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 垂直筛板(New VST)是塔器中的一种新型塔板结构。它是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的高效喷射型塔板,与浮阀、筛板、泡罩塔板相比,它具有高效率、大通量、低压降等优点。因而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就塔板与降液装置而言,New VST与浮阀、筛板、泡罩塔板并无太大不同,其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型垂直筛板塔(New VST)单罩操作时塔板空间液体的停留时间问题.根据气、液两相在塔板空间的流动状态和产生液滴的大小以及液滴在塔板空间的受力状况,对分布在塔板空间的液滴的停留时间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尺寸液滴在塔板空间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可以对塔板空间不同粒径液滴的停留时间或者空间全部液体的停留时间进行估算,为研究塔板空间的气、液传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错流塔盘板上存在液位梯度、造成大型塔器气液分布不均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穿流全喷射塔板(TST),并以空气-水和空气-CO_2-水体系为操作介质,对其水力学和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喷射塔板相比,TST具有压降小,漏液和雾沫夹带少的特点。在高板孔动能因子区,TST获得了比New VST更高的传质效率。  相似文献   

4.
俞晓梅  朱锦忠 《化学工程》1995,23(3):43-46,67
介绍了作者近20年来开发的DJ型塔板所具有的低压降、高通量、气液分布均匀等突出优点及工业应用情况,并对各种高液气比操作和轻烃分离中该塔板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比较系统地提供有关使用HVGT及New VST塔板的精馏塔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并举例说明。此外,还与筛孔塔板及浮阀塔板进行了对比,显示了这两种塔板比传统鼓泡式塔板所具有的优越性,可供有关化工厂及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垂直筛板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维勤  沈自求 《化工学报》1983,34(2):184-193
在有机玻璃矩形塔和直径1.2m的圆塔上用空气-水系统研究了VST的流体力学性能.实验测定了各种几何参数和流体力学条件对塔板压降,气速上、下限和液体提升量等的影响,并从水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获得了相应的关联式.为了降低VST的塔板阻力,研究了升气孔的形式.实验表明,圆弧形喷嘴孔VST可使塔板阻力降低40%.  相似文献   

7.
新垂直筛板塔的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在一有机坡璃单罩体模型上,用空气-水系统,对不同的罩体研究了VST的流体力学性能。实验测定了各种几何参数和流体力学条件对塔板压降,气速上、下限和液体提升量的影响,并从水力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讨论,获得了相应的关联式。为了降低VST的塔板阻力,我们改进了塔板上升气孔的开孔形式。实验表明,圆弧形喷嘴升气孔VST可使塔板阻力降低48%。  相似文献   

8.
对以VST为代表的帽罩式气液并流接触塔板的的板效率,提出了传质池与混合池定数双池模型,推导出液相Murphree板效率数学模型,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验算,所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型垂直筛板塔在氮肥工业中的开发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佩衡 《化学工程》2000,28(2):18-22
介绍新型垂直筛板塔 ( New VST)在氮肥工业的综合塔、饱和热水塔中成功进行技术改造的典型实例及 New VST的优异性能 ,展现了该塔在氮肥工业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MD型塔板及其改进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晓梅  徐崇嗣 《化工设计》1994,4(6):17-20,30
MD型塔板是一种引进的优良塔板。本文介绍了对MD型塔板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研究,以及对其改进型的开发研究和工业应用,改进MD型塔板具有MD型塔板的固有优点,并在塔板和降液管结构上有所改进,以满足特大液气比操作和高效节能的生产要求,工业应用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杜佩衡 《气体净化》2005,5(4):145-149
介绍了新型垂直筛板塔(New VST)在氮肥工业的综合塔、饱和热水塔中成功进行技术改造的典型实例及New VST的优异性能,展现了该塔在氮肥工业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尿素合成塔板的结构型式影响尿素合成CO2转化率,市场上多种"高效"塔板并存,工程上难以正确选择,存在"高效"塔板"CO2转化率并不高"的现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应用湍流模型模拟并分析了卡萨利Z型塔板和喷射型塔板气液两相流混合及流动特性,并用CO2气含率间接表征气液两相流的混合均匀程度,进而间接反映塔板的效能。在相同生产负荷下模拟不同结构"高效塔板"的CO2气含率分布,和相同结构"高效塔板"在不同生产负荷条件下CO2气含率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相同生产负荷条件下,喷射型塔板CO2气含率较高且分布稳定、均匀;不同生产负荷条件下,喷射型塔板具有较好的操作弹性;设计良好的喷射型塔板效率高、操作弹性大、能适应变工况生产条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垂直筛板(VST)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有机玻璃塔中,研究得到了三种性能较好的VST塔板的结构,并研究分析了这三种塔板的水力学性能和氧解吸传质效率。实验结果显示这三种VST塔板的操作区均比F_1型浮阀塔大,而分离效率和压降,则相当于浮阀塔板。  相似文献   

