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 将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抑郁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疗程为 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周时西酞普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较高.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组见效较快,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3.5%、有效率85.3% 对照组分别为70.6%、82.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两组治疗1周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研究组治疗1周、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其他时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8周末副反应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935,P〈0.01),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较阿米替林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1例,氟西汀组31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映.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7.4%,氟西汀组7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48%,氟西汀组51.62%,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比氟西汀起效更快更安全,适合作为老年抑郁患者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及副反应.方法对36例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并舒必利组患者显效率72.1%.单用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44.4%,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并舒必利治疗伴有木僵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结果 将年龄≥60岁的抑郁症患者6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2组,A组(3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30例)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60例完成治疗,治疗1周时A组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第8周时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舒肝解郁胶囊)60例,对照组(西酞普兰)60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28、42d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药物疗效,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显效率为90%,与西酞普兰(93.3%)相当(P〉0.05);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后HAMD、HAMA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肝解郁胶囊的TESS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西酞普兰(P〈0.01),舒肝解郁胶囊疗效指数显著高于西酞普兰(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后抑郁症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6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氟西汀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第1周草酸艾司两酞普兰组的症状明显轻于氟西汀组(P<0.01),第2周末两组HAMD减分率无显著差异.2.经过6周治疗后,草酸艾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8%、84.26%,治愈率分别为52.6%、49.8%,两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不显著.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更轻.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有肯定疗效,不良反应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轻微,老年患者对其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分析60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西酞普兰情况,疗程6周. 结果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显效率55%,有效率93%.结论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韩天明  肖玉瑛  洪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529-6530,6535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年满60岁以上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监测血糖、血脂、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疗程6周.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痊愈率46%,显效率76%,氟西汀组痊愈率40%,显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1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16%,氟西汀组不良反应率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显效快,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易耐受,更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组:西酞普兰(20 mg/d)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利培酮(0.5~2.0mg/d),共28例.西酞普兰组:单用西酞普兰(20mg/d)治疗,共26例.两组持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60.7%,痊愈和显效占50.0%;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26.9%,痊愈和显效占1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安全性较好,是临床治疗中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