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步进电动机细分电流波形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  陆永平 《微电机》1993,26(1):51-53
1 引言步进电动机采用细分驱动能提高分辩率,减少力矩波动,解决步进电动机的低频共振。如何选取细分电流,使步进电动机的微步距角更均匀,一直是细分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获得圆型旋转磁场来确定细分电流,找出较佳的细分方案,得到了满意的细分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动机的细分驱动系统,利用电流合成矢量的旋转法实现了恒流驱动的高精度细分方案,通过选择步进电动机相绕组细分电流波形,使步进电动机的细分技术达到了高精度细分的水平。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平稳、噪声小、功耗低、可靠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王英  张子忠 《微特电机》1991,(3):18-20,38
本文对由硬件实现反应式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细分电流的选择要求,通过对几种电流波形的分析及实验结果,证实了反应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的电流要求。  相似文献   

4.
步进电机驱动源的软件细分控制法杨晨光,周永安,沈俊楠目前我国使用的步进电机驱动源多种多样,但要使步进电机运行平稳,提高精度,使用细分法控制效果较好。国内驱动源细分方法主要采用硬件细分,随着细分数的增加,需增加大量的硬件电路,既增加了体积,又增加了电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分辨率、减小电动机的低频振荡,提出了细分驱动控制技术的解决方案.结合步进电动机的特性,阐述了细分驱动的原理,采用了具有128细分的专用模组GS-D200M来驱动两相步进电动机.通过对整个系统的测试,系统分辨率为50″,机械振动小、稳定性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将矢量控制思想应用于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细分驱动系统设计中,将步进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并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步进电动机恒转矩、等步距角任意细分驱动。同时,在常规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SVPWM简化算法。该算法将电压矢量圆划分为3个区域,减少了算法的计算量,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矢量控制的步进电动机细分驱动系统实现了步进电动机任意细分驱动,提高了步进电动机控制精度,增加了步进电动机的应用范围。实验结果也验证了采用SVPWM简化算法设计程序执行速度比常规SVPWM算法更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STM32F103芯片,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进行电流矢量控制和高细分数驱动,并使驱动器实现加减速控制功能,增加位置闭环控制和通讯接口,实现了全数字化的任意细分数驱动。细分数恰当时,步进电动机相电流波形平滑,振动、噪声较小,系统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片机PWM功能的步进电动机细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一般为1.8°/0.9°,为适应微小角度控制,需要对步进电动机步距角进行细分.基于单片机的PWM功能,设计了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分析了步进电动机绕组电感对电流暂态效应的影响,通过编程实现步进电动机步距角24细分;设计了简易实验装置,并对硬件电路和程序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器及编写的控制程序可以实现步进电动机的细分驱动,且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以电流矢量恒幅均匀旋转原理为基础的步进电动机细分驱动技术.设计利用单片机的SPWM控制的电流矢量恒幅均匀旋转的细分驱动模式,并通过软件实现多种细分驱动控制,在此基础上为修正误差引入电流反馈环节,实现了对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精确运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定位精度要求,有效地抑制了运行噪声和机械振动.  相似文献   

10.
潘海燕 《微电机》2006,39(4):49-50,56
为了实现步进电动机平稳运行,该文基于圆的多边形逼近,导出了步进电动机恒力矩细分驱动时各相电流值的递推公式,实现绕组电流的实时计算控制。文中给出了其细分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中提出使用全集成电路设计制作的具有高稳定度的高频锁相环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其频率调节采用十进制,直观方便,可用作通用的高频信号发生器,也可方便地用作调频无线电广播发射机的高频信号源.  相似文献   

12.
记者:陈经理,你好!首先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海信北京营销中心以及海信品牌在北京的发展情况好吗?陈:好的。我们海信北京营销中心所辖的产品主要包括电视、空调、电脑这三大系列。从目前来看海信产品在北京家电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据有关部  相似文献   