14.
垂直筛板和T形排列条形浮阀塔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宗松  刘洝甫 《化工学报》1982,33(2):168-178
在φ300mm的实验塔中,用水-空气系统对“T”形排列条形浮阀塔盘及“VST”塔盘的流体力学性能及氧解吸效率做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塔板压降、泄漏、夹带、液层阻力降以及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的初步关联式。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F_1型浮阀塔盘的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VST和T形排列条形浮阀塔盘的分离效率和板压降与F_1型浮阀塔盘相当,而操作范围要比F_1型浮阀宽。  相似文献   

15.
筛板塔塔板上流场的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气液两相湍流混合模型模拟求解了筛板塔塔板上气液两相流二维流速场分布。文中应用K-ε模型封闭雷诺方程,构成二方程湍流模型。通过理论计算与塔板上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混合模型能够反映塔板上气液两相流二维不均匀分布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提出的气液两相混合模型是一个应用两相流理论模拟塔板上流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宝塔罩型塔板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了一种宝塔罩型塔板。该塔板是在塔板上设置数个由板孔、升气筒、塔型罩、进液孔所构成的豆塔罩单元,在单元内气液呈喷射状态接触,实现两相传热传质。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研究证明:该塔板压降、氧解析效率、漏液等性能与新型垂直筛板相当,但雾沫夹带要比新型垂直筛板低。因而该塔板具有较大的生产处理能力和较宽的稳定操作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负荷帽罩单元(H型),在Φ600实验设备中,采用水—空气系统,对安装H罩的VST塔板(简称HVST)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了各种几何及流体力学条件对塔板压降、雾沫夹带量和漏液点气速等的影响关系,并从流体力学理论出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获得了相应的关联式。实验证明HVST塔板雾沫夹带量下降78%。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型垂直筛板的初步探讨——流体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于日本三井公司所提出的两种新型垂直筛板进行了初步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旋流VST(T型)及半旋流VST(HT型)两种帽罩。对于上述塔板的干板及湿板压降以及提升量进行了测定,并分别进行了关联,得到经验关联式。此外,对于此种塔板的操作下限也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9.
许松林  刘富善 《化工学报》1995,46(5):621-624
<正>蒸馏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局部气含率的测定对于研究塔板上流体的流动状态、塔板清液层高度、两相传质性能和设备优化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测量塔板上气液两相流的气含率主要采用γ射线吸收法。该法能检测总体的气含率,但无法测局部气含率,且使用复杂。热膜风速仪是检测气、液两相流速度和气含率的先进仪器,本文采用先进的智能热膜风速仪(IFA-100),并配以微机采样系统,用于测量大型塔板上两相流的局部气含率。  相似文献   

20.
在常温下以空气和水作为介质,对格栅穿流塔板的塔板压降进行实验研究,观察格栅穿流塔板在操作时的气液接触状态,考察了不同塔板开孔率塔板的空塔气速、喷淋密度对于干板压降、总板压降、载点气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格栅穿流塔板的气液接触状态可以分成润湿区、鼓泡区,其中鼓泡区为合理操作区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格栅穿流塔板干板压降关联式、鼓泡区格栅穿流塔板总板压降关联式和格栅穿流塔板气液负荷比与空塔气速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