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深秋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一个特大喜讯,在朝阳市北票发现了一窝小恐龙化石!大连自然博物馆的专家欣喜若狂, 立即驱车前往辽西地区。辽西是指辽宁的西部地区,是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化石的产地。中华龙鸟等带羽毛的恐龙,孔子鸟等原始鸟类,张和兽等原始哺乳动物,辽宁古果等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等震惊中外的化石,都是在这里发现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恐龙化石非常丰富,属种之多,延续时代之长,举世罕见,堪称“恐龙王国”。最近几年,我国辽西地区下白垩统热河群产出的恐龙化石再次引起了世界瞩目。从分类上讲,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块恐龙化石,是产出于朝阳县梅勒营子的鹦鹉嘴龙化石。鹦鹉嘴龙是一种亚洲特有的恐龙,因其吻部长得像鹦鹉嘴而得名。这种恐龙是一类两足行走的植食性动物,是许多恐龙研究学者感兴趣的一类恐龙。不过,真正把世界的目光引向辽西的发现,是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中华龙鸟发现于辽西北票,从形态上看,它处在向鸟类演化的一个相对原始的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辽宁北票义县组一件新的初鸟类(Avialae)化石,这是继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 sinensis Ji et al.2002)之后初鸟类化石的又一发现。它以上颌无齿而具角质喙、胸骨发达且具龙骨突、前肢显著长于后肢等特征与始祖鸟(Archaeopteryx)不同,以后肢第Ⅰ趾爪已反转而与其它3趾对握等特征与神州鸟相区别,该化石被命名为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Jixiangornis orientalis gen.et sp.nov.)。中国辽西新近发现的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目前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真正具有角质喙和飞行能力的原始鸟类。  相似文献   

4.
鸟类被称作“活着的恐龙”或是“会飞的恐龙”。从对各地的化石研究发现,鸟类是从恐龙演化来的,这一论点在学术界几乎已成为共识。但是恐龙如何脱离地面演化成蓝天中的精灵——鸟类?演化的具体环节是什么?这些问题却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5.
在1999年11月发表的美国著名科学刊物《国家地理杂志》上,有一篇题为《霸王龙长羽毛了吗?》的文章(以下简称为“霸”)。这篇文章介绍了4种亚洲新发现的中生代动物化石,其中之一就是近几个月来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辽宁古盗鸟”。“辽宁古盗鸟”是一个走私到美国的我国古生物化石标本,经过中外科学家的多方努力,它已经被无偿归还我国,现在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古脊椎所)下属的中国古动物馆。在“霸”文中,作者斯隆把“辽宁古盗鸟”称作“恐龙和鸟类之间的一个缺失环节”,并认为这个发现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国外古生物学界为之震动,然而  相似文献   

6.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是泰戈尔诗集中的名句.当你仰望苍穹的时候,是否也会对着那片蔚蓝冥思苦想?亿万年前的空中,有哪些鸟儿曾振翅高飞?它们长什么模样?以什么为食?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近辽西热河生物群,解读古鸟类化石这本无字史书. 在现生脊椎动物中,鸟类是仅次于鱼类的第二大类群,约有100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鸟类大多身披色彩斑斓的羽毛,拥有悦耳的叫声,并且善于飞行,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罕见的辽西热河古鸟化石 目前已知最原始的鸟是始祖鸟,发现于德国索伦霍芬地区上侏罗统地层中(距今约1.5亿年).从化石来看,始祖鸟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的骨骼特征,因此被视为支持达尔文生物演化论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观点得到普遍接受,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鸟类起源与演化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李建军 《大自然》2013,(5):54-57
和政动物群是指我国甘肃省和政地区发现的新生代古生物化石所代表的动物群。和政县位于兰州市南偏西约100千米处,行政上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上常常把发现在同一地方、同一时代的各种古生物化石组合统称为一个动物群,并经常以发现地或其代表动物命名。比如,著名的热河动物群就是发现于辽宁西部及华北地区白垩纪早期的一个古动物群,其中包括中华龙鸟等带羽毛的恐龙、孔子鸟等中生代鸟类以及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等。后来,科学家在该地区的相同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包括被人们称为第一朵花的"辽宁古果"等被子植物化石,于是科学家将热河动物群更名为热河生物群,即包括动物群和植物群的生物群。另外,三叠纪晚期的关岭生物群和中新世的山旺动物群等也是如此命名的。  相似文献   

8.
鸟类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多个假说和激烈的争论,近年来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出土的许多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为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9.
王敏 《大自然》2011,(2):70-72
鸟类的起源问题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涉及鸟类的形态结构、飞行和羽毛等多方面内容。随着越来越多重要化石的发现,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已经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许多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中生代鸟类化石等,  相似文献   

10.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3,30(2):48-49
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或岩石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当生物遗体或遗迹被岩土覆盖后,其硬体和遗迹部分在岩石、地下水的长期交换作用后,逐步固结石化便形成了化石,如骨骼、牙齿、甲壳、脚印等,包括遗体化石、遗迹化石(粪便、脚印)、活体化石(保存在冻土层中的猛犸象)三类。 据报载,2002年10月,在辽宁西部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枚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科学家据此得出结论:在1亿年前,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类似于鸟类的会飞的恐龙,这是化石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其实,化石的用途还有许多呢!  相似文献   

