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打造云南菌业大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素有“食用菌王国”之称。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了云南食用菌产业的市场现状,提出了云南菌业大发展需建设大市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菌种资源与动植物一样,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生物资源。云南是著名的野生菌王国,资源种类和产量全球第一,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占全国的90%以上、全世界的45%以上。云菌产业已成为云南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小蘑菇可以成为大产业,"云菌"(包括野生食用菌和栽培菌)产业是能够在脱贫攻坚、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大作用的朝阳产业,会成为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可达千亿元的大产业。4月2日,在昆明市水源保护区阿子营街道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羊肚菌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中菌羊肚菌1号"品种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鉴定,这又将为我们云南省从食用菌资源大省到强省的转变,添上重重一笔。  相似文献   

3.
云南拥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采集和销售野生食用菌是许多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手段。通过研究发现,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组织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开发利用模式陈旧,产业融合度不高;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矛盾突出,资源管理力度不够;依靠传统经验保障食用安全有风险,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隐患;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不好,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不够;出口竞争没有充分发挥优势等问题。如何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而实现这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旅游开发角度,食用菌资源旅游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加上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可发展成为极具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从食用菌产业及其资源开发优势入手,结合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对食用菌资源旅游开发及其管理进行重点探讨,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孚县地处川西高原,平均海拔3 245 m,属寒温带气候,出产松茸、羊肚菌等众多珍贵菌类,为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县内珍贵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但缺乏保护措施,产业结构粗放,不能有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野生菌类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增加人工种植量十分必要,将有助于解决供需矛盾并保护野生资源。农业旅游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产业,为提升农业产值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旅游产业具有污染小、成本低以及可持续等优点,在众多产业中具有独特优势。在野生食用菌产出的季节正值川西旅游旺季,通过产业结合,利用食用菌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通过分析县内食用菌资源现状,提出利用食用菌资源打造农业旅游产业的方法,以及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以促进食用菌产业及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野生食用菌挖掘、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已经逐步形成无序开发和野蛮生产的状态,严重阻碍了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此提出了应推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在野生食用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易门野生食用菌资源与农户收入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食用菌是云南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通过对地处云南省滇中西部的易门县3个乡6个村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6个村落经济收入来源及经济状况相关性分析,发现当地农户野生食用菌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例并不高,为1.22%~2.95%;农户是否出售采摘的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的收入高低和农户所在村落的立地条件、其它经济收入状况有明显的关联,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收入较高的家庭,野生食用菌收入明显降低;而劳动力缺乏或田地较少,林地较多,而导致经济作物收入较低的农户,则比较注重野生食用菌的收入;农户基本没有任何真菌资源保护的措施和观念。同时也对易门县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孜州食用菌资源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甘孜州野生食用菌资源及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情况,其中野生食用菌主要以冬虫夏草、松茸、羊肚菌、黄绿密环菌、翘鳞肉齿菌、牛肝菌、鸡油菌及黑木耳等为代表。该地区生态多样性丰富,野生食用菌生态环境主要以旱生灌丛、硬叶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高山草甸等为主。同时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甘孜州地区农牧民持续增收,促进藏区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学报》2007,14(1):42
由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菌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云南省农业厅,昆明海关,中国国家濒危动植物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中国菌根联合会,国家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域规划研究所,中国林业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云南食用菌协会,中华合作供销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共同协办的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将于2007年8月26—29日在云南楚雄召开.会议将由菌根食用菌的科技论坛,商业贸易论坛和文化论坛(野生食用菌科普展览和云南野生食用菌品尝)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食药用菌》2012,(5):262+266+270+281+284+288+291+299+314
