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莒县近50年冰雹灾害调查资料的分析,得知莒县为山东省冰雹灾害多发区.冰雹云主要有4条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聊城市近40 a的冰雹资料,分析了冰雹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利用雷达回波、自动站等资料,建立了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实现了冰雹灾害天气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3.
利用聊城市近40 a的冰雹资料,分析了冰雹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利用雷达回波、自动站等资料,建立了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实现了冰雹灾害天气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4.
冰雹是息烽县春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发生,利用息烽县40 a历史气象资料,从冰雹的结构、成因、形势特征、气候特征、移动路径、短期预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息烽县冰雹天气发生发展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进行防治对策分析,为防治息烽县冰雹灾害提供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减轻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切实为"三农"服务,为息烽县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冰雹天气及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我国北方与南方多次发生大范围雹暴灾害及随后人工防雹的广泛开展,迫切需要提供冰雹的短时和短期预报,引起人们对冰雹天气研究的重视。1975年成立了冰雹预报科研协作组,组织了多种全国性的学术活动,1980年对华北地区八次典型大范围雹暴个例分析组织了规模较大的会战,各地区对历史上出现的冰雹天气做了大量的个例分析和统计分析,为我国冰雹天气、冰雹成因和预报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一、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我国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归纳起来是:降雹范围广,离散性强,地形影响大,降雹带有明显的随季节南北推移并伴有其他灾害天气。  相似文献   

6.
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多普勒雷达探测强风暴的回波入手,通过对回波资料的分析,提取风暴发生发展与雷达回波显示的强度和速度场结构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冰雹预警和下击暴流预报的方法,为今后进行冰雹和大风灾害的临近预报提供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冰雹是包头市的重要灾害天气之一,文章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原理,在充分考虑包头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的前提下,对SCIT算法做了6项修正,研制了包头市冰雹自动识别跟踪预警系统,实现了冰雹的自动识别、跟踪与外推预警,能够精准定位冰雹的落区,将预警预报精细到村镇级别。经2014—2018年发生在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的8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检验,系统可以及时识别出新生单体,跟踪预警预报的落区与实况对比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雅安市冰雹预报能力,并为人工消雹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文章利用了雅安市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32项特征指标进行判断,建立了冰雹预报模型。使用该模型,可判断出可能出现冰雹的风暴,及其未来30 min的移动轨迹,以此确定未来冰雹的影响区域,给风暴最近的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点提供方位角、仰角数据,指导作业人员实施消雹作业。研究成果能够为雅安市冰雹灾害的防御提供科学指导,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减轻农业灾害损失,提高全市冰雹灾害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
冰雹天气是武威市多发的灾害天气之一。利用1961—2010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冰雹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武威市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选取1991—2010年5—9月武威市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对冰雹天气进行诊断分析并进行短时临近预报。结果表明:武威市冰雹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南部天祝山区冰雹日数远多于其他地区,占武威市冰雹总日数的76.1%。武威市逐年代及年冰雹日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6—8月是冰雹的高发期,冰雹日数占全年冰雹总日数的80.2%。冰雹的日变化明显,11—19时为冰雹多发时段,集中发生时段为13—16时,冰雹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0 min。结合当地实际可知,影响武威市的冰雹云大部分是由天祝县境内生成发展或从青海省移动来的。依据气流的南北配置将发生冰雹的环流形势分为3大类,分别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西风气流型。采用相关系数、经验预报和最大靠近原则等诊断分析方法,确定各类型冰雹的预报指标和阈值。诊断模式为冰雹的预报预警提供了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黑龙江省2000~2003年发生冰雹的测站≥3站的个例资料共35d进行了分析,找出发生冰雹天气的物理量预报指标,根据每日的实况物理量场做冰雹潜势预报,并结合实际业务工作需求,研发冰雹潜势预报系统,为制作冰雹潜势预报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