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肾内血流的灌注参数和肾功能测值的关系,了解慢性肾炎患者肾脏损害的程度。方法根据美国肾脏疾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诊断及分期标准选择慢性肾炎患者6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并利用血流分析技术观察肾脏的血流灌注,计算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将肾血流灌注参数与肾功能测值及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慢性。肾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着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差异越显著。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炎各期肾血流灌注观察,可以监测慢性肾炎患者的。肾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法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的共同转归 ,病情严重 ,难以逆转 ,多年来 ,始终是肾科临床的一大难题。近两年 ,我们从益气活血立法 ,仿补阳还五汤之意 ,将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两种静脉制剂按照传统的中药配伍原则进行联用 ,治疗该症 19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按照 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修订的关于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及分期标准 ,选择 1998年~ 2 0 0 0年在我院诊治的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病人 36例。按中医辨证均具备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  相似文献   

3.
我国单肾畸形发病率是万分之0.29,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单肾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竭的危险明显增加,早期判断有助于控制肾衰竭进展[1,2]。目前,血肌酐是临床诊断慢性肾衰竭的主要依据,但它不是单肾合并早期肾衰竭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单肾畸形患者,采用彩超检测肾脏长度及体积,探讨其与合并早期肾衰竭相关性的关系,为其进一步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血流和肾脏内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3年来采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的 7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用彩色多普勒监测肾血流 ,用放免法检测尿 6 -酮 -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 以评价肾脏内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水平。结果 :78例经PGE1治疗后肾血流明显改善 ,肾脏内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不平衡得到纠正 ,肾功能好转 ,尿蛋白减少。结论 :PGE1具有改善肾血流、纠正肾脏内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不平衡 ,副作用小的优点 ,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排斥反应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肾移植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观察移植肾的结构及体积、肾皮质厚度、肾动脉内径、血流灌注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术后随访最长者达4年,45例移植肾功能正常,未发生排斥反应者,其移植肾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为边界清晰,肾内结构清楚,皮、髓质界限分明,血流丰富。1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可见移植肾明显肿大,肾实质血流信号稀少,叶间动脉呈断续闪烁状,弓形动脉几乎无血流信号。10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可见移植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肾皮质与肾髓质界限不清,肾内血管分枝稀疏,血管树不连续,弓形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往往不显示,为低速高阻血流。血流动力学参数显示,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肾动脉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明显增高,舒张期峰值流速减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者的肾动脉内径明显缩小,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峰值流速明显减低,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明显升高,与肾功能正常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独特的优点,无创、便捷,其所测得的移植肾形态学数据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排斥反应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肾移植术后的常规峪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 ( 3D CDU)在移植肾术后监测中的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三维彩色多普勒图像处理工作站 ,采用磁场空间定位自由扫查系统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 34例进行三维图像获取 ,脱机后进行肾脏结构及血流的三维图像重建与显示。 结果 正常移植肾 3D CDU血流呈珊瑚状 ,立体分布于整个肾实质 ,信号均匀、对称、完整 ;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时移植肾血流信号明显稀疏 ;发生急性排异反应时移植肾血流信号呈斑块状或短棒状 ;血管栓塞时 ,栓塞血管的供血区域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34例 3D CDU表现均与患者临床或病理结果吻合。 结论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新技术具有信息量更丰富 ,动、静脉血流显示更完整、直观、立体感强且灵活多样等优点 ,是对二维超声成像的一种有意义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肾脏损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往往会进行性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对制定防治措施,延缓病情进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肾血流的测定是评价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无创检测手段,能早期评价肾功能.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诊断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CDFI可以在二维超声基础上直观动态地显示血管管壁血流充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这是其他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所不能及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CDFI是评价DN肾脏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在预测肾脏损害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对肾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双功能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55例肾血管病变,包括肾动脉狭窄、肾小动脉硬化、肾动脉发育不良、肾动静脉畸形、急性肾静脉血肾静脉曲张。与其中38例有完整肾血管造影检查资料的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95%。结果认为综合多普勒定量指标、典型的多普勒频谱形态和征象各的彩色血流图象,能够对多种肾血管病变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结节为颈部常见疾病,超声是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常用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反映甲状腺结节内部血管分布及血流情况,且三维超声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可反映结节内部血流信息,比二维断面血流显示更加精确,并且可以定性、定量判断结节内部血流情况,为临床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的研究显示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纤维化与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关系密切。同时认识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引起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还可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参与肾脏纤维化的过程。