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种芳香胺类有机EL材料性质的最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种芳香胺类化合物E-12、E-13、E-14和E15均为性能良好的有机电致发光(EL)和光致发光(PL)材料。采用最子化学计算方法,用RHF/AM1方法优化其构型,用RHF/CIS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几种稠环芳烃有机EL材料性能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几种稠环芳烃化合物电致发光(EL)材料的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能量梯度法优化构型,对各优化的构型作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RHF/CIS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并给出了化合物EL1,EL2电子光谱的最大波长λ与CIS组态之间的关系。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PM3对几种含氮芳烃电致发光材料(EL)的性质进 行了理论研究,对化合物FL-7,作了构象分析,找到了能量最低的构象。对各化合物优化后 的构型作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CIS方法计算电子光谱,并给出了4 种化合物FL-4,FL-7,FL-10,FL-12的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AM1对几种稠环芳烃电致发光材料(EL)的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对9,10-二苯基蒽作了构象找出了能量最低的构象。对各化合物优化后的构型作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CIS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并出了4种化合物电子光谱的波长λ功能CIS组态数之间的关系。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几种多环芳烃化合物EL材料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显威  任译 《发光学报》1998,19(2):164-168
采用从头算方法(RHF/4-31G)和半经验方法AM、PM3对几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电致发光(EL)材料的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三联苯作了构象分析,找出能量最低的构象,即两侧苯环分别城外各扭转41.6°±0.5°,对各优化后的构型作振杂质镁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RHF/CIS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并给出了化合物E2,E3电子光谱的波长λ与CIS的组态数之间的民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报道了吩噻嗪系列衍生物作为电致发光(EL)材料的结构表征、光谱性能及RHF/PM3系列方法的量子化学半经验计算,并比较了实验的UV-vis,IR,FL光谱与理论计算结果,所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从微观上分析了该系列衍生物的光谱性能,解释了它们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周连祥 《发光学报》1992,13(1):47-56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研究粉末电致发光(EL)器件频率特性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最少和最一般的设备条件很方便地测量粉末EL器件的有功电流、无功电流、损耗角和发光效率等重要参量及其随频率的变化特性.也可用来简单快速地测量介质和电容器的损耗特性. 试验并论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其物理依据.分析了方法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  相似文献   

9.
四种黄酮类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采用能量梯度法对各化合物的构型进行了优化。所得结果表明,在4个化合物中,左侧两个六元环均在同一个平面内,而右侧苯环平面与该平面有大小不等的扭转角。对4个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说明所得构型基本合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计算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三种黄酮类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PM3对三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各化合物优化后的构型作了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计算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场下电荷的注入过程及激子的解离和复合过程,建立了单层有机发光器件电致发光(EL)效率的理论模型。计算表明:(1)当金属/有机界面势垒高度大于0.3eV时,器件的EL效率很低,降低金属/有机界面势垒可以显著提高器件的EL效率;(2)在较低偏压下,注入过程对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起主要作用,但在高偏压下复合过程起支配作用。这一模型可以阐明注入和复合过程对有机发光器件EL效率的影响,对选择发光材料、优化器件结构和提高器件EL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种农药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异丙威、速灭威和抗蚜威三种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在 B3LYP/6-31G 水平下,对化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参数优化。经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说明优化所得到的构型是势能面上的稳定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组态相互作用(CI)方法在溶剂化效应PCM模型下计算了荧光光谱,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农药分子具有较强的共面性,为超共轭体系。随着供电子基团的加入,荧光光谱的波长增长,谱线发生红移。此外,取代烷基的加入对分子的荧光光谱影响较小,而胺基的加入对分子荧光光谱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三种常见农药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扑海因、啶虫脒和西维因是几种较为常用的农药分子。文章对此三种化合物分子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G水平下优化了这三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中,均未出现虚频率。基于此,在B3LYP/6-31+G的水平下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此外,作者还发现扑海因分子中形成了分子内氢键,但是不太稳定,其键长为0.234 8 nm左右。  相似文献   

14.
四种芳香稠环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宇  刘珊  杨铭  廖显威 《发光学报》2006,27(3):363-366
芳香稠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并且一般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是一类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这类物质的光谱在近来的科学研究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对4种芳香稠环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4种化合物的构型进行了全参数的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构型作了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说明所得优化构型基本合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计算4种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缩酮席夫碱是良好的阴离子识别剂,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3种缩酮席夫碱阴离子受体与阴离子客体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电荷分布、结合能等方面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阴离子受体分子的阴离子结合位点位于亚氨基-NH-部,受体分子和阴离子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阴离子有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受体分子中,且转移的电荷量为R3-3 R3-2 R3-1,在考察的阴离子中,F~-与受体分子的结合能最大,而在3种受体分子中,R3-3对阴离子结合能最大.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3种有较高杀霉活性的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探索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设计具有特定光电转换功能材料的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的构型优化表明,分子具有一定的平面结构,且具有较大的离域π键。对优化后的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其最小振动频率分别为13.50,9.66,7.53cm^-1,均未出现虚频率。4种化合物的HOMO和LUMO之间的能量差△E分别为7.838,7.706,7.288eV,△E较小,离域电子容易激发。在此基础上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光谱,选用1153个组态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7.
用Gaussian03W程序在B3LYP/631G和HF/631G水平上对二苯二硫(DPDS)和二苄二硫(DBDS)的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分子轨道指数及与铁原子簇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理论计算.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了反应的活性原子和活性键,讨论了DPDS和DBDS与铁原子的作用方式,用前线电子密度,超离域性指数,原子净电荷及化合物与铁原子簇的化学吸附作用能等参数作为判据分析了DPDS和DBDS与铁原子间键合的强弱,反应性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DPDS和DBDS与铁接触时,趋向于S-S键与C-S键断裂,在较为缓和的摩擦条件下,DPDS的抗磨作用优于DBDS,在较为苛刻的摩擦条件下,DBDS的极压作用优于DPDS,与摩擦学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带有新型电子给体的D-π-A型三腈基呋喃衍生物(DCDHF-2-V),并采用旋涂法制备出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均匀的聚合物薄膜.采用UV17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以及薄膜状态下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薄膜状态下化合物的吸收峰有一定蓝移,吸收带变宽.随溶液极性的增加,荧光光谱的最人峰值波长逐渐红移,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以及斯托克斯位移也有较大变化.据此计算出DCDHF-2-V分子激发态与基态偶极矩之差为35.68×10-30C·m,并根据双能级模型确定了分子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β随波长的变化情况,当激光基频波长为1064 nm时,β为3323.4×10-40m4/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