浙江省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有突破性进展日前,浙江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专项之一"浙南山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成果进行鉴定,由国内菌物知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吕作舟教授为组长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在大型野生真菌的调查鉴定与驯化利用相结合方面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并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组根据浙南山区资源生态类型,通过5年多时间,对山顶灌丛草丛带、阔叶林带、阔叶针叶混交林带、灌丛针叶林带和河滩湿地等6种生态系统,采集了4 000余份野生大型真菌标本。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查明浙南山区有大型真菌1 014种,分属于担子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5纲17目60科229属。其中310个大型真菌为浙南山区新记录,其中浅黄褐湿伞、苞脚鹅膏菌、红汁小菇等12个为浙江省新记录。确认360种为可食用真菌,209种为药用真菌,极大地丰富充实了全国大型真菌资源名录。项目组编制了"浙南山区大型真菌名录",出版发行了《浙南山区大型真菌》一书。该书被列为2012年度浙江省农林类唯一重点出版物,是浙江省首部大型真菌图片专辑,不仅学术价值高,而且具有科普性与艺术性,对浙江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有积极的意义。项目组在国内首次成功驯化了有很高药用和经济价值的密环纹灵芝、铜褐裸伞、假根蘑菇等野生大型真菌,为浙南山区野生真菌资源的利用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浙南山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是由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牵头,丽水市农作物站、丽水市林科院、丽水市农科院等单位共同完成。各项目执行单位将继续做好大型真菌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挖掘浙江省大型真菌物种资源,注重食药用菌资源开发和特殊用途菌物的开发研究。省科技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鉴定会,并表示将继续支持这项涉及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公益研究事业,让资源更好地造福人类。(作者: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何伯伟;浙江省丽水市农作站顾新伟)"平泉滑子菇"和"海林黑木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日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2年8月3日发布的第1813号公告中,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河北省承德市"平泉滑子菇"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黑木耳"等134个农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据悉,近年来,食用菌产业一直是平泉县县域特色产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和重视。我国政府颁布多项政策法规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的野生食用菌贸易中,云南食用菌产值占比超过50%,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和质量却不理想。放眼当下,不断优化的国内政策环境和在国际上良好的合作关系都在为食用菌的出口快速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尤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云南食用菌出口贸易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对促进云南乃至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用菌》2010,(5):27-27
<正>云南省是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多年来,野生食用菌已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虽然今年百年一遇的大旱让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大幅减产,但全省做强品牌的信心不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云南省大力推动食用菌作为产业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3.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野生食用菌历史,奠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重要地位与属性,云南也逐渐将野生食用菌资源纳入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范畴,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栽培及旅游模式开发的现状,发现云南在野生食用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探索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叙 《中国食用菌》2020,(3):135-137
为了剖析以食用菌资源作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和乡村经济振兴间的关系,对当前食用菌资源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将食用菌资源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可以为食用菌资源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未来食用菌资源旅游开发的整体策略为发展以食用菌资源作为主题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处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气候温暖,森林资源,真菌资源十分丰富,现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对西藏野生食用菌资源作一介绍。 1、黑脉羊肚菌(小顶羊肚菌)Morchella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是我国华东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食用菌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新的发展增长点。通过梳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安徽的产业发展潜力与优势,并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包括加强种质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等在内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用菌》2007,26(5):13-13
2007年8月26日-29日,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在云南楚雄隆重举行,来自世界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余名食用菌专家齐聚楚雄,就野生食用菌的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云南食用菌产业是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特色生物产业。“十一五”期间,受全球金融风暴、技术壁垒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严重受挫。2006年~2009年出口创汇逐年下降,特别是2009年受欧盟提高牛肝菌尼古丁限量标准影响,我省2009年出口牛肝菌干品仅770t、创汇2054万美元,数量、金额同比下降27%和27.2%,牛肝菌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9.
建水县是云南传统的野生食用菌主产地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建水县食用菌生产资源,明确建水县野生食用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为今后建水的野生菌资源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提供参考。本文采用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半结构化访谈、关键人物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当地农户采收野生菌的收入情况、当地野生菌交易种类与价格。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建水县当地农户通过野生食用菌销售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向周边地区推广的价值。但是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20.
浅析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之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之学  自正权 《中国食用菌》2011,30(4):61-62,65
南华县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和交通区住优势,把以松茸为主的野生食用菌产业作为培强做大林业产业的突破口.实现了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抓好了建基地、活市场、强企业、促流通、打品牌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