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1 2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月经复潮、排卵与喂养方式的调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 经阴道分娩产后6个月内采用不同喂养方式的产妇随机各选取400例共1200例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婴儿喂养方式、月经复潮时间,采用B超监测卵巢排卵.结果 观察期内产后6个月内月经复潮的产妇纯母乳喂养216例,占54%,混合喂养312例,占78%,人工喂养351例,占87.75%.在观察产后6个月内排卵的产妇,纯母乳喂养192例,占48%;混合喂养288例,占72%;人工喂养344例,占86%.结论 纯母乳喂养可以推迟产后妇女月经复潮及排卵,调整生育间隔,达到自然避孕的结果,有益于母亲.  相似文献   

2.
孔碧华  何燕嫦  罗绮薇 《现代护理》2007,13(17):1631-1632
目的通过对12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月经复潮、排卵与喂养方式的调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经阴道分娩产后6个月内采用不同喂养方式的产妇随机各选取400例共1200例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婴儿喂养方式、月经复潮时间,采用B超监测卵巢排卵。结果观察期内产后6个月内月经复潮的产妇纯母乳喂养216例,占54%,混合喂养312例,占78%,人工喂养351例,占87.75%。在观察产后6个月内排卵的产妇,纯母乳喂养192例,占48%;混合喂养288例,占72%;人工喂养344例,占86%。结论纯母乳喂养可以推迟产后妇女月经复潮及排卵,调整生育间隔,达到自然避孕的结果,有益于母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者用B超对产后妇女进行B超监测、基础体温测量以及宫颈粘液评分等方法进行监测,探讨产后哺乳妇女首次排卵时间,为哺乳妇女确定避孕措施时间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者79岁,因月经复潮5年,发现卵巢瘤1年,双下肢浮肿2月于2002年7月24日入院。  相似文献   

5.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中的连续联合治疗方案,每日服用倍美安1片,连续半年,测定服药前后的血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空腹尿钙/肌酐(Ca/Cr)、骨矿含量(BMC)、雌酮(E1)、雌二醇(E2)、睾酮(T)。结果:与服药前相比较,ALP、BGP、Ca/Cr有显性下降,以Ca/Cr下降最为显,BMC维持不变,对照组的BMC下降4.9%。结论:HRT对骨形成和骨吸收均有抑制作用,但以抑制骨吸收为主,从而防止骨丢失,保持骨量,预防骨持疏松。  相似文献   

