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鹏 《当代医学》2021,27(33):158-160
目的 探析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应用别嘌醇片治疗,研究组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清白介素(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尿素氮(BUN)、血尿酸(SUA)和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UN、SUA和Sc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NAL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1β、NALP3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χ2=7.4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药内外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法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调整、饮食控制及碱化尿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及四黄散加味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变化及关节红肿疼痛改善情况,治疗观察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UA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Scr和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ESR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中药内外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并在降低UA、ESR、CRP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痛风患者不同阶段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7、IL-1β及IL-18水平,探讨IL-37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0例初发痛风患者(痛风组,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37、IL-1β及IL-18的水平,比较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各指标的表达差异,以及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完全缓解期与其他两组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IL-37水平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L-1β和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37的水平仅略高于完全缓解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IL-37、IL-1β及IL-18水平均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期仅IL-37水平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IL-37水平与其ESR、CRP、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IL-37可能作为一个抑炎因子参与了痛风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片治疗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120例高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遵循糖尿病及低嘌呤、优质低蛋白、低盐饮食以及常规控制血糖、保护肾功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别嘌醇片,治疗组口服非布司他片,两组疗程均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尿酸(SUA)、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等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药物安全性、不良反应、血糖、肾功能水平监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9%,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治疗后SUA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较对照组治疗后Scr、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Scr、BUN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非布司他片用于高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可显著获益,且药物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探讨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对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CKD)模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LRP3抑制剂组、IL-1β 抑制剂组,每组10只,以肾切除法和氧嗪酸钾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CKD大鼠模型,同时,NLR P3抑制剂组以NLRP3抑制剂MCC950(10 mg/kg)灌胃,IL-1β抑制剂组以IL-1β抑制剂GIBH-130(0.25 mg/kg)灌胃,连续14 d。结束给药24 h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内Nephrin与Podoci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IL-1β及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肾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TH〗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大鼠,经过NLRP3抑制剂和IL-1β抑制剂作用的两组高尿酸血症CKD大鼠血清SUA、BUN、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内IL-1β、TNF-α和IL-18含量均下降(P<0.05),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形态结构有所恢复,足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现象得到改善,肾组织中Nephrin阳性率与Podocin阳性率均显著增加(P<0.05),NLRP3、IL-1β及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同时,肾组织内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NLRP3/IL-1β信号通路可能参与高尿酸血症CKD大鼠的病理过程,靶向抑制该通路能够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 别嘌醇被认为是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药物,但是别嘌醇对于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时期治疗仍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别嘌醇可以有效保护肾脏,但是由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损伤而被限制使用。目前,益生菌已被证明可以有效降解尿酸(UA)。目的 从传统泡菜中筛选出益生菌,分析其对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于2017年12月-2018年8月采集中国不同省份地区的18种传统泡菜,从不同种类的泡菜中分离出乳酸菌,首先通过双氧水(H2O2)、HE染色后镜检进行初步确定,随后筛选出具有降核苷,对酸性、胆盐、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耐受性、黏附性良好的功能性乳酸菌,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并最终应用于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12菌株干预组、别嘌醇干预组,各10只。在第0、10、20天测定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18种泡菜中分离出14株乳酸菌,其中S1、S5、S12、S14作为候选菌株。因S12菌株提纯度最高,因此以此进行动物阶段实验。第10天时,四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时,四组UA、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S12菌株干预组、别嘌醇干预组UA、BU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第20天时,四组UA、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S12菌株干预组、别嘌醇干预组UA、Scr、BU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S12菌株干预组UA、Scr、BUN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别嘌醇干预组UA水平低于模型组和S12菌株干预组,BUN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S12菌株干预组(P<0.05)。结论 益生菌对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时期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NALP3炎性体信号通路观察火针对尿酸钠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抗炎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5只,除A组空白组外分别参照氧嗪酸钾造模法、Coderre造模法依次制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两次造模间隔2d,B组为模型组,C、D、E 3组分别予火针、普通针刺、秋水仙碱干预,治疗7d后处死大鼠,取右后踝关节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和NALP3、IL-1β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对比,其它组滑膜组织、血管、胶原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关节软骨破坏;火针组、秋水仙碱组与针刺组、模型组对比,滑膜组织、血管、胶原组织增生较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关节软骨破坏较轻。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造模成功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滑膜组织的NALP3、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火针组、针刺组、秋水仙碱组滑膜组织的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火针组、针刺组、秋水仙碱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能有效抑制白细胞分裂和募集,抑制关节滑膜NALP3炎性体及IL-1β表达水平,从而改善病变关节的病理损伤,迅速止痛消肿。  相似文献   

8.
杨帆  周伟  刘薇  赵坤  郑梁  张翔 《西部医学》2018,30(4):543-54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我院经烧伤科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烧伤患者28例。根据烧伤脓毒症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烧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24、48h血液中WBC、Lac、Na+、PCT、PaO2/FiO2、BUN、Scr 及炎症因子TNF α、IL-6、IL-8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1d相比,治疗后24、48h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在同一治疗时间点中氧合指数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24、48h La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4、48h的Lac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Lac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Scr浓度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观察组Scr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或P<0.001);观察组治疗后24、48h的BUN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同一治疗时间点Scr、BUN水平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WBC计数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同一治疗时间点WBC计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治疗时间点较治疗前Na+浓度均有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治疗时间点比较观察组血清Na+浓度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PCT表达水平呈下降的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观察组PCT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治疗后TNF a、IL 6与IL 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48h的TNF-a、IL-6与IL-8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佳(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时间点TNF a、IL 6与IL 8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P<0.05)。结论烧伤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炎症介质因子,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是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李静  方芳  汪奇  毕海青 《浙江医学》2023,45(7):740-743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KD)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DKD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肾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比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肌酐清除率(Ccr)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C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骨化三醇对DKD血液透析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
袁兰文  李春泰 《浙江医学》2023,45(18):1975-1978
目的 探讨碳酸司维拉姆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炎症因子和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CRF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血 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碳酸司维拉姆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RP、肾功能[尿素氮(BUN) 和血肌酐(Scr)]和钙磷代谢[血磷、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Scr和BUN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r和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 磷和 iPTH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均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磷和 iPTH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 结论 碳酸司维拉姆联合血液透析对CRF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钙磷代谢失衡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火针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当疱疹消退后仍有部分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导致被侵犯部位发生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中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火针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效果,并与皮肤针叩刺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