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俊书 《丝绸》1993,(6):46-47
在我们日常的丝绸产品设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设想某一产品的针数是816针,平纹地,五枚缎花。这里的816(针)不是5(5枚缎)的整倍数,而816针和5枚缎又必须同时用。2.某一产品是1 280针,地部采用8枚缎组织,花部其中有3枚斜纹暗花。而1 280不是3的整倍数。即:1280/3=426.667。但在  相似文献   

2.
罗炳金 《纺织学报》2012,33(7):37-42
 为了使棉织锦能够体现传统Gobelin壁挂的艺术风格,简化棉织锦的组织设计和意匠的编辑过程,根据丝绸织锦的色彩与织物组织结构关系的相关文献和棉织锦的风格特征,基于空间混色原理和数码技术,将多种棉织锦纹样的各种色彩通过分解归纳,使其中的各种颜色经过有限的经纬色纱与相应的织物组织组合而成,通过多次的RGB试验和生产实践,设计出与传统丝绸织锦色彩组织模式不同的单色经六色纬、二色经六色纬、六色经三色纬、独特的棉织锦色彩组织设计模型。这样,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少量的经纬色纱和最基本的几个织物组织,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使棉织锦表面图案得到丰富的多色彩过渡及很强的层次感。这几种模型对风格多样的棉织锦开发具有较强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绉组织的复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勇  祝成炎 《丝绸》1998,(3):37-39
将常规绉组织与其它组织进行复合设计,以形成具有独特外观效应的新组织,对丝织企业产品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代茶器是我国茶器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宋代文人集会茶画直观且真实地再现了集会中的茶器.本文以宋代文人集会茶画中的茶器为研究对象,用图像学分析法,图像与史料、文物的对比研究法,总结出宋代文人集会茶画中的茶器:首先表现出以尚玉崇青的青白瓷、道用相彰的黑色瓷、彰显材质本色的竹木石茶器为主流的特征;其次剖析出受儒释道的影响,宋...  相似文献   

5.
从相同材质不同组织的肌理色彩表现、相同材质不同缂织法的肌理色彩表现、相同材质组织不同色线配置的肌理色彩表现3个方面,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纤维艺术中毛纤维组织肌理色彩的表现,认为在毛纤维艺术中,不同材料特性、经纬线的配置和织纹组织的变化,都能产生不同的肌理,其呈现的色彩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并掌握材料性能和织物组织的表现语言,有助于根据图形设计需要,分析图形所需的肌理色彩效果,并灵活、巧妙地选择运用,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形式美语言。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于几何结构和受力模型的织物外观模拟法和Matlab软件对多梳经编织物常见地组织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包括编链、六角网眼、加强矩形地组织等.对经编织物中纱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实现较真实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国家非物质遗产竹编画工艺原理进行总结,考察了四川省内各竹编画产地,搜集整理了各类竹编大师及企业的上百幅竹编画作品资料。通过对竹编画的编织方法和结构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竹编画常用组织类别及其在竹编画上的应用技艺特征和外观表现效果,探究了不同组织类别在竹编画中的色泽光影特点。竹编画常用组织有缎纹组织、斜纹组织、平纹组织及变化组织,竹编画通过竹丝颜色和编织组织的选配来影响色泽及光影明暗的变化,其中龚扇常用浅色作经纬,以组织的不同斜向形成画面;青神竹编画利用不同组织中平均浮长对色泽光影的影响来实现对图案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李莉 《广西轻工业》2007,23(9):106-107
在环境艺术中,色彩设计显现出一种其他设计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不仅包含着设计者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以其独特的色彩表达打动人心,并能够使环境承载设计师独特的审美趣味及文化趣味。从理论与实践上阐述了如何利用色彩表现,把生存空间布置得更加合理、美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亲切、温馨、有趣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吴耀行 《中国宝石》2007,16(4):213-213
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为彩宝首饰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当今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形、色、质更加倾心.彩宝的设计可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  相似文献   