13.
大功率高频高压变压器的试验及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分析一台大功率高频高压变压器的故障原因,搭建了试验平台并对该故障变压器和同等规格的无故障变压器进行了空载试验和波形录制;采用电流波形比较法对比分析了试验波形以总结其波形特点;根据变压器的绝缘结构提出了考虑寄生参数的等效电路并给出简化工作电路。研究表明空载电流大是由分布电容引起,而非气隙异常导致。通过电流波形比较,得出高压线包(层、匝)间绝缘击穿的故障结论,与拆卸观察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评估硅IGBT和碳化硅MOSFET等高压大功率器件不同电应力及热应力条件下的栅极可靠性,研制了实时测量皮安级栅极漏电流的高温栅偏(high temperature gate bias,HTGB)测试装置。此外,该测试装置具备阈值电压在线监测功能,可以更好地监测被测器件的状态以进行可靠性评估和失效分析。为初步验证测试装置的各项功能和可靠性,运用该测试装置对商用IGBT器件在相同温度应力不同电应力条件下进行分组测试。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老化初期漏电流逐渐降低,最终漏电流大小与电压应力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栅偏电压越大,漏电流越大。该测试装置实现了碳化硅MOSFET器件和硅IGBT器件对高温栅偏的测试需求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封装。  相似文献   

15.
大功率高压高频变压器模式和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功率、高压、高频变压器的特性及设计特点,并对其设计模式及损耗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大容量高速开关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波  邵富平 《河北电力技术》2004,23(5):24-25,41
根据部分电厂高压开关开断容量不足的情况,介绍了其替代产品大容量高速开关装置的原理、特点与实际应用情况,并介绍了各项参数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吴星华 《电源世界》2007,(10):62-65,34
本文介绍由PF1000A-360型AC-DC功率变换模块和IPM-4M型全桥式DC-AC高频大功率变换模块组合设计的新型模块式高频(22~25kHz)高压(100~120V)大功率(1000W)开关电源。并阐明该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及模块特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功率直流电源普遍采用直流链接技术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案,电网侧电流谐波较大、功率因数较低且尺寸较大。基于高频交流链接(HF AC link)技术的变换器具有优异的电网侧性能,且不需要大容量的直流储能环节和滤波电抗器,尤其是在大功率电源中有利于减小尺寸,结合串联谐振电路,还可以减小损耗,以满足移动平台对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要求。采用状态平面图法分析了在三相激励条件下的串联谐振电路断续模式下的电流特性,并得到了精确的控制参数表达式,对串联谐振电路采用脉冲密度调制(PDM)的方式调节和稳定直流电源的输出。在对单脉冲电流特性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电网相位进行前馈的控制策略,并构建了前馈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表明在负载电阻560Ω上产生28.6k W,即4k V的条件下,电压纹波低于1%,输入侧功率因数为1,各相电流总谐波含量低于5.5%。  相似文献   

19.
高效率高增益Boost-Flyback直流变换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与反激拓扑有机组合思想的Boost-Flyback变换器,Boost环节与反激环节共用输入支路,使电感一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消除了漏感损耗,并实现了开关管电压钳位,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Boost与反激环节的输出支路串联,实现了高电压增益;Boost-Flybaek变换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同时减小了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纹波。提出新拓扑的DCM-ZVS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并在开环方式下实现了输出功率的控制。详细分析拓扑的工作原理、电压增益特性及控制方法。通过230W30V/380V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刘军  石健将 《电源学报》2008,6(4):309-312
本文介绍一种高频高压谐振功率变换器,利用高频升压变压器的寄生参数作为谐振元件,与外加谐振电容组成串并联谐振环节。采用断续谐振电流的工作方式,实现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本文在分析电路的临界工作状态基础上,得出了临界负载电阻的表达式;当输出负载大于或小于临界负载电阻时,电路的工作模式顺序以及正反向谐振过程的时间均不一样,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设计了一台实验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