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缓解雨水径流问题,提供生态栖息地和游憩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美国通联邦和地区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政策,推动着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实施。本文选取波特兰、西雅图、纽约、芝加哥和费城五个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进行研究,将其归纳为规划控制、建设许可、专项收费、补贴激励4种类型,并结合相关城市案例进行了分析论述。之后本文总结出美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实施特点。本文期望通过对美国绿色基础设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经验的分析研究,为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深入剖析美国"精明增长"先锋城市——波特兰的城市规划建设经验,为我国遏制城市蔓延问题和建设宜居城市提供借鉴。在精明增长理念下,波特兰制定了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提高服务设施可达性等措施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这些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得益于波特兰上下结合的规划制度体系。法律赋予波特兰都会区政府合法和坚实的执行权力,借助州、区域、地方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同时获益于城市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和监督的传统。此外,波特兰还十分注重在规划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最后,本文探讨了波特兰的城市规划经验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在一项2008生态环境调查中被授予最 “绿色”的美国城市称号。该调查涵盖了包括经济、环境生态等16项指标.以检验城市是否能通过发展绿色建造业、本地农产品直销市场、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燃料开发等方法,一方面提供生态可持续的空气、饮用水、公园以及公共交通.另一方面维持地方经济的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军  李乐  王思滢 《中国园林》2023,(S2):37-40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的载体,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建设尤为重要。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微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生态效应与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正因如此,将城市与绿色自然空间融合已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建设的普遍选择。通过西安国际港务区新建绿带公园为例,探讨分析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区域生态构建、功能补充和多尺度协同实践模式,以期为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戈壁绿洲城市张掖为研究 对象,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 化和敏感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绿地的 研究别具意义。通过分析张掖城市绿色空间 在四个不同时间段的发展演变特征,得出自 然环境是绿色空间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是 绿色空间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政府行为、规 划思想是绿色空间发展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并探讨了未来张掖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和人 居环境的提升问题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绿色空间生态概念规划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绿色空间是由园林绿地、城市森林、立体空间绿化、都市农田和绿色廊道等构成的绿色网络系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色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在分析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发展战略.提出以绿色容积率作为生态控制指标,从区域和北京湾两个层次进行绿色空间规划建设.在北京湾内应将城市森林、都市农业、城市园林和绿色廊道统一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发展的分区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21,37(5)
大西安生态绿色空间体系规划是大西安四大基础规划体系之一,其从大区域、行政辖区和中心城区3个层次出发,在充分分析和利用自然山水构架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绿色空间体系,明确生态绿色空间的布局和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对不同空间层次的绿地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力求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绿色空间。该规划创新了生态绿色空间的发展理念和方式,系统地进行生态修复,希望其规划思路能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绿色空间系统:可实施性的绿色基础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空间系统以其综合的生态、娱乐、文化和历史功能对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气候变化、生态恶化、城市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被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主要部分来应对这些问题。因此,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模式的研究非常必要。纽约中央公园在城市中心引入了巨大的绿色空间,开启了城市的绿心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存在着等级结构,大型绿色空间处于顶部,而小型空间处于底部。大型绿色空间对于城市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在规划图纸上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为规划师们所喜爱。然而,过于将城市绿地集中于少数大型绿色空间之中则对于城市产生负面影响。它破坏了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均衡性,从而减少城市居民享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综合效益的可能。作为一个替代方案,提出分布式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将分布式的概念引入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之中,强调绿色空间在城市中的均衡分布,以使更多城市居民能够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雄安新区现有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基于田园城市模型和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以白洋淀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生态基底,探讨绿色循环低碳产业模式,进而构建系统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通过田园城市、绿网城市、紧凑城市探索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结合对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交通、绿色技术的研究提出适应地域空间环境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为雄安新区和国内其他新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基底的组成部分,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其空间结构有利于搭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通廊。该文从生态学理论角度出发,阐述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优势,结合我国城市边缘区发展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的发展要点,探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优化策略,提出建立景观生态保护与开发分级、构建弹性发展的复合生态网络修复路径、以生态为主导开展多元生态文化产业等措施,以期为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只有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够辨清现实社会中种种问题的本质所在。为进一步明确规划目的,作者从剖析社会结构入手,对城市、城乡关系、城市规划等重要概念作出重新评价,并希冀能引起规划工作者们观念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创意城市与大学在城市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美国创意城市和大学对城市的作用的理论与案例研究,指出创意城市必须具备“3T”,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特别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和多样性的环境对创意阶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可以促进城市的繁荣。大学通过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技术、才能和宽容的环境。这为中国发展创意城市和大学城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纪晨  李珍琪 《城市建筑》2013,(24):50-50
近年来,由于城市公共空间问题而引发各类冲突事件频频发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实践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分析,明确如何科学地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为创建和谐社会及城市发展更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不久前,美国著名设计师斯蒂文·霍尔操刀设计的当代MOMA浮出水面。在这一传奇性的设计中,对几何形体的迷恋、丰富而富有变化的色彩运用、对光近乎宗教般地膜拜等斯蒂文·霍尔所偏好的设计语言毫无悬念出场,但其对气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探索似平对当下的中国设计界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Cities need to change to survive. As living beings that are constantly replacing their cells, rebuilding their veins and arteries, and pumping energy and matter or producing waste, cities are also growing and evolving as they age.’ Just how complex, though, are cities? Sergi Valverde and Ricard V Solé of the ICREA-Complex Systems Lab at the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in Barcelona look at how network theory and emergent dynamics might be bringing us closer to an overarching theory of urban organisation.  相似文献   

18.
At a time when architecture's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to the city -founded on various formal and, more recently, informal homologies – has been rendered inoperative, how might a renewed architecture constructively inform the megalopolis? RE Somol flings all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protocols offered to the city by architecture out of the pram and calls for a politics of shape, a potential trajectory tested with two projects by Zago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从福州城市形成,提出了城市的改造和保护,并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来探讨福州未来城市改造保护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