11.
鸟类起源问题及其相关问题是20世纪至21世纪最重要的演化生物学议题之一。随着辽西热河生物群及燕辽生物群带羽毛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的发现,鸟类起源于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假说因证据充分而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在此期间,曾经存在一个"时间悖论":已发现的大多数带羽毛恐龙所处的地质年代比迄今最早的鸟类始祖鸟要晚,这成为恐龙起源假说反对者的有力武器。而赫氏近鸟龙是人们第一种确定的比始祖鸟早的带羽毛恐龙,作为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之一的赫氏近鸟龙便成为支持鸟类起于恐龙假说的有力证据。自近鸟龙发现后的10年间,古生物学领域在以近鸟龙为对象的研究中连续取得重大进展,涉及分子生物学、演化生物学以及动物行为学等领域,这些发现对于进一步理解近鸟龙行为习性、生理功能以及其在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刘东旭 《科技资讯》2013,(18):243-244
窃蛋龙类由一群白垩纪的手盗龙型尊脚类恐龙组成,它们善于奔跑,拥有细长的后肢和紧握的双手,并且很少超过两米的长度。窃蛋龙类是善脚类恐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它们为善脚类恐龙的演化,和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很多可靠的化石证据。至今为止,热河生物群中共发现了6种窃蛋龙类,它们分别是:郎氏尾羽龙,董氏尾羽龙、戈氏切齿龙.史县似尾羽龙、王氏宁远龙和粗壮原始始祖鸟,其中鄄氏尾羽龙和萱氏尾羽龙同属于尾羽龙属。从骨骼的解剖特征上分析,这六种热河生物群中的窈蛋龙都属于窃蛋龙类中较为原始的类群,而这些原始类群的窃蛋龙类的发现与研究也将会为窃蛋龙类的起源与演化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癸巳年,辽西九佛堂,化石出新.古鸟化石,长约一尺,看似玉门甘肃鸟,实则其“同胞姊妹”,遂定新种,名为甄氏甘肃鸟.意义不凡,世人瞩目.此鸟缘何此名?涉禽乎?游禽乎? 在我国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众多鸟类化石被发现之前,古生物学家对古鸟类的认识多源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的几件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化石身上长着羽毛,发现于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地层中.白垩纪的鸟类了解比较多的主要来自晚白垩世的鱼鸟、黄昏鸟类.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早期鸟类的认识,始于始祖鸟。因为最初羽毛只是在鸟类身上出现的,所以人们对鸟类飞行的了解,也仅仅凭借羽毛。后来,当人们发现有羽毛的动物遗骸化石时,自然就首先想到鸟类。但是,随着古鸟类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世界范围内鸟类化石的不断发现,人们对于最早出现的羽毛和鸟类起源、演化等问题的看法发生了质的改变。事情源于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尾羽龙、北票龙、中华龙鸟、中国鸟龙、小盗龙,以及树息龙等一批长羽毛的恐龙化石。起初,人们认为这些都是鸟类化石,但是后来经过形态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发现,羽毛最早是出现在体形轻巧、行动敏捷…  相似文献   

15.
辽西是个神奇的地方。那里出土了各种长羽毛的恐龙的化石.为解开鸟类起源之谜不断地增加着新线索。不久前,新的发现再次震惊了世界——长着四个翅膀的顾氏小盗龙“飞”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解开鸟类起源之谜似乎近在咫尺了。  相似文献   

16.
<正>"华丽羽王龙是已知的、唯一带羽毛的大型暴龙。同时,它也是目前发现的个体最大、羽毛最长的恐龙。"发现"中华龙鸟"众多周知,身覆羽毛是鸟类共有的一个特征。自从1861年,第一枚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让人们了解到了最古老的羽毛的样子,也让科学界相信远在一亿五千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鸟类的踪影。其实,在遥远的中生代时期,身上长有羽毛的动物不仅只有鸟类。1996年,中国辽宁省西部距今约1.25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块重要的化石——一只鸡一般大小的恐龙,在这只小  相似文献   

17.
小盗龙亚科兽脚类恐龙是我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带羽毛恐龙的代表,在恐龙系统演化中位于兽脚亚目驰龙科的基干位置。小盗龙亚科恐龙所表现出的一些骨骼和软组织特征,如肩臼窝开口于体侧、较长的前肢、具不对称正羽等,为鸟类起源、鸟类飞行起源以及近鸟类恐龙的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小盗龙亚科的一系列重要发现,总结了已发表属种的特征,归纳了该类群对鸟类起源以及鸟类飞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骨骼和羽毛特征。也对小盗龙亚科与飞行有关的特征进行功能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18.
热河生物群--探索中生代生命演化的世界级化石宝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在热河生物群各门类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成果。我国辽西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研究鸟类起源,恐龙的进化,鸟类、哺乳动物以及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和辐射等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热河生物群属于早白垩世,在地球上延续了大约2千万年。热河生物群的繁盛和东亚地区当时特有的温暖的淡水和陆地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而频繁的火山活动又是化石得以大量完美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热河生物群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潜力,而对化石的科学发掘和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9.
关于鸟类起源的争论,持续了一百多年之久,由于可依赖的论据没有突破性的进展,90年代初稍微平静了下来。然而石破天惊,近几年中国北方,尤其辽西地区相继发现了中国鸟、华夏鸟和朝阳鸟等大批早白垩世鸟类化石,特别是自1994年以来在朝阳北票地区晚侏罗世义县组底部发现了以孔子鸟为代表的原始鸟类群,使刚刚平静下来的鸟类起源争论烽火再起,而且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正在恐龙演化成现生鸟类的道路上,鱼鸟(Ichthyornis dispar)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种生活在1亿年前的远古鸟类长得很像有牙齿的海鸟。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根据已有的鱼鸟化石复原了其头骨的3D模型,并从中发现了进化的秘密。鱼鸟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