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13):1739-1743
目的:比较树豆酮酸A在不同种属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为检测手段,采用超滤法测定低、中、高质量浓度(2.5、5、20μg/mL)的树豆酮酸A分别在大鼠、家兔及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BEH C_(18),保护柱为WatersVanGuard BEH C_(18);流动相为0.01%甲酸溶液(溶剂A)和含0.01%甲酸的乙腈溶液(溶剂B),梯度洗脱;流速为0.15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采集;毛细管电压为1.5 kV;锥孔电压为30 V;离子源温度为100℃;脱溶剂气温度为400℃;锥孔气流量为50 L/h;脱溶剂气流量为800 L/h;扫描范围为质荷比(m/z)50→1 200。结果:在2.5、5、20μg/mL质量浓度下,树豆酮酸A在大鼠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5.63±0.90)%、(98.30±0.03)%、(99.42±0.01)%(n=3);在家兔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9.61±1.08)%、(98.48±0.10)%、(99.42±0.03)%(n=3);在健康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6.74±1.22)%、(97.99±0.11)%、(99.37±0.01)%(n=3),其中在2.5μg/mL时树豆酮酸A在大鼠和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明显低于在家兔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P<0.05)。结论:5、20μg/mL的树豆酮酸A在大鼠、家兔及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2.5μg/mL树豆酮酸A;仅在2.5μg/mL时,树豆酮酸A在不同种属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有明显差异;在5、20μg/mL时,树豆酮酸A在不同种属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杨酸与大鼠、比格犬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透析内液与外液中水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水杨酸与大鼠、比格犬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水杨酸低、中、高(0.6,1,3μg/ml)3个浓度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1.1±1.4)%,(90.2±2.5)%,(90.7±3.1)%;比格犬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2.5±2.1)%,(81.3±1.8)%,(83.1±2.3)%;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6.5±2.7)%,(97.2±3.0)%,(96.4±1.6)%。结论水杨酸与血浆蛋白具有高强度的结合,其中与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较强,且人>大鼠>比格犬。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与大鼠、比格犬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血浆平衡透析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透析内液与外液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雷公藤红素与大鼠、比格犬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雷公藤红素低中高(0.25,0.5,1.0μg.mL-1)3个浓度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8.5±1.6)%,(77.3±2.2)%,(76.4±2.9)%,比格犬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9.6±4.7)%,(71.1±3.4)%,(68.0±2.1)%,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5.6±2.7)%,(84.0±4.7)%,(83.1±2.8)%。结论:雷公藤红素与血浆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其中与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较强,且人>大鼠>比格犬。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62-65
目的:测定雷公藤红素在家兔、大鼠和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滤法分离测定游离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离体大鼠、家兔和人血浆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80∶20,V/V),检测波长为425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结果:0.52、2.08、8.32 mg/L雷公藤红素在大鼠、家兔和人血浆中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10~16.64 mg/L(r分别为0.999 5、0.999 6、0.999 5);血浆样品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15%,在37、25、4℃下1 440 min内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在0.52、2.08、8.32 mg/L质量浓度下雷公藤红素与人血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4.62%、81.24%、83.14%,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9.44%、78.61%、78.15%,与家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7.86%、68.71%、69.23%。结论:雷公藤红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与其质量浓度无关;雷公藤红素与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其次为大鼠和家兔。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橙皮素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橙皮素与大鼠血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在0.5、2.5和10μg/m L浓度水平橙皮素与大鼠血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3.5±4.2)%,(94.3±5.6)%和(93.9±3.8)%,三个浓度水平之间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橙皮素与大鼠血浆蛋白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冬凌草甲素在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并计算不同种属血浆蛋白的相关参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总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应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蛋白结合率。结果:大鼠血浆中冬凌草甲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9.66±12.8)%,(59.62±12.6)%,(57.94±4.1)%;人血浆中冬凌草甲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8.15±3.6)%,(77.92±8.8)%,(76.72±7.3)%;牛血清白蛋白中冬凌草甲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5.58±7.2)%,(34.59±10.8)%,(32.03±6.0)%。结论:在体外冬凌草甲素与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属中等结合型药物,且蛋白结合率随着药物血浆浓度的增加无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喜树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喜树碱与大鼠血浆以及健康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在1,4,8 μg·mL-1质量浓度下喜树碱与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6.68±0.45)%,(96.41±0.13)%,(96.09±0.44)%;与健康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5.47±0.27)%,(94.92±0.42)%,(94.72±0.48)%。结论:喜树碱与大鼠和健康人血浆蛋白均有很强的结合,并且在考察浓度范围内喜树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浓度依赖性,但是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杜仲药材中5个成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生物样本用甲醇沉淀蛋白进行处理,以葛根素为内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血浆和缓冲溶液中的5个成分浓度。结果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内,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平均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5.77±2.68)%、(57.54±3.79)%、(53.91±3.00)%、(24.15±4.92)%、(49.78±3.61)%。结论京尼平苷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蛋白结合率较低,原儿茶酸、绿原酸和松脂醇单葡萄糖苷则与大鼠血浆蛋白有中等强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丹参素、原儿茶醛等体外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并将结果与同等浓度条件下每个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多组分之间是否存在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为丹红注射液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的体内药动学,及其在临床联合用药时的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HPLC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成分,及每种成分单独透析平衡时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结果在3种浓度的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1.88±0.58)%、(78.35±1.72)%、(63.48±2.17)%、(87.72±0.78)%、(82.77±2.83)%、(71.59±0.81)%和(70.55±1.34)%;而同等浓度条件下,这7种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3.34±1.06)%、(79.32±1.41)%、(78.97±0.08)%、(92.37±0.66)%、(84.95±0.38)%、(79.15±5.47)%和(75.49±0.75)%。与单体化合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相比,丹参素、p-香豆酸和紫草酸在丹红注射液样品中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有显著性;在本实验的药物浓度范围内,只有紫草酸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浓度呈线性;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实验条件下,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均>60%,且在样品体系中这7种成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比单独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性结合,但竞争影响可能较弱。考察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对该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时,其组分间的相互竞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具栖冬青苷、毛冬青酸血药质量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大鼠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平衡透析法测定具栖冬青苷、毛冬青酸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具栖冬青苷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9.72%±2.68%,52.05%±3.35%和52.32%±0.76%;毛冬青酸在大鼠体外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5.18%±3.66%,60.79%±2.20%和47.00%±1.59%。结论建立HPLC法对具栖冬青苷和毛冬青酸进行分离,方法简便。体外实验,具栖冬青苷和毛冬青酸与大鼠血浆属中等结合型药物,且蛋白结合率与药物质量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