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体育,是属于体育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它与竞技体育属同一层次,为体育的主要组成群众体育通常是与竞技体育相对而言的,是除竞技体育之外的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整个体育运动。群众体育是指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为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流动数字电影放映作为丰富当地村民和外来务工者的重要文化活动形式,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获得了快速发展。宁波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把搞好农村流动数字电影的发行放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成效,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肯定,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先进称号。农村流动数字电影是国家电影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丰富当地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责任。因此一直是一项公益性活动,  相似文献   

3.
苏睿 《中国科技博览》2010,(16):242-242
体育是最容易得到公众认可的,有实力的地方台要想做成全国性的传播平台,体育是最有效的途径,2008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提高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体育在媒介传播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然而中国体育频道的生存却走到了悬崖边。强大的资源垄断与经济匮乏.缺少有实力有经验的团队都是频道难以生存下去的主要原因。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以及群众丰富的体育休闲活动的增多,体育明星的公众影响力等较多的体育资源不断涌现,娱乐化的体育节目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都是体育频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经成为事实,其体现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口以及社会结构上。民俗体育活动是依托节气、节日、民间生活和受一定宗教影响开展的,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或民族风情文化。因此以社会变迁为视角可以更好地梳理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为研究民俗体育提供新的范式。研究表明:不同的历史节点下民俗体育具备着相应的特征既适应性,社会变迁是把双刃剑,民俗体育的发展担负着秉承传统和融合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我国残疾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缓慢,其中物质、体制和人文关怀是主要因素。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身体慢慢康复,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成为必不可少的因数。残疾学生运动场馆建设缺乏、设施不合理、对残疾学生缺失关爱等问题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举办专门的残疾学生活动,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更加关怀残疾学生,使他们遗忘地震的恐惧,从新开始生活。为学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洁 《中国科技博览》2014,(35):209-209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伟大而崇高的事业。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重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机构,与共和国一道,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交往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中,发挥了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育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已经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但是体育社会问题也伴随着出现,干扰了社会秩序,妨碍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体育的发展背离了原来的轨道和精神。因此本文就体育社会问题就行简单的研究,首先说明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阐述我国存在的主要体育社会问题及其危害,然后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劳动创造了我们人类。在劳动中产生的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来锻炼人们的身心素质,增进体质健康的活动,发展到已成为全球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积极促进着人类和平进步的一项极其伟大的事业。体育也从美丽、正义、勇气、荣誉、乐趣的内涵上升为和平与友谊,团结与进取、公平与公正、奋斗与参与的精神,凝聚着人类文明的高尚精神。因而,给人们提供物质保障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娱乐发展方面认真重视,让公民在工作之余,得到方便、舒适的休闲和娱乐场地。体育精神就其实质,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9.
王永富 《硅谷》2013,(11):170-171
本文从地籍要素的客观属性来对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进行研究。同时,在数字化的浪潮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该分类体系的意义更加显著,一方面分类代码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数据的分类与编码,使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有一个共同的约定,最终实现土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使其向产业化标准靠近。另一方面,属性地籍编码的输入,可以使编码通过软件处理和图式连接,得到地籍数字图,建立数字化地籍数据库,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0.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国家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巨量固体废物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且固体废物年产生量有逐年增长态势。本文丰富了"无废社会"的概念和内涵,认为"无废社会"不是全社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零,而是固体废物高度资源化利用。其内涵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循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还进一步明确了"无废社会"的边界和范围,描绘了"无废社会"特征,提出了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最后从充分协作、加强监管;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互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A.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几乎任何国家都要参与到世界经济活动中。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将快速发展,世界贸易量将大幅度增加,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了解国际贸易方式和国际贸易分工,科学地对国际贸易方式进行分类,并制定出我国国际贸易方式代码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企业体育协会的成立极大地丰富了职工业余文体文化生活、它调动了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参与性,它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企业体育文化向前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建设、地方发展,包括一团体、一单位、一组织的发展,离不开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社会文化生活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新时期建设老年文化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课题。怎样创造一个安定、和谐、健康的老年文化环境,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老年工作,尤其是老年文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职工体育活动是企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已经从单纯的强身健体、体育竞技,发展成为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增强职工凝聚力和激发职工斗志的平台;体育活动的文化含量逐渐提升,体育文化成为企业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管理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企业发展的助燃剂。企业的体育活动甚至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社会生活噪声分类调查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杭州市中心城区的社会生活噪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分类调查和监测。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生活噪声的主要种类——城市公建及居民住宅楼中的设备噪声以及区域内人群活动噪声进行分析,归纳出它们的特征和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与生活的融合标志着一种社会文化的创建,代表了一种国际性的生活标准和趋势.让体育回归大众,让体育融入生活,已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现代文明病"的高发期,让体育融入生活在我国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两型社会”建设视阈下体育旅游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什么是“两型社会”及它的提出和发展,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与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的依存与矛盾关系,重点分析了体育旅游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要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体育旅行社社会责任感,做好体育旅游规划工作,认真进行环境监控,加强体育旅游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梁鹏  陈雅 《硅谷》2008,(9):130
社区体育是随着社会发展提出的新概念,那些群众性的健身、娱乐、康复活动是最适合在社区内开展的活动,因为社区提供了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与人际环境,根据绵阳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提出绵阳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21世上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人才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要利用或抓住青少年发展的天键时期对其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指出意志品质培养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及从本人的长期教学实践出发,了解高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来分析问题形成原因。针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体育对意志品质培养的功效,把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总的教学目标,利用体育的功能,提出体育场上竞技是锻炼青年人性格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阐述了通过体育教学加强意志品质培养的对策,为推动高中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群体是人们生活的载体。生活是群体存在的目的,生活离开群体的载负,生活就没有丰富的依托:群体没有生活的内容,群体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职业学校的学子进行《群体与生活》的素质教育,教会他们正确的认识群体与生活的关系,明确参与群体的目的,懂得自立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品质修养的重要,把握好人生目标,养成良好、健康的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各类有益的群体活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