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不断发展。其中,以"可识别性"为核心的定义方式、"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架构以及"目的限定"等规则对于个人信息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征可以看出这些日趋成熟的原则与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挑战,提出应当对个人信息采取动态化的定义、将规制的重点从"目的"转向"结果"以及合理限制被遗忘权三个对策,旨在协调人工智能技术与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张芳菲 《文化学刊》2023,(3):129-132
自从进入了新媒体时代,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模式,当大众在享受新媒体时代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的价值也凸显其中。为了避免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减少个人信息被泄露、被侵权等现象的发生,本文立足当下,试图分析目前个人信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信息的主体层面出发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多措并举以期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姜珊 《文化学刊》2023,(2):132-135
在数字化时代,政府通过对个人及组织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应用,不断增强“数据权力”从而促成“数治”。国家机关可通过对个人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加强公权力,私主体可从中获得高收益。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告知同意机制”流于形式,且法条规定的适用例外情形无法囊括现有司法实践,因此,需灵活运用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来调节个人信息使用与保护两者间的平衡。笔者通过对上述原则进行解读,探究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明晰具体适用情形,从而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系列法律规范,实现个人信息数据使用与保护两者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快递收寄实行实名制是必要的,但是,快递实名制同时威胁到个人信息安全,不仅使个人信息保护处于被动地位,也加大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引发严重后果。然而,目前的法律保护仍存在归责不明、监管不力、惩罚较轻和维权困难等问题。因此,为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国家除在立法和执法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和必要条件外,还需要规范行业运行。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背景下的隐私安全问题异常重要。大数据带来了快捷和便利,也带来了隐私安全的问题,包括个人信息泄露、个别企业或组织的数据垄断和国家的大数据伦理困境。笔者认为,通过治理大数据应用主体、确立安全技术保护模式、建立大数据时代通用的道德标准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法律制度能有效防止隐私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游走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人肉搜索"引发了全社会对于"人肉搜索"乃至整个现代网络发展的深入关注和全面反思.其所涉及的网络侵权及隐私权保护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完善民事立法,全面确认隐私权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夫妻财产制度为视角,从实践、理论和立法三个层面分析夫妻财产制度;以夫妻财产制度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为主线,分析夫妻双方合法财产的权利保护,并结合物权法相关原则,对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夫妻财产制度为视角,从实践、理论和立法三个层面分析夫妻财产制度;以夫妻财产制度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为主线,分析夫妻双方合法财产的权利保护,并结合物权法相关原则,对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诚信缺失行为十分普遍。着重利用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政策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等良好时机,加快企业征信体系、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的立法,制定征信数据技术与标准,健全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整合散落在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企业信用数据,积极引入第三方信用评估及管理机构,引导各社会主体依法合规地使用征信产品,做好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吕倩 《现代企业文化》2023,(35):137-140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已经把大数据切实地运用到了诸多领域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企业招聘工作之中,能使企业招聘管理工作从经验管理快速步入量化管理的赛道。随之衍生出的是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招聘方式,将与传统的招聘方式并驾齐驱。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中,企业信息及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将不再是秘密,公开程度会越来越大,促使企业招聘管理工作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所以,企业上层管理人员应当充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来对企业招聘工作加以综合考虑。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大数据形势下企业招聘工作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张松 《中国名城》2023,(1):32-39
全面回顾近10年来国家、省和地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立法进程,分析国家和地方保护法规的整体格局、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对国家建成遗产保护立法、保护传承机制完善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国家法律是实现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为基本国策的制度保障,应当通过保护立法将“保护优先”落实到绿色发展、空间规划、资源管理、文化复兴和城市更新等环节;通过保护法制建设,促进建成遗产的积极保护传承、可持续利用和民生福祉改善;通过提升遗产保护管理的质量,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通过依法开展的公众参与程序,确保遗产保护实践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2.
王斐 《职业圈》2014,(9):122-122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相比于《劳动法》,在很多条款规定上都具有独特的亮点,该法贯彻了劳动法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立法观念,承载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历史使命。这对于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优化企业用工管理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实 《职业圈》2010,(24):196-197
近年来。游走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人肉搜索”引发了全社会对于“人肉搜索”乃至整个现代网络发展的深入关注和全面反思。其所涉及的网络侵权及隐私权保护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完善民事立法,全面确认隐私权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且企业自身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组织及运营体系复杂,管理难度非常高。如果企业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好自身管理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便会极大地削弱自身市场竞争力,丧失市场竞争力和发展优势。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质量,辅助企业规划、制定和实施管理决策,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与资源分配,深入推动企业信息化转型进程,从而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与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当前企业应当重视并做好自身在大数据方面的建设,将大数据技术切实地应用到自身管理工作中来。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就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途径,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通过对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和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提出了内部审计在大数据时代的应对策略,包括企业内部审计与业务风险管理、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的监管及法律遵从等方面。研究发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资源和分析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因此,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内部审计方法和策略,加强对数据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内部审计的效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人才、教育、学科专业、技术设施等方面有着潜在优势,其实现"非遗"保护工作的途径主要有以先进技术实现数字化保护,以学术科研提供理论支撑,以学科建设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非遗"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均存在被误解的现状,集中表现为其混乱的概念及过分夸大的制度功能。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一般理论切入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价值功能进行探究可以发现,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补充制度,应当明确该制度"有限监督"行政的价值功能。进而以监督政府为视角展开"被告中心主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构,以"被告"为中心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重心在于如何行之有效限制与监督环境行政权力,通过扩大私权监督主体类型使强大的行政权力与各种监督力量之间达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衡平状态。此种建构方式对于弥合以检察系统为主导的"检察权力—行政权力"单一监督模式的冲突、完善对公权力的监督网络以及平衡具体制度层面法权结构的平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康 《文化学刊》2023,(9):133-13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网络数据安全的犯罪技术在不断发展,犯罪手法更是层出不穷。我国现行刑事司法保护制度对网络数据安全的保护主要集中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但其缺陷已十分明显,不能有效地保障网络数据安全,这对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所以,有关立法机构亟须改变对网络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方式,改进刑法与各个部门法律之间的链接来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并准确地打击和惩罚犯罪分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目前网络数据安全下刑法保护中存在的不足与法律规制厘定。  相似文献   

19.
边蕾 《文化学刊》2023,(7):156-159
石窟寺保护作为一项世界难题,其病害防治的重点在于水害治理问题。作为世界文化瑰宝,云冈石窟无论是在佛教历史上,还是在我国的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立法保护作为我国各项活动的最高保等级,《云冈石窟保护条例》在云冈石窟保护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文物保护规范在地方上的体现,其应当更具灵活性与针对性。但目前来看,其保护工作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并未充分体现。本文以云冈石窟的技术性保护的紧迫性为研究课题,重点分析了云冈石窟保护所面临的技术困境,如设计使用年限的特殊性、病害认定的特殊性以及治理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后,从现行立法着手,从强调云冈石窟的世界文化遗产特殊地位、积极拓展云冈石窟技术保护新理念、重视科研活动对云冈石窟保护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从立法完善的角度提出云冈石窟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通过在"管理的技术"层面取得的突破,通用电气、宝洁、丰田和维萨等企业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并在行业内建立起长期的竞争优势.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一种产生重大管理创新的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