与流变学研究范围所包括的各种物性有密切关系。不久的将来,随着食品流变学研究的深入,将对食品味道等心理感觉有可能逐渐以某种物理量来表示。流变学可以把各种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的那些微妙的物性变化加以科学的研究,而这些  相似文献   

2.
鉴于使用传统固化剂制备的环氧树脂材料存在力学性能及热性能不佳的问题,使用改性胺类固化剂,可以有效提升环氧树脂体系的综合性能。本文重点对改性胺类固化剂结构及树脂性能提升机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用树枝状结构固化剂可以有效提高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尤其是树脂韧性;使用苯环改性的固化剂可以很好地提升环氧树脂体系耐热性;而将杂原子改性固化剂引入环氧树脂体系后,树脂在阻燃性大幅提升的同时依旧可以保持较好的力学强度。最后,结合当前环氧树脂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对胺类固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抗冲击强度大,以及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磨、耐水和抗冻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对大气、潮湿、化学介质、细菌等都有很强的抵抗力.本文概述了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及特性,介绍了环氧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环氧树脂混凝土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电工环氧树脂的固化剂选用甲基六氢苯酐(MHHPA)酸酐体系,并对固化浇注工艺及填料改性处理固化体系进行研究.固化剂、填料等改性剂的用量,固化体系的配方配比、工艺特性等方面对固化产物电学性能、机械性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固化体系采用环氧树脂100份,甲基六氢苯酐86份,咪唑0.8份,二氧化钛3份,偶联剂KH5501份时,固化产物抗拉强度61.972 MPa,冲击强度6.172 kJ/m^2,介电常数2.268,介电损耗角正切0.001 9,体积电阻率3.076×1015.此种环氧树脂材料可适用于高压大电流开关、高压变压器绝缘子及高压组合电器等高科技领域,满足其在电工工业领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甲基六氢苯酐为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法(DSC)研究了环氧树脂/甲基六氢苯酐体系的固化过程,得出了升温速率对固化体系DSC曲线的影响。引用Kissinger理论,确定了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以及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用动物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室内空气品质,把室内空气品质与生物体血液流变学指标结合起来,得出了室内送风温度、湿度和送风方式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定量关系,为今后建立一套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反映室内空气品质的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缠绕及液休成型工艺用高性能环氧树脂与应用技术技术开发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大型复合材料结构对缠绕工艺、真空灌注等液体成型工艺用环氧树脂性能的要求,基于纳米材料分散和强韧化技术,以及纤维/树脂匹配原理开发出了系列高性能环氧树脂体系,解决了纳米材料分散、纳米材料与基体树脂匹配,以及纳米增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化学改性法将亲水基团引入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上,制备出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用红外光谱对改性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加水量及加水方式对环氧树脂水性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磺酸改性环氧树脂能够制备出稳定的水性环氧树脂体系.  相似文献   

9.
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定义,介绍了该材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环氧树脂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介绍了环氧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特别是环氧树脂混凝土加固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补强中的应用;结合实际,简述了环氧树脂混凝土加固技术结合粘钢加固技术应用于徐州市金泰小区住宅楼部分楼层卫生间改造加固工程的一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定义,介绍了该材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环氧树脂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介绍了环氧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特别是环氧树脂混凝土加固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补强中的应用;结合实际,简述了环氧树脂混凝土加固技术结合粘钢加固技术应用于徐州市金泰小区住宅楼部分楼层卫生间改造加固工程的一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1.
环氧树脂混凝土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混凝土是指以环氧树脂为主料,掺入适量的固化剂、增塑剂、稀释剂及填料作为胶粘剂;以砂、石作为骨料,经混合、成型、固化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是聚合物混凝土的一种.环氧树脂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抗冲击强度大、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磨、耐水和抗冻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对大气、潮湿、化学介质、细菌等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较多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技术、造价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环氧树脂混凝土应用数量和范围相当有限,并且,目前环氧树脂混凝土的韧性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笔者在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通过加入纤维、增韧剂等对其韧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的应力开裂以及与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等问题,采用液晶和离子单体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再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液晶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固化20min,芳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0.07∶35∶11,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为445.6MPa,应变为0.975%,比水解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分别提高了29%和33%.扫描电镜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断面处的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加入液晶改性芳纶的复合材料出现了磺酸基团和氮氮双键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酯改性己二胺固化剂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丙烯酸酯类对己二胺进行改性,作为环氧树脂的室温固化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固化剂的氨解变化,讨论了改性固化剂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产物的拉伸、弯曲、冲击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酯改性的己二胺固化剂可以在室温下固化环氧树脂,所得的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化学结构改性法分别在环氧树脂E-44的一端引入双键,另一端引入羟基,用不饱和有机酸中和,得到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n(N-甲基烯丙基胺)∶n(二乙醇胺)∶n(E-44)=1.00∶1.05∶1.0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同时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不同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固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2∶1.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树脂烧蚀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红外同步热分析仪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含哒嗪酮结构的生物基环氧树脂的本征阻燃机制。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最常用的石油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制备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在燃烧时更易形成大量膨胀型的炭层结构,同时释放出大量CO2和NH3等不可燃性气体和更少的可燃性气体;含哒嗪酮结构的本征阻燃生物基环氧树脂呈现出凝聚相-气相协同阻燃机理。本研究为构筑高性能的本征阻燃环氧树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对土体中不锈钢管桩身应变测量时,环氧树脂常常被用于应变片的防水,然而环氧树脂在空气中或者受水作用时呈现低收缩性,该收缩应变往往会对桩身真实应变带来一定误差。另外环氧树脂剪切强度和开裂应变较低,其受到偶然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剥离不锈钢管,同时剥离包含其中的应变片,这会导致部分测点失测,这两个细节有时会被忽视。文章实测环氧树脂在空气中和受水作用时给不锈钢管表面应变片带来的收缩应变,与钢管表面的裸片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环氧树脂应用于该情况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苯基硅二醇与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在SnCl2 催化作用下合成了含硅环氧树脂(CNE - Si),并用FT - IR、1 H -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 TGA分析了含硅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Si -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采用非等温 DSC方法探讨了含硅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用T -矱外推法确定了含硅环氧树脂在线性酚醛树脂固化剂作用下的固化工艺参数,即:起始固化温度为 110℃,最快的固化反应温度为125℃,后固化温度在170℃附近。用Kissinger和Ozawa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其固化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为含硅环氧树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环氧树脂E-44的水溶性,以丙烯酸(AA)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为接枝共聚的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水性化改性.研究了引发剂、不同单体及比例和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2.71 wt%的BPO为引发剂、以体积比1∶1的无水乙醇-乙二醇单甲醚为混合溶剂,在接枝共聚反应温度110℃,下用质量比为1∶1的AA/AMPS对等质量的环氧树脂E-44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水性化改性效果最好,乳液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影响环氧改性水性PUA乳液稳定性和耐水性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环氧树脂E-20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作中和剂、乙二胺(EDA)为扩链剂制备了环氧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NCO/OH总摩尔比、DMPA含量、HPA含量、环氧树脂含量和中和度对乳液稳定性和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UA乳液的耐水性随着NCO/OH总摩尔比和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明显增强,随中和度的增大而减弱;随着DMPA含量和中和度的增大,PUA乳液的外观和稳定性变好;当NCO/OH的总摩尔比为1.1~1.2,DMPA的含量为6%,环氧树脂的用量为4%~8%,以及中和度为90%~95%时,所得PUA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