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子兵法》传入日本后,日本研究者做了大量的注释和评注工作,从哲学、文学、军事等多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不仅吸取《孙子兵法》的用兵思想运用到军事领域,而且广泛运用于商业领域,对日本的军事思想、经营思想和战略文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孙子兵法》贵势、造势思想的研究,得出《孙子兵法》的核心之篇是《势篇第五》,进一步延伸到二战以后,分析了当代的军事竞争特点,最终得出当今国际军事竞争的主流是科技竞争、高级人才竞争、时间竞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从《孙子兵法.计篇》中一句有争议的话入手,通过互文、比较、例证等各种手法来探讨其真实意义。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孙子兵法》的文本意义,领会和运用其中的军事思想都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孙子的事迹得到丰富,军事才能受到推崇;《孙子兵法》的文本几经整理,为后世《孙子兵法》的传本提供依据;《孙子兵法》的言论被广泛征引,成为秦汉学者阐释军事思想、评价军事人物和提出军事策略的依据;《孙子兵法》的思想在战争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些方面体现出秦汉时期孙子学的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孙子学的发轫时期。  相似文献   

5.
王刚  葛庆英 《考试周刊》2011,(34):142-143
军事是体育运动的起源之一,通过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发现,五千年前《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对现代体育运动有明显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类向群比赛中,《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项目比赛过程中的临场指挥,以及在赛后总结及奖励等普遍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孙子兵法》军事思想能够丰富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滨州学院学报》2022,(5):14-20
“用间”在《史记》关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战争记载中多处出现。通过最早的“用间”理论作品《孙子兵法·用间篇》对《史记》“用间”策略进行分类,可以发现司马迁的记载以“内间”为主,辅之以“死间”“反间”“生间”,同时还存在无法分类的部分。这反映出战国、秦汉时期“用间”实践与孙子“用间”理论之间有所区别。其中,《史记》记载战事中的“反间”内涵扩大化了,实际上类似于孙子所言“乡间、内间、反间”的结合体。这导致后世学者在解释“反间”时,常将《史记》具体记载作为《孙子兵法》“反间”的注解,但两者实际存在不同。“用间”的理论与记载是从春秋至秦汉军事理论与兵学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7.
《福乐智慧》中的军事思想与先秦《孙子兵法》军事思想有许多共性,说明这两种著作之间存在影响与继承的关系;同时《福乐智慧》中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又有许多差异,这说明《福乐智慧》不是完全照搬《孙子兵法》的,它根据自己本民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独特的民族气质,独创性地提出了适合自己本民族的一些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8.
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武的高祖父陈文子精通《周易》,孙子有条件在家族中学习《周易》。春秋时期已有运用《周易》军事思想直接指导战争的事实。《周易》中"师出以律","同人于野","左次无咎","击蒙","罔俘,裕如无咎"等思想在《孙子兵法》中都有更为明确的阐述和发挥。这证实,《周易》是孙子兵法的思想源头之一。了解孙子兵法对《周易》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益于我们今天对孙子军事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益于运用孙子兵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阅稿者的话     
《滨州学院学报》2007,23(5):I0001-I0001
这期《滨州学院学报》是一批青年学者研讨《孙子兵法》的特刊,据说,策划这期特刊是该院纪洪波院长创意并指导实施的,显然,这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创意。我抱着学习的态度阅读了编辑部送给我的60余篇论文,同时,也抱着苛求的态度审读了这些论文———因为我充当顾问,提出了选文意见。所选论文共41篇,内容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涉及《孙子兵法》的文本考辨、哲学阐释、思想分析、文化背景等传统研究课题,文章颇能发挥新意,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类特别关注《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尤其是在军事领域与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重在从《孙子兵法》中寻求…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流传国外,以在日本传播最早、影响最深。从日本大正时期至今百年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出,除了重视传统的解经释义、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紧密的学术传承之外,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最明显的特点还在于,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更加注重将《孙子兵法》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在战略和军事上的应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应用最为突出。这种研究和应用在21世纪将继续保持经久不衰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的文化很多方面受中国影响,中国汉字很长时间内是朝鲜唯一的书写文字,朝鲜五科考试《孙子兵法》列入其中,中国兵书传入朝鲜可能早于日本。朝鲜时代的知识分子把孙子思想作为哲学来学习,如今这部世界第一兵书创下韩国出版史的最高纪录,在韩国的普及率非常高,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生活领域,影响一代又一代韩国人。韩国企业家崇拜孙武和毛泽东,用兵法创造"汉江奇迹",掀起了"孙子经营学"的热潮。韩国学者用孙子精髓诠释中韩军事关系,应对朝鲜半岛局势,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兵学的经典之作,近代尤其是1937年全面抗战后对《孙子》的研究可谓盛极一时。近代早期西方军事学在华传播之时,《孙子兵法》作为传统兵学代表被冷落一旁,抗战开始后,它的重要地位一再得到强调,并被近代中国知识人反复研究,这个现象本身就传递着意味深长的信息。对民国时期的《孙子兵法》研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考察了近代军事学人在融合中西兵学上所做的努力与思考,并对融合中西兵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同时,还以民国《孙子兵法》研究为视角,研究了西方军事学在民国的传播情况,揭示了学术传播的语境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代,《孙子兵法》备受重视。一方面被整理、注解和播扬,曹操的《孙子略解》在兵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被创造性地运用到战场上,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武将和文人皆推崇孙武及其兵法的风气,终于汇聚成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三国人韦昭的《国语注》和张子尚的《孙武兵经》,终于确定了《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的"兵经"地位。  相似文献   

14.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5.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既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又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很多人都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此报告翔实反映了从香港特区行政官员到教育界、出版界、演艺界、商界和传媒界传播应用《孙子兵法》的理念和实践,其最显著的特色是文商并举,把孙子文化演绎得多姿多彩。台湾的孙子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如今已汇集了一批研究专家学者,研究领域也从军事延伸至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台湾重视孙子书籍出版,在大陆文物出版社公开出版《银雀山汉墓竹简》后,台湾孙子研究兴起新一轮高潮,孙子应用研究也异彩纷呈,孙子文化广泛普及到学校和社会,孙子战略的活学活用在台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孙子创作《孙子兵法》时正值春秋后期,可借鉴的文献很少。孙子受当时贵族学《诗》、用《诗》的社会风气及浓厚的《诗》学家庭氛围的熏陶,研习《诗三百》,为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而从中汲取精神营养。《诗三百》对孙子军事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了孙子"慎战"思想的形成,其战争诗含有孙子"为将"五事"中的"道"将"法"的萌芽,而突出军事威慑力量的描写则启迪了孙子全胜攻心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诡道"是《孙子兵法》的"唯一规则",这种学者们的传统认识,首先论证了孙子在《计篇》宣讲的主题,是其"兵法"的第一个重要法则,即如何估算国与国之间"兵力"的大小,从而"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进而指出的"兵者,诡道也",只不过是统一于他整个兵法之中、却与这第一法则相对应的第二个重要法则。孙子如此行文,是因为他习惯辩证地看问题,主张"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