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冬虫夏草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永久  杨跃雄 《遗传学报》1997,24(5):410-4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 ̄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  相似文献   

2.
川金丝猴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金丝猴目前处于生境破碎、种群隔离的濒危境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有效保护这一物种的必要前提.结合文献,比较了川金丝猴遗传研究中常用样品采集方法、标记方法等,总结了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并建议通过建立遗传谱系来避免或减少近交,建立生态走廊促进群间基因交流,以提高其遗传变异能力.  相似文献   

3.
白鲢和鳙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鱼类外周血细胞都有核的特点,采用从冷冻和低渗双重处理分离的细胞核提取基因组DNA.以此法获得的白鲢和鳙鱼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和Operon公司生产的OPN和OPM两个组共40个随机引物,对这两种鱼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确定了对这两种鱼基因组相关区域可进行随机PCR扩增的有效引物,特别是哪些可产生种群内或群体的RAPD遗传标记,即可产生个体特异性和群体特异性RAPD带谱的引物.讨论了RAPD遗传分子标记在鱼类遗传,特别是遗传多样性研究,和鱼类种质资源评估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滇金丝猴群体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登  符云新  张亚平 《遗传》2006,28(4):432-436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我国著名的濒危保护动物。迄今为止,关于滇金丝猴并基于DNA序列的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还没有报道。 本文测定了来自于云南省维西县滇金丝猴群体样本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以及部分个体的细胞色素b全序列。在排除了核线粒体假基因存在的可能性之后,滇金丝猴维西群体内部被确认存在着两个序列分歧较大的分枝。 即使如此,如果考虑到群体结构和迁移的影响,维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能并不高。

  相似文献   

5.
云南微小按蚊随机扩增多态DNA及遗传分化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微小按蚊是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山区重要优传疟媒介。对来自云南昭通,景洪,元阳,潞西和镇康等5个地区的25只雌按蚊,及4只雄按蚊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从使用的20个随机引物中,选择其中扩增谱带清晰的12个引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白鲢和镛鱼的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鱼类外周血细胞都有核的特点,采用从冷冻和低渗双重处理分离的细胞核的取基因组DNA。以此法获得的白鲢和镛鱼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和Operon公司生产的OPN和OPM两个组共40个随机引物,对这两种鱼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确定了对这两种鱼基因组相关区域可进行随机PCR扩增的有效引物,特别是哪些可产生种群内或群体的RAPD遗传标记即可产生个体特异性和群体特异性RAPD带谱的引物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异最大。这说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存在着遗传分化。应用UPGMA和NJ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来自5个地方的冬虫夏草实际上可以归并为显著不同的3个组,对应于样本来源的3个区域,提示RAPD标记在冬虫夏草群体中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因此,RAPD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可用于研究冬虫夏草的遗传多样性、起源以及系统演化等。  相似文献   

8.
苍术DNA分离及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新鲜的或-75℃保存的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叶片提取DNA,产量分别为40ng/mg鲜重和10ng/mg鲜重左右,分离出的DNA的OD260/OD280值均大于19,可用于RAPD试验。用8种引物对苍术4个居群的DNA进行扩增,单个10碱基的引物扩增出的RAPD标记在1~15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南苍术为4750%,北苍术为4540%,遗传相似度值南苍术为085,北苍术为087。结果表明,南苍术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北苍术。  相似文献   

9.
川金丝猴遗传多样性的蛋白电泳及其保护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功酶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严自甘肃摩天岭和陕西秦岭两个地区的19只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的44个遗传座位,没有发现多态座位。其平均遗传杂合度为0。这与滇金丝猴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0.
滇金丝猴驯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的6只慎金丝猴均捕自同一野生种群。由于在运动途中采用了降低应激反应药物,动物得以安全运出。笼养期间,试投以各种本地产植物的叶、花、果和蔬菜为食,结果有56种为动物所接受。说明金丝猴的食性狭窄主要是受栖息地的限制。在以这些食物为主食的条件下,分别笼养了14个月的3只(♀)、6个月2只(♂)和80个月1只(♀)的滇金丝猴目前健康状况良好:成年人体的体重多有所增加,幼体的生长发育良好,结核菌素试  相似文献   

