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叙述了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贵州煤矿酸性废水“被动处理”技术的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综述国内外有关酸性矿山废水治理的现行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围绕贵州煤矿废水排放的现状及特点,把贵州煤矿废水归纳为两种主要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两种预防和治理矿山酸性排水的方法:对正在开采矿山实行碳酸盐岩充填采空区技术,避免酸性矿山水外排;对废弃矿山排水采取坑口"(有氧/缺氧)垂向折流式反应池"技术,对酸性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矿山酸性废水的综合治理及资源利用/余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污染防治技术/镇江市环保局一1993,6(4)一30一35环情X一11 矿一山酸性废水(AMD)其成分相当复杂,危害最为显著,要彻底解决是很困难的。本文介绍了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过程、危害以及国内外治理方法与现状;通过对各种治理方案的比较与优化以及大量试验,提出综合法治理某矿山酸性废水的_L艺路线,并进行了综合法治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结合微生物氧化FeZ+及投药中和法综合治理,不仅保留了某矿山原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强的优点,而且克服了…  相似文献   

4.
酸性矿山废水的危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性矿山废水的危害与治理已成为当今环境治理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酸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酸性废水的处理利用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轻周边的环境压力。文章阐述了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机理、危害以及防治对策。并对今后的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酸性矿山排水被动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产生及危害,以及国内外处理酸性矿山废水技术的最新进展,对酸性矿山废水(AMD)处理方法从主动处理技术和被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了介绍,主动处理技术主要是中和法,此方法使用碱性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石灰、石灰石、苏打、苛性碱、过氧化钙、氨等)中和AMD。被动处理方法是利用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和生物过程处理AMD,被动处理技术有:人工湿地,缺氧石灰沟,垂直流动系统(如连续碱度产生系统),转换井,石灰塘,可渗透反应墙法,石灰石过滤床(LSB),矿渣过滤床(SLB)和敞口石灰渠道。并将主动处理技术与被动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酸和废水的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介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酸和酸性废水的治理措施,总结了目前对硫酸进行综合利用和处理酸性废水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产生的金属硫化矿经氧化、分解后会产生大量酸性矿山废水(AMD),导致矿区周围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介绍了AMD形成的原因,从阻隔水、空气与金属硫化矿物接触以及抑制微生物活性等方面入手,概述了中和法、杀菌法、覆盖法和表面钝化法等AMD源头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对于AMD源头治理抑氧控酸材料和源头控酸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和污染物产生环节,详细阐述了生产废气、废液和废渣的特性和种类,从污染物综合治理的角度分析了“三废”治理的技术路线,重点阐述了煅烧尾气、酸解尾气和酸性废水治理措施以及废酸和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结合小型煤矿生产的特点,着得探讨了煤矿山在采掘生产过程中,产生酸性废水的来源,形成,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对为煤矿酸性废水的治理方法--升流式膨胀中和塔处理法,通过对升流式膨胀中和塔处理法技术特点和运用实践证明,该治理方法,符合贵州省省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特别适用于小型煤矿及乡镇企业煤矿推广使用,经过治理后的酸性废水,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综合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使用两段中和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即首先用矿物或废渣作中和剂将废水的pH值调节到4.0左右,再用石灰乳进行中和。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对某铁矿尾矿库酸性废水采用两段中和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出水pH值达到6~8时,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江西德兴新建英安玢岩岩筒中的捕虏包体,象深钻一样提供了扬子准地台深部岩石构成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捕虏体是铁矿浆屑和铁铝榴石黑云母片麻岩。片麻岩所经历的变质作用事件,由老到新可表示为:PT_1~1—P_1~2—TP_2~1—P_2~2—TC_3—P_4~1—C_4~2。与TP_1~1和TP_2~1两个主要事件相应的变质矿物共生分别是Alm—Bi—Mt—Kf—P1—Q和Hc—Sill—Alm,相应地大致形成于600—700℃,3×10~8Pa,深12km和700°—800℃,>3×10~8Pa,深度≮20km。  相似文献   

12.
西江沿岸地带是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待开发民族区域,但它拥有多方面工业资源优势,而且工业开发环境条件良好。作者认为,优势的工业资源开发必须在全方位开放与资源深度利用的基础上以轻型为主导的策略,重点建设制糖、水果加工、水电、有色金属为主的原材料及加工等若干工业基地。布局上以西江干流和区内铁路干线为“轴”,结合重点工业“点”,稳定提高中部,重点开发东部,创造条件开发西部,实现“点轴结合,逐步推进”的工业资源区域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绿色产品的介绍引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内涵,详尽地阐述和分析目前产品生命周期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指出生命周期评价在钢铁行业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含量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欧洲标准测试委员会框架下发展的磷含量测定法(简称SMT法)和H2SO4-HClO4消化法对黄河上游段青海玛多、甘肃西固、宁夏中卫等六处的黄河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有机磷(OP)及总磷(TP)含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P含量范围为288.66-742.27μg.g^-1,OP含量范围为17.53-83.18μg.g^-1TP含量范围是350.52-781.44μg.g^-1;无机磷含量变化规律并不明显,有机磷的含量从青海玛多至石嘴山大致呈现降低趋势,总磷中无机磷的含量占80%以上,因此总磷的变化趋势与无机磷的相似;从TP的测定结果可知H2SO4-HClO4消化法比STM法的测定值略大些,总磷提取的较为完全,但SMT法也可用于测黄河沉积物样的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四川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四个阶段分析了四川人地关系的变化情况及人地关系的现状;以量化的方式重点分析了四川人地关系变化的原因;简要分析了人地关系的变化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针对人地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缓解人地矛盾的对策。本文的重点是对四川人地关系变化原因,尤其是近期人地关系变化原因的分析,其目的是让人们认识近期四川人地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四川的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黄土高原208个气象台(站)的历年旬降水量与计算的旬潜在蒸发量之比(R/PE),经过10旬滑动平均计算,确定了湿润期(G)及变差系数(C)、播种雨开始期(S)及其标准差(δ)和干旱指数(A),同时还计算了湿润期内出现的干旬(D)、湿旬(W)及其标准差(β、α)。湿润期及其变量的研究,对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土地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土地复杂性、模糊性的特征,本文采用模糊数学中“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质量评价,并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5年的监测数据,文章分析了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等效声级高达95.8—110.8dB(A),超过标准55.8—70.8dB(A),瞬时最大声级高达125.0dB(A);TSP、SO2和NOx的浓度高达23.76—39.80mg/m3、1.341—5.602mg/m3和0.493—1.140mg/m3,分别超过标准22.8一38.8倍、1.7一10.2倍和2.3一6.6倍,因此建议在城市区域禁止其燃放.  相似文献   

19.
酸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条件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一种酸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作为溶剂及氟化氨作为助溶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粉煤灰中进行反应,经过正交对比试验,寻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87—1988年两年考察的结果,初步讨论了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植物区系的一般特征:1.植物种类比较贫乏高等植物仅243属约700种;2.北温带分布型属占绝对优势;3.以桑株河谷为界,昆仑山西段与东段的植物区系有很大差异;4.无严格的特有属,但种的分化强烈,种群数量大。本区由于极端干旱,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森林和各类天然植被在维护本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在严格保护使森林和各类自然植被不致破坏的前提下,提出本区最有可能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是药用植物资源,除许多著名的中药外,应着重开发利用红景天属(Rhodiola)、风毛菊属(Saussurea)、葱属(Allium)的药用植物,并对当地的民族药物矮膜苞芹(Hymnolaena nana)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