10.
马铃琳  张聿 《丝绸》2013,(9):45-49
基于IFS方法和变维数理论,探讨研究各层基础组织互异的分形组织的设计方法。通过组织矩阵的迭代运算,将不同的基础组织嵌入分形组织的不同层次,生成一种全新的分形组织,外观优美,结构变化丰富。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填充组织的配合,设计出具有特殊结构和视觉效果的各层基础组织互异的分形织物组织,借助数码织造技术,结合纹织CAD,将设计的各层基础组织互异的分形织物组织应用到提花纹样中,在电子提花机上进行织造实验,从而获得一类结构复杂多变,织纹效果独特新颖的分形织物。实验结果表明,织物最终的纹理效果与设计基本相符,其设计与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苏州宋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时尚化的设计可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着装需求.文章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先从苏州宋锦的纹样、配色、织造、材质这四个方面做时尚化的设计研究,再进一步分析其应用于服装中的原则与方法.研究表明:1)时尚化的设计可增强苏州宋锦及服装的生命力;2)加深对苏州宋锦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提升设计的内在价值;3)在苏州宋锦的设计过程中对民族元素的时尚化表达与应用尤为重要,可为苏州宋锦在现代生活中更好的发展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6):162-170
以实验室自制黄豆酱为原料,考察可变频微波、121℃蒸汽杀菌及二者联合杀菌对黄豆酱菌落总数、色泽和质构的影响,并优化杀菌工艺。响应面试验优化黄豆酱可变频微波、121℃蒸汽二者联合杀菌工艺条件。121℃蒸汽杀菌对黄豆酱色泽影响较大,对质构影响较小,杀菌效果好,但时间长;微波杀菌对黄豆酱色泽影响较小,对质构影响较大,杀菌效果差,但时间短。响应面试验确定了121℃蒸汽与微波联合杀菌最佳工艺条件:经微波功率700 W杀菌90 s,再121℃蒸汽杀菌7 min。菌落总数为1.33×10~3 CFU/g,感官评分为94.6分,色泽L值为22.18,a值为8.91,b值为19.77。质构硬度为23.202 g,胶着性为13.186,咀嚼性为12.473。该文为黄豆酱的杀菌工艺研究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梳理了3000年来中国锦纹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包括各时期纹样的题材、色彩及构图特点,提出用解构重组的方法并结合现代表现手法,对传统纹样进行再设计,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研究有助于认清传统锦纹样的演变及其特点,也可为当代锦纹样的设计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华平 《丝绸》2012,49(5):50-55
通过对现代壮锦和传统的手工壮锦在织造工艺、组织结构、色彩、图案、材料、产品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说明了现代壮锦与传统壮锦的区别,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壮锦生产方向的建议,为壮锦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棉织物表面纹理的形成受原料、纱线、织物组织、织物紧度、加工方式、印染整理工艺的影响,并对人的心理与服装设计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过对广西民族织锦的实地调研,在分析其图案、色彩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从中提取典型的图案设计元素,进行靠垫提花织物的系列化图案设计,结合数码纺织设计和生产技术,开发了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织锦文化风格的现代家纺提花织物。  相似文献   

17.
用色度仪和质构仪对高蛋白挂面色泽和质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色度仪和质构仪分别测定添加不同比例脱脂大豆粉挂面的色泽和质构参数,分析了挂面的色泽参数、质构参数与面条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感官评价指标中的色泽得分与色度仪的亮度参数L!高度正相关,质构参数与感官评价指标无显著相关。分析认为,用色度仪的亮度参数L!取代感官评分中的色泽指标是可行的,质构参数中的硬度和拉伸距离与口感指标相关度较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研究了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对于全蛋液鸡蛋干质构指标以及色度的影响。三种磷酸盐可以显著改善鸡蛋干的质构特性和色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鸡蛋干质构和色泽的主次顺序为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复合磷酸盐配方为:三聚磷酸钠添加量0.174%,六偏磷酸钠添加量为0.141%,焦磷酸钠添加量为0.124%时,全蛋液鸡蛋干的品质特性达到最佳,主要质构参数硬度、弹性和色度值L*分别为848.762 g,0.923和78.98。   相似文献   

19.
Sliced (cut) and exterior (intact) surfaces of restructured cooked roast beef were inoculated with Listeria monocytogenes, treated with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CPC; immersion in 500 ml of 1% solution for 1 min), individually vacuum packaged, and stored for 42 days at 0 or 4 degrees C. Noninoculated samples were similarly treated, packaged, and stored to determine effects on quality (color and firmness) and on naturally occurring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cluding aerobic plate counts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Immediately after CPC treatment, regardless of inoculation level, L. monocytogenes populations were reduced (P = 0.05) by about 2 log CFU/cm2 on sliced surfaces and by about 4 log CFU/cm2 on exterior surfaces. Throughout 42 days of refrigerated storage (at both 0 and 4 degrees C), L. monocytogenes populations on CPC-treated samples remained lower (P = 0.05) than those of nontreated samples for both surface types. After 42 days of storage at both 0 and 4 degrees C, aerobic plate count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populations of treated samples were 1 to 1.5 log CFU/cm2 lower (P = 0.05) than those of nontreated samples for both surface types. CPC treatment resulted in negligible effects (P > 0.05) on the color (L*, a*, and b* values) of exterior and sliced roast beef surfaces during storage. For both sliced and exterior surfaces, CPC-treated samples were generally less firm than nontreated samples. CPC treatment effectively reduced L. monocytogenes populations on roast beef surfaces and resulted in relatively minor impacts on color and texture attributes. CPC treatment, especially when applied to products prior to slicing, may serve as an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intervention for ready-to-eat meat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