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多见,患者当出现复杂的室性、室上性快速型早搏时,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发展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笔者自1983年用乙胺碘映酮治疗心律失常5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32例,女18例,年龄30—50岁28例,51一59岁14例,60岁以上8例。病因:冠心病30例(含心肌梗塞者4例),风心病4例,肺心病Ic例,甲克致心律失常2例,不明原因心律失常4例。心律失常类型:室上性32例,室性18例。二、疗效与观察方法治疗方法:以上病例均采用口服法,每次0.2克,每日三次,见效后逐渐减量至每…  相似文献   

2.
欧阳昕  林民忠 《人民军医》2011,(12):1076-107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预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到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发生激动传到异常心理失常和激动起源异常心律失常5例(9.6%)与15例(28.8%),对照组发生11例(22.0%)与33例(6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观察组发生轻度头晕、面部潮红3例;两组治疗期间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异常。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的发生,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近5年来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102例中资料较完整的86例,其中44例采用沈阳生化制药厂生产的助应素,42例采用传统方法综合治疗,两组对比观察,并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 ,因局部心肌缺血坏死 ,引起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 ,致使QT离散度显著增加 ,引起严重心律失常[1] 。是导致AMI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利用QT离散度对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是降低AMI患者早期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了 5 2例AMI患者溶栓前后QTcd的变化 ,探讨溶栓治疗对AMI患者QTcd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本院心内科监护病房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 5 2例 ,其中男性 3 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2~ 78岁 ,平均 5 7± 11 5岁。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高脂血症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并高脂血症中青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并追踪观察,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发生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心律失常、严重糖尿病、重度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脑出血为治疗失败。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高脂血症中青年患者通过综合治疗能减低血脂,从而降低血压,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而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低于对照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期前收缩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为6.00%、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接近(P>0.05)。结论 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促进其心律失常症状、血液流变学水平的改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2例AMI中50例并发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9%。在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占72%),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占60%)及房室传导阻滞(占52%)。从出现的时间看,窦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搏发生最早,半数以上在发病后5h内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自1982年~1992年10年间,采用口服胺碘酮(Amiodarone)合并安定(Diazepamum)治疗心律失常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21岁~78岁。心律失常类型:房性早搏6例,房颤2例,房颤伴室性早搏4例,交界区早搏2例。室性早搏6例,病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快速心律失常是常见、多发病 ,射频导管消融术 (RFCA)可以避免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便 ,以及免受外科治疗的痛苦。本研究报道 6例部队老年人行RFCA治疗的结果及随访。资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我院及外院 1992年至 2 0 0 1年收治的 6例快速心律失常老年患者 ,年龄 >75岁 ,其中 5例男性 ,1例女性 ,平均年龄 (77± 5 ) 75~ 83岁 ,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明确的心动过速病史 ,发病时间半年至 5 0年不等 ,心律失常种类包括房室结双径路(AVNRT)、房室旁路 (AVRT)、房扑 (AF)。并发高血压 4例 ,高脂血症 3例 ,2型糖尿病 1…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开展镇痛科一年来,应用肩胛上神经阻滞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02例,其中男44例,女58例,年龄40一70岁,病程10天至10余年不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术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确诊为AMT并实施PCI术的102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EDD、LVEF、CI以及SV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AMI急性PCI术后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吴小平  王丰文 《人民军医》1999,42(4):212-212
普罗帕酮(心律平)是一种高效、速效抗心律失常药,对抑制慢性复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我们采用本药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56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13~71岁,平均41岁。心律失常病史1个月~9年,平均2.4个月。47例住院治疗,9例门诊观察。均曾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但无效或效果不佳。频发室性早搏24例,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9例,冠心病13例,预激症候群(WPW)2例;阵发性房颤、房扑(冠心病5例,风心病3例,病因不明1例)及慢性房颤(风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各9例;频发性交界早搏(病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酒精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48例病人,男性45例,女性3例,年龄26~52岁(平均41岁);其中饮酒5年10例,7年24例,8~12年14例.给予FDP 10 g、极化液250 ml加ATP 40 mg、辅酶A100 u、维生素C2 g静点,1/d,15 d为一疗程,不加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后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分级,三级以上27例,二级11例,三级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10例,经治疗后心律失常全部消失的22例;减少70%的19例,减少50%的4例,3例无变化.全部症状消化的39例,继续按上述剂量饮酒半年复发率占35%(11/48);每天饮酒少于50g或酒的复发率占12.5%(6/48).结论 FDP治疗酒精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6年4月~1997年4月应用头孢唑啉钠与甲硝唑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发呼吸道感染10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根据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收治慢性肺心病并发呼吸道感染102例中,男性59例,女性43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5.
维拉帕米常用于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而且疗效较好。虽然其致心律失常作用已被重视 ,但临床上有时忽视它的配伍禁忌。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近 10年使用维拉帕米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 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其原因 ,以利临床合理使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近 10年收治的患者中 ,使用维拉帕米出现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引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 30例。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4~79岁 ,平均 (5 0± 5 )岁。 30例中 2 0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脏器病变。冠心病并房颤 7例 ,风心病心房纤颤 5例 ,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的LVEF、LVEDD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更改善(P<0.05或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02月~2013年8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3例,应用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纽6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院1979—1993年15年间收治的117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病例进行随访观察,对其急性期治疗后再次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再次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及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1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为我院自1979年以来收治病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4.5岁。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以肝脏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除主要损害肝脏外,常累及多种器官。据1983年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资料,急性肝炎791例中有102例、慢性肝炎942例中有126例具有肝外系统表现,包括皮肤病变、关节疼痛、心律失常、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肺炎、血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这些表现常常掩盖了肝炎的症状而造成误诊。下面报告一例以心悸为主诉的急性肝炎,以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们对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高龄老年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96例中,男113例,女83例;年龄75~94岁,平均84.6岁。疾病类型:冠心病94例,扩张性心肌病12例,传导系统退行性心脏病70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肺心病6例。心律失常类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8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双束支或三束支传导阻滞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