而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发现其具有降血脂以外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 ARF 患者,临床根据病因不同,将 ARF 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三组,其中肾前性组51例,肾性组27例(其中不包括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 ARF,后文亦同),肾后性组8例。肾前性组及肾性组 ARF 患者积极给予对症治疗,病情未缓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肾后性组患者在解除梗阻后,病情未缓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超声检查,观测其平均肾脏长度、平均肾脏体积及肾脏血流灌注情况,测量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结果:肾性组与肾前性组及肾后性组其 Scr 及 BUN 分别比较,P ﹤0.05;肾性组与肾前性组及肾后性组分别比较,其平均肾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性组与肾前性组平均肾脏体积比较,P ﹤0.05;而肾性组与肾后性组比较,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肾前性及肾性ARF 超声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实质增厚,回声增强,肾锥体肿胀,回声增强。肾后性 ARF 超声表现为:双肾增大伴中、重度积水,肾实质变薄,肾锥体消失或基本消失。结论:不同病因的 ARF 其超声影像有其相应的特征性变化,早期识别有助于临床的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5年间收治的肾下腹主动脉及其远端肢体主干动脉急性阻塞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SA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示术后8例痊愈,2例分别死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再栓塞肠坏死及肾衰竭。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简便而有效的筛选诊断方法,DSA是直接的诊断指标;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和血管重建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是终末肾功能衰竭的替代疗法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 ,临床上经常遇见血管较复杂的病例 ,大大地减少了手术成功率。为避免手术盲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选择并运用彩色多普勒对拟作血透的肾衰患者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分枝主干行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测定 ,并对其能否创建血管通路进行术前评估。资料与方法所选病例均为 1987年~ 2 0 0 1年在我中心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拟作血透治疗者共 186例 ,均为临床上血管条件较复杂的病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 86例 ,男 40例 ,女 46例 ;年龄 17岁~ 94岁 ,平均年龄 6 8.5岁。 6 0岁以上者 5 4例 ,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 ,现将我院收治的 5 0例老年人慢性肾衰竭患者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自我院近 5年来肾内科住院资料比较完整的慢性肾衰竭 12 0例。诊断标准参照叶任高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的标准〔1〕。2 一般资料  12 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 ,老年人 (A组 ) 5 0例 ,男 46例 ,女 4例 ;其中老年前期 (A1组 ) (5 0岁~5 9岁 ) 2 3例 ,老年组 (A2 组 ) (≥ 6 0岁 ) 2 7例 ;原发病中慢性肾炎 18例 ,高血压肾硬化 14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梗阻性肾病 8例 (前列腺肥大 2例 ,双肾结石 6例 ) ,…  相似文献   

15.
目前,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仍然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而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家庭负担。如何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临床常用饮食治疗、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有一定的疗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是海带中提取的褐藻多糖硫酸脂,具有抗凝、降血脂等药理活性,本文拟观察该药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浴治疗慢性肾衰竭45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变发展到终末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病证。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血液净化及肾移植等替代疗法二大类。但肾替代疗法费用昂贵 ,许多患者不能承受。而中医中药治疗却有这方面的优势 ,笔者于 1998年曾师从上海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学习采用中西医结合对肾脏病的治疗 ,效果显著。其中陈师运用药浴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一法 ,具有简便、实效的特点 ,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开展。本文收集了 1999年~ 2 0 0 1年我院及部分龙华医院肾科 8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资料 ,总结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谱勒超声正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通过它可以了解肾血流动力学、肾血流速度、肾血管阻力指数等 ,我们选 4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开搏通前后进行肾血管阻力指数的测定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 女 1 5例 ,男 2 6例 ,年龄 2 3岁~ 74岁 ,均符合 1 993年国际高血压会议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史 1年以上 ,并根据病程长短 ,分 3组 ,1组为病程在 1年 ,2组为病程 5年 ,3组病程 7年~ 1 0年。2 方法 开搏通试验 是将开搏通 50mg顿服。所有病人用彩色多谱勒超声 ,在开搏通前后 1h测肾血流和肾血管阻力指数 ,包括肾动脉近端…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衰竭是内科的危急重症,其治疗的首要目标在于挽救生命,其次也应注意防止肾脏病的慢性化。急性肾衰竭可以分为肾前性氮质血症、肾后性梗阻和肾实质性肾衰竭。肾实质性肾衰竭的病因又可以分为肾小球性、小管性、间质性和肾血管性。一般而言,在怀疑是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后,除非是典型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均应该在1周内完成急诊肾活检以明确诊断。如不能开展该项目,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衰竭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作为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历来受到重视。研究某些实验室指标在DIC诊断中的意义甚为必要。本文通过对分子标志物D -二聚体 (D -Dimer)、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DIC诊断中的价值 ,拟为DIC的早期诊断提供更敏感的诊断指标 ,用于指导临床。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998年 11月~ 2 0 0 1年 9月我们共观察患者 2 4例 ,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2 2岁~ 6 0岁。其中急性肾衰竭 (ARF) 15例 ,慢性肾衰竭 (CRF) 5例 ,肾病综合征 4例。均进行DIC筛查实验 ,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在检测移植肾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肾移植受者术后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46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分为3组,移植肾正常组(30例)、急性排斥组(9例)和慢性排斥组(7例),并与超声引导下肾组织穿刺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移植肾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高于移植肾正常组;急性排斥组肾脏长径及肾皮质厚度明显大于移植肾正常组;慢性排斥反应时肾皮质厚度、肾脏长径、宽径均小于移植肾正常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对移植肾血流灌注及排斥反应判断有独特的优点,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以及肾皮质厚度可作为有无移植肾排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