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CeO2纳米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单相CeO2纳米晶。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CeO2纳米晶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5H-FM3M。TEM分析表明,CeO2纳米晶呈球形,且随焙烧温度的升高,CeO2纳米晶粒径增大,热失量分析表明样品的失重率主要取决于焙烧温度,而焙烧时间的影响较小,密度分析表明,CeO2纳米粉末的密主随焙烧温度的升高、粒径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固相焙烧法将SO^2-4-MxOy固体超强酸负载于不同载体上,制备出分散负载SO^2-4-MxOy型催化剂。戊烷民构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强酸位,能在较低反应温度下,催化需要强酸位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介孔分子筛膜的制备在理论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MCM-48分子筛膜可望在混合液的分离精制中发挥巨大作用。利用水热晶化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NaOH、水、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二氧化硅玻璃片上合成出MCM-48分子筛膜。系统考察了溶胶浓度、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等因素对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凝胶组成范围内,欲合成出理想的MCM-48分子筛膜,基片表面必须处理得当,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无法不宜作太大变动。结合样品的IR、XRD谱图,确定了MCM-48膜的最佳制备条件:时间为2d,温度为373K,配比为n(H2O):n(CTAB):n(Na2O):n(SiO2)=1780:16.9:7.1:30.1。  相似文献   

4.
纳米纺织纤维的制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海岛法、电子纺丝法、直接聚合法制造纳米直径纤维的技术,并按纳米纤维功能分类介绍了机理,列举了纳米纤维的用途及其产品,指出了纳米纺织纤维研究、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体积膨胀法测定了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合物(NMMO.H2O)溶液的比民温度的关系。根据比容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和差热扫描量热(DSC)曲线研究了NMMO.H2O和纤维素/NMMO.H2O溶液体系的熔融和固化行为,并根据比容和DSC曲线分别得到了不同纤维素含量溶液的熔点。结果表明,NMMO.H2O和纤维素/NMMO.H2O溶液的比容在固态和液态时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MMO.H2O和纤维素/NMMO.H2O溶液的比容升温曲线上在NMMO.H2O的熔点附近有一台阶,说明室温下固化的溶液中有NMMO.H2O结晶态存在。在降温过程中,由于溶液中纤维分子链的影响,使溶液中的NMMO.H2O结晶受到影响,并且随着溶液中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加,NMMO.H2O的结晶过程逐渐减慢,溶液的熔点下降。  相似文献   

6.
两性高分子的合成研究——羟甲基纤维素接枝长链季铵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羟甲基纤维素(CMC)接枝大分子季铵盐-环氧丙基三辛基氯化铵(EPTO),合成新型水溶性两性纤维纱衍生物(TOPCMC),确定了环氧氯丙烷、三辛胺合成EPTO的最佳条件;用与三辛胺等体积的乙醇作介质,反应温度控制在73℃左右,反应时间为5h,还研究了EPTO用量、碱的种类、介质组等对CMC季铵化的影响,并对原料CMC及产物TOPCMC的IR,DTA及X射线衍射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使用MnSO4作重铬酸钾法测定COD代用催化剂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导了使用MnSO4作重铬酸钾法测定了COD代用催化剂时所发生的现象,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确定了中间产物Mn^3+的存在,提出了MnSO4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在常规条件下,研究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头发中的Cu,Mn,Fe,Ca,Mg,Zn等6种微量元素的测定条件及试样处理方法。实验表明,采用HNO3和H2O2消化发样仅用2h,HCl和HNO3体系对测试无干扰,6种元素的测试顺收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合成超微LaNiO3及电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合成了LaNiO3超微粉末。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LaNiO3为单相的钙钛矿型微晶,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M。SEM分析表明,所合成的LaNiO3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大于0.1μm。计算表明LaNiO3的平均晶粒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平均晶格畸变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室温电阻率测量表明,超微LaNiO3的电阻率比相应的氧化镧、氧化镍混合物的低,而高于金属镍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10.
在浮法玻璃上镀制了SiO2-MxOy(M=Ti,Fe-Mn,Co,Ni,Ag,Cu)薄膜。对样品的折射率、反射率、透过率和光吸收进行了测定,进而研究了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O-SiO2二元系统凝胶的过程。将制取的干凝胶研磨研成微细粉末并引入到PMMA中,测试其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12.
SBR法降解有机物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毛皮废水为处理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一个反应周期内CODcr,BOD5及MLSA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SBR法降解有机物的规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求出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Al2O3、Y2O3及Y2O3-Cr涂层对Ti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PVD法给纤维表面涂覆Al2O3或Y2O3的Ti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不仅使γ-TiAl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28%和25%,而且使界面反应层厚度由30μm分别减少到20μm和14μm,即YLO3较Al2O3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好的扩散障作用。涂覆复合软质涂层Y2O3-Cr的Ti纤维复合材料,其界面除有Ti3Al、Ti2Al外,有韧性相β及Ti2Cu产生,界面结合完整,其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709MPa,较γ-TiAl提高58%,较涂覆Y2O3的Ti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提高26%,而且弯曲挠度有所改善,显示出好的强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650 ℃) 合成了LaNiO3 超微粉末。XRD 分析表明所合成的LaNiO3 为单相的钙钛矿型微晶, 属于三方晶系, 空间群为R3M。SEM 分析表明, 所合成的LaNiO3 粒子呈球形, 平均粒径小于0-1μm 。计算表明, LaNiO3 的平均晶粒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平均晶格畸变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室温电阻率测量表明, 超微LaNiO3 的电阻率比相应的氧化镧、氧化镍混合物的低, 而高于金属镍的电阻率, 具有半金属性。  相似文献   

15.
化学气相法制备纳米级氮化铁超细粉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气相法制备了纳米级氮化铁超细粉末,利用XRD、TEM、XPS和VSM测试了粉末的基本物性,初步表征了粉末的物相、形貌、粒度、成分及相应的磁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法可以制备出均匀、链状、超细的氮化铁粉末,并且该粉末的磁性指标优于γ-Fe2O3和田中隆夫的同类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X射线衍射系统地研究了石英熔融法,酸沥滤法和溶胶法等三种方法所制备的SiO2玻璃纤维的析晶性能;Al2O3,B2O3和Na2O含量对SiO2纤维析晶性能的影响以及Al2O3和B2O3的交互作用,用Raman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径和布函数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各种纤维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iO2玻璃纤维析晶规律的影响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块状石英玻璃。又根据纤维形成的特点和结构分析结果,对各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取了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滞法担载一定量MOO3.用XRD,TPR方法考察了MOO3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了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能减弱MOO3与γ-Al2O3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3的还原,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MNDO法,计算了马来酸、富马酸酸式离解过程的总能量变化,电荷分布及键合能.从微观角度讨论了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对二酸酸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密度法和红外光谱吸收法鉴别甲壳素纤维时,纤维呈现的特征特性,为更准确、方便地鉴别甲壳素纤维提供了标准,对于研究、应用甲壳素纤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纤维增强混凝土断裂过程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韧性。方法 利用激光散斑法对混凝土及纤维增强混凝土切口梁的断裂过程区进行了研究。结果 对失稳断裂前微裂纹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踪测量,并得到了载荷与裂纹尖端张开位移P-dCTO曲线。结论 断裂过程区呈不规则狭长带状形,且混凝土中加入纤维后微裂纹区的扩散受到限制,使主裂纹的亚临界扩展长度、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增加,材料韧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