6.
哺乳期妇女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  陈康  王荣玉 《中国康复》2003,18(6):374-374
目的:探讨哺乳期妇女骨代谢变化规律,以确定补钙量与时机。方法:哺乳期妇女132例于产后1周、月经复潮1周及3个月时进行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产后1周时血Ca、骨钙素均降低,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雌二醇增高,月经复潮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掌握哺乳期妇女骨代谢规律对指导合理补钙和妇、婴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实验研究和临床报告证明,运动能有效地促成骨代谢。本文就适度体育锻炼对骨代谢影响的生理机制、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运动性骨代谢特点、以及运动疗法的骨代谢生理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性腺切除对家兔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切除家兔卵巢、睾丸后骨丢失情况。方法:选择48只家兔,20只切除卵巢,20只切除睾丸,对照组各4只家兔。手术后4,7和10周分别测定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肌苷、骨钙素含量和尿内羟脯氨酸,10周后处死家兔,测定胫骨骨矿含量,骨沉积速度、骨皮质宽度和类骨质宽度。结果:卵巢切除组(OVX)与睾丸切除组(ORX)比较,血清肌苷(μmoL/L)在4周时分别为82&;#177;4.66&;#177;6;7周时分别为78&;#177;4,40&;#17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而尿内羟脯氨酸和骨钙素含量OVX比ORX降低,OVX骨沉积速度、类骨质宽度大于ORX,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骨质丢失与雌激素之间有密切关系;睾丸切除后对骨质影响时间较短,7周后对骨质影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9.
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和临床报告证明,运动能有效地促成骨代谢。本文就适度体育锻炼对骨代谢影响的生理机制、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运动性骨代谢特点、以及运动疗法的骨代谢生理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妇女在妊娠期骨代谢变化规律,指导孕妇适时适量合理补钙,防止妊娠期骨质疏松。自1999-02-2000-07间,我们调查了86例未用钙剂补钙的孕妇,观察了妊娠期钙代谢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补钙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哺乳早期(3个月)产妇骨密度的变化。方法40例正常产妇按哺乳频率、是否补充钙剂、饮食习惯分组,检测产后3个月腰椎(L2~4)及股骨近端(股骨颈、转子、Ward's区)BMD的变化(以产后3d骨密度作基线)。结果产后3个月L2~4、股骨颈、转子骨密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Ward's区骨密度呈上升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分组后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哺乳早期哺乳频率、钙摄入量及产妇饮食习惯与骨密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2.
夏凤艳  张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48-1949
目的 观察哺乳早期(3个月)产妇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40例正常产妇按哺乳频率、是否补充钙剂、饮食习惯分组,检测产后3个月腰椎(L2-4)及股骨近端(股骨颈、转子、Ward's区)BMD的变化(以产后3d骨密度作基线)。结果 产后3个月L2-4、股骨颈、转子骨密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Ward's区骨密度呈上升趋势,但均无显性,分组后亦无显性差异。结论 哺乳早期哺乳频率、钙摄入量及产妇饮食习惯与骨密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3.
吸烟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吸烟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其规律性,寻找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对79例绝经后妇女吸烟者进行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测定,并与相同年龄、绝经年限、身高和体质量的不吸烟者进行比较。结果:吸烟者的骨密度[(0.53&;#177;0.05)g/cm^2]、尿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189.33&;#177;36.51)kIU/L]明显低于不吸烟者[(0.58&;#177;0.04)g/cm^2,(227.84&;#177;49.28)kIU/L],而吸烟中的血钙、血碱性磷酸酶(81kaljne phosphatase,ALP)、雌二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后者(t=2.146-2.954,P&;lt;0.01~0.05)。吸烟者按吸烟指数分组后,大量吸烟者(指数≥100,28例)的骨密度和FSH浓度明显低于小量吸烟者(&;lt;100,51例),同时前者中的血钙和ALP水平则明显高于后者(t=2.154-2.972,P&;lt;0.01~0.05)。吸烟者按年龄分组后,年长吸烟者(≥60岁,37例)的骨密度和FSH浓度明显低于年轻吸烟者(&;lt;60岁,42例),而前者中的血钙和ALP水平也明显高于前者(t=2.065~2.263,P均&;lt;0.05)。结论:吸烟可使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明显降低,并引起骨代谢指标紊乱,同时吸烟指数越高和吸烟者年龄越大,这种改变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骨代谢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实验诊断近年来发展迅速。对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观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察指标。骨的塑建 (Modeling)和重建 (Remodeling)是骨组织的不断更新、骨代谢的主要形式。在骨重建过程中 ,许多激素和细胞或体液因子影响骨的重建过程 ,通过促进或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发育及提高或抑制其活性对骨转换起加速或延滞作用。甲状旁腺激素 (PTH)、降钙素 (Calcitonin,CT)、1 ,2 5双羟维生素 D3[1 ,2 5(OH) 2 D3,骨化三醇 ]、雌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前列腺素等都属全身性骨代谢调节激素。一些与骨形…  相似文献   