11.
滇金丝猴下颌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汝亮  彭燕章 《动物学报》1991,37(4):389-396
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判别分析和异速生长对我国特有的滇金丝猴下颌研究表明,由于雄性比雌性具有相对更长的下颌,导致了整个下颌结构在两性间的差异。在所分析的8个变量中,4个被选为性别鉴别的重要特征,判别式为:D=-27.65-0.729CONM1+0.596MANDL+1.204MANDSYM-1.778MANCORPW。与猕猴和长鼻猴相比,滇金丝猴具有相对短的下颌骨,较宽的下颌髁和较高的下颌体。这些特征保障了下颌齿,特别是颊齿列更有利于叶类食物的咀嚼,即有利于咀嚼过程中消除下颌的疲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道了滇金丝猴的血细胞学检查结果,内容包括骨髓细胞分类计数和外周血象。前者检查了一例成年 雌性猴,骨髓取自肋骨,涂片用Wright氏染液染色和用Giemsa氏染液复染,两次取样检查,每次计数500个骨髓有核细胞;后者检查了一例成年雌性猴和一例幼年雌性猴,每例检查二次取其平均值。结果如表1、2、3。 检查结果中,值得注意的是:1.骨髓细胞中退化细胞较多,出现率达16.4%;2.骨髓细胞中出现少量环形核粒细胞。据张耀平等(1986),树鼩骨髓细胞中出现少量环形核粒细胞,这在啮齿动物大、小鼠中是常见的,但在灵  相似文献   

13.
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树种, 具有速生、易无性繁殖、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 是典型的南方型杨属树种。研究滇杨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对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我国滇杨主要分布区云南和四川共采集了6个种群, 包括云南的昭通(ZT)、会泽(HZ)、嵩明(SM)、洱源(EY)、拉市海(LS)以及四川的美姑(MG), 共64个个体, 利用34对SSR分子标记和3对cpDNA叶绿体标记开展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SSR引物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基因, 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529, 观测杂合度(Ho)与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52和0.472, 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为0.238, 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平均值为0.421, 基因流(Nm)为0.806。滇杨的遗传结构分析(DAPC)与遗传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UPGMA聚类分析均将6个种群划分为3个亚类: 第І亚类包括昭通种群、会泽种群和嵩明种群的4个个体, 第ІІ亚类包括嵩明种群的6个个体以及洱源种群和拉市海种群, 第III亚类为美姑种群; 嵩明种群包含第І和第ІІ两个亚类的混合遗传成分。3个cpDNA联合序列中共检测到35个变异位点, 分为13个单倍型, 其中单倍型H5在种群中分布最为广泛, 其余的单倍型均为种群特有的单倍型。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变异。研究表明滇杨不同种群的遗传分化具有地域性, 可选择就地保护; 昭通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 且包含7种叶绿体单倍型, 单倍型类型最多, 应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4.
滇金丝猴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滇金丝猴目前仅存于金沙江和澜沧江间云岭山脉的一个狭小区域,种群大小约1 700只左右.面临着栖息地高度破碎化、较为猖狂的盗猎活动和日益严重的放牧干扰等问题.分子遗传学和形态学数据都充分证明,滇金丝猴是独立的种.生态学研究表明,滇金丝猴的食性存在季节性差异,其某种程度上的海拔迁移是食物的空间分布和温度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表明,滇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个体间的遗传距离P平均仅为 0.052.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建立生态走廊,以促进滇金丝猴的遗传稳定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赣中南花猪随机扩增多态DNA与群体遗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用RAPD技术检测了泰和冠朝猪、永丰藤田花猪、瑞金三花猪、兴国茶园猪、上犹花猪、万安花猪、乐安花猪等7个赣中南花猪地方类群基因组混合DNA的多态性,经80个随机引物扩增筛选,16个引物产生了共44个多态标记。遗传距离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泰和冠朝猪和瑞金三花猪亲缘关系最近,而兴国茶园猪与乐安花猪遗传距离最远。各类群的UPMGA和NJ聚类分析结果与采用生化、免疫和细胞遗传标记分析的结论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结合现行分类方法,认为各受试猪群可暂时归并为赣中南花猪类型,但对泰和冠朝猪和万安花猪的品种归属性应作进一步分析。 Abstract: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 (RAP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bulked genomic DNA polymorphism of seven pig populations including Taihe Guanchao,Yongfeng Tengtian Spotted,Ruijin Spotted,Xingguo Chayuan,Shangyou Spotted,Wanan Spotted,and Lean Spotted pig.Eighty random primers were screened,of them,16 primers generated polymorphic markers with total number of 44.The genetic distance index matrix indicated tha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he Gaunchao and Ruijin Spotted pig population was the closest,while that between Xingguo Chayuan and Laan Spotted pig population was the farthest.Our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constructed by UPMGA and NJ methods were in general consistent with that based on biochemical,immunogenetic and cellular genetic markers except for differences in some populations.It was inferred from this study that all pig populations examined could be temporary classified into one breed,however,the population genetic character of Taihe Guanchao and Wanan Spotted pig populations should be further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6.
滇金丝猴幼仔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早在1871年就已被人们发现,但由于生活在人烟稀少的高山峡谷之中,时隔近百年无人研究,对其生物学了解甚少。近年来在系统解剖、生态行为、数量分布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李致祥,1981;白寿昌,1987,...  相似文献   

