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会欣  赵灵敏 《河北医药》2014,(19):2955-2956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55例给予高压氧、防止脑水肿等支持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口服、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比较2组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并将2组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在所观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组并发迟发性脑病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症状也相对较轻。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64例分为常规高压氧治疗组32例,依达拉奉治疗组32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常规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依达拉奉治疗组71.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中采取积极综合治疗,联合应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预防和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每次3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给予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2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预防和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CO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改善微循环,治疗脑细胞水肿及高压氧等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用治疗急性CO中毒迟发型脑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只发行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对于常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09~2012年收治的98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选择在高压氧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次,静滴2次/d,对照组采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二者均治疗30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好,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和醒脑静合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及其预防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方法:将196例ACOP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醒脑静合用可以明显缩短ACOP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显著提高疗效,有效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3例,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活性有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SOD、MDA均有所改善(P<0.05);但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SOD、MDA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P<0.05);试验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9.09%明显比对照组低42.86%,(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次,2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充足疗程的基础上选择依达拉奉配合高压氧治疗DEACMP可以收到显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可行性。方法对112例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行高压氧治疗者(HBO组),对比未高压氧舱治疗的96例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常规治疗者(对照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HBO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2.92%,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迟发性脑病发生率HBO组5.36%,对照组22.92%,两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明显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早期应用高压氧干预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预防迟发性脑病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符合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神经、改善脑血循环药物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对照组治疗外,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立即进行超早期高压氧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电图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电图情况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脑电图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氧化碳中毒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超早期高压氧干预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变组织缺氧和缺血状态得到改善,有效保护了脑组织,降低了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重症CO中毒中发生率非常高,以往无有效治疗方法,高压氧投入使用,得到明显提高,但致死致残率仍然高。为有效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四年来应用依达拉奉和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观察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CO建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成6组,从染毒后第3周开始各组使用不同方法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使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以平均潜伏期及空间探索次数来比较各组学习记忆的差异。结果 DEACMP组小鼠平均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5),空间探索成绩低于对照组(P<0.05);染毒后小鼠除生理盐水组其余各组平均潜伏期均低于DEACMP组(P<0.05),空间探索成绩均高于DEACMP组(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潜伏期低于高压氧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空间探索成绩高于高压氧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可以有效改善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效果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9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昏迷时间和迟发性脑病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两组均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能明显提高疗效,有效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87例分为mNG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高压氧治疗,mNGF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mNGF 30 μg肌内注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症状观察、脑电图检查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mNGF组显效率为81.4%,对照组显效率为4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比较老年人及中青年人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及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急诊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高压氧治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老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治疗效果差。结论延长高压氧治疗时间,可以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向本友 《河北医药》2013,35(4):569-570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属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后遗症,指患者中毒昏迷苏醒以后,在"假愈期"(清醒期)出现了神经精神症状[1],主要表现为急性痴呆。研究表明该病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发病率约为20%[2],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目前高压氧被公认为临床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脑保护剂联合高压氧实施临床治疗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丽芳  孟江涛 《河北医药》2011,33(12):1795-1796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s/次,2冼/d,静脉滴注,黄芪20ml,1.次/d,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均治疗30d,治疗前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监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HISSP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治疗DEACMP疗效显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同时常规静滴胞磷胆碱、甘露醇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静滴,每日一次,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3%。治疗组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明显优势,能有效促进重症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迟发性脑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