15.
孔喜良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143-146
目的:分析近年来深入研究的几种影响局部骨代谢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通过探讨各种功能性分子间的作用和联系,从功能的角度了解其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试图勾勒出骨细胞生长、存活、发挥功能的局部体液化学微环境。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2—12相关骨代谢调节因子的文献,检索词“Bone metabolism,adjusting factors”,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1980-01/2002-12相关骨代谢调节因子的文献,检索词为“骨代谢,调节因子”,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骨代谢调节因子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骨代谢。②调节因子。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7篇关于骨代谢调节因子的文献,纳入2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众多的激素、因子共同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代谢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协同、促进、抑制的复杂关系,并形成网络。骨组织合成多种生长因子。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利于骨质的生长。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骨折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骨是转化生长因子B最大的组织来源和储存库。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间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过程、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以及骨发育和骨形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白细胞介素主要由吞噬细胞合成,为多肽类物质。推测P物质在骨的纵向生长过程中可能起调控作用。各种骨代谢影响因子均存在于骨组织中,因而任何时候骨细胞的微环境中都不是只出现某一种因子,也即骨组织代谢是由多种因子同时参与调节。结论:针对影响骨代谢各种功能性分子间的复杂网络关系,在微观领域进行分子结构功能模式的数字化、信息化的研究是其可行的途径,也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慢跑与舞蹈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和骨密度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慢跑与舞蹈两种不同的运动疗法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28名健康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慢跑组)与对照组(舞蹈组),每组14名,分别接受慢跑和舞蹈锻炼。慢跑锻炼方案为:靶心率100—110次/min,每次30—40min,每周5次;舞蹈锻炼方案为:靶心率80—90次/min,每次50—60min,每周5次,两组均锻炼6个月。在实验开始前一天和实验方案结束后次日对两组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MD)进行测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个月锻炼后,实验组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尿肌酐高于对照组(P0.05),尿钙、尿羟脯氨酸及BMD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较锻炼前血钙明显下降(P0.01)、尿钙明显下降(P0.01)、尿羟脯氨酸明显下降(P0.01),尿肌酐明显升高(P0.01)、BMD升高(P0.05);对照组较锻炼前血钙明显下降(P0.01)、尿钙下降(P0.05)、尿羟脯氨酸明显下降(P0.01),尿肌酐明显升高(P0.01),BM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跑比舞蹈在改善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方面效果更明显,且慢跑有轻度增加BMD作用,而舞蹈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对男大学生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美操运动对普通大学生骨密度和部分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本校健康男大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运动组(健美操)和对照组(较少参加运动)的骨密度和血清睾酮、血ALP、U—HOP及U—Cr等骨代谢指标,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腰椎(L2-4)和左股骨颈骨密度均较高,腰椎骨密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组的血清睾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运动组的血ALP要高,而U—HOP、和U—HOP/U—Cr比值要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坚持科学的健美操运动有利于提高青春后期男大学生安静状态下的血睾酮水平;健美操运动能够通过影响骨代谢来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提高青春后期男大学生的骨密度和骨量。  相似文献   

18.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损害、骨折危险性增加。近年来人们开展了大量有关骨代谢机制的研究,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其中瘦素(1eptin,LP)的发现并克隆使骨代谢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LP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LP有望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月龄SD雌性大鼠50只(体质量200~23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去势对照组、脉冲电磁场组、雌激素组、脉冲电磁场+雌激素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做腹腔开关手术,其余4组做双侧卵巢切除手术。术后3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证实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随后对正常对照组和去势对照组大鼠腹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kg,每2周1次;脉冲电磁场组大鼠选用强度为50Gs、频率为15Hz的脉冲电磁场行全身磁疗(以脊柱为中心),2h/d,1次/d;雌激素组腹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1次/2周;脉冲电磁场+雌激素组腹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每2周1次,同时进行磁疗。各组均于治疗后12周及处死前3d行口饲四环素。于24周末在全麻下将全部大鼠处死,行骨密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切片和骨形态学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正常对照组及去势对照组大鼠L2-L4的骨密度无明显变化,而治疗后脉冲电磁场组、雌激素组和脉冲电磁场+雌激素组的BMD(g/cm2)(分别为:0.142±0.069,0.145±0.004,0.144±0.007)较治疗前(分别为:0.097±0.010,0.094±0.010,0.094±0.010)显著增加(P<0.05)(t=-17.37,-24.38,-28.52);治疗后同期各组骨密度比较,大小排序为:正常对照组>雌激素组>脉冲电磁场+雌激素组>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缺乏致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众所用知,雌激素有助于维持骨量,由于绝经所导致的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引起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骨代谢的影响正成为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课题。雌激素缺乏对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β(interleukin-6,IL-6)水平、RAIC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细胞因子产生影响,这些细胞因子变化对破骨细胞功能、骨吸放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