17.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食性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宝琦 《人类学学报》1991,10(4):357-371
由野外大猴群摄食行为观察、捕获个体摄食偏好度观察、它们粪便的显微鉴定及定量分析、消化能力测定和寄生虫鉴定等五方面证据汇聚的信息表明: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是被子植物类型;而曾被误认为是其主食的冷杉等寒带裸子植物叶则几乎不是其食物。故滇金丝猴应更适应热带亚热带被子植物环境而非高山寒温带云冷杉植物群;故该种猴现代高山分布成因需深入研究。鉴于研究现状,本文特别把方法学问题提到一个不宜忽略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8.
滇牡丹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中部及西北部的6个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株高、新枝长等9个表型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9个表型性状变异幅度为0.9%~39.8%,平均值达到了18.9%;居群间生殖器官的变异较大,居群内营养器官更容易产生变异。利用居群间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6个居群聚为4个类群,没有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吻合,说明表型特征的性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不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得到的10条引物,在取自6个自然居群、180个个体中,检测到56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0.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81和0.414。在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409和0.596。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319。结果显示,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广泛变异。滇牡丹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遗传分化较大,滇牡丹并不濒危。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西南,彩云之南,崇山峭拔入云,群岭蜿若苍龙;远甸阔谷,草儿如天空,花儿如海洋。 彩云之南的西北——滇西北,有着人类的精神家园——香格里拉,有着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有着极像人类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它眼眸如人类般深邃安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面庞双唇如人类般红润光洁,表现出健康与活力。 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莽莽森林中,它们长臂舒卷,弹跳荡飞,惊鸿难现。倏忽如林间之哨风,飘渺如山巅之幻云,善良、自由、高贵。 寻遍高山峡谷,经历千辛万苦,科学家为我们揭示滇金丝猴生存之难和生存之谜;摄影家为我们展示它们矫健身姿和生存百态。 面对那一双澄净的眼睛,人类的良知,人类的责任,促使我们深思、反省:可庆,我们的国土有这么美丽的生灵;可叹,美丽的生灵,劫后余生,一脉残存;可望,美丽的生灵与我们共享绿色家园。 如果说以往的有关报道更多地侧重于滇金丝猴本身的话,在这里我们为读者重点展现人对它们的栖息地、食物、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白马雪山,滇金丝猴栖息在3500米—4200米的冷杉林中,以长在冷杉树上的树挂地衣——松萝,当地人称“树胡子”为主要食物,这在非人灵长类